大功率星载单机散热结构及其散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775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功率星载单机散热结构及其散热方法,大功率星载单机散热结构包括第一热沉面、第二热沉面、若干均热板和电缆转接模块,第一热沉面的下端连接在卫星下热控面上,第二热沉面的上端连接在卫星上热控面上,若干均热板沿横向依次堆叠,均热板的侧面连接有若干热源器件,均热板的下端连接在第一热沉面的上端,均热板的上端连接在第二热沉面的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电缆转接模块,使均热板的下端和上端可分别设置第一热沉面和第二热沉面这两个热沉面,从而克服传统单机仅能通过底部散热的极限,大大降低了热源器件到底部热沉面的热阻,进而有利于高效降低热源器件的温度,以提高大功率星载单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星载电子设备散热,尤其涉及大功率星载单机散热结构及其散热方法


技术介绍

1、航天单机产品是星上广泛应用的电子设备,随着航天单机产品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单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率越来越大,单机上组件和板卡的热流密度也大幅提高。其中,单个模块的星载处理热耗已增至150w,设备热耗增至近千瓦;单机结构的散热能力已成为制约设备性能进一步提升的瓶颈,且已成为航天大功率单机产品热设计亟需解决的问题。

2、另外,受限于航天环境及卫星平台条件,星载单机产品上常进行传导散热。其中,为减小结构安装带来的热阻,星载机箱常将模块堆叠,并由多个模块盒体的底面作为机箱安装面,来直接安装在卫星舱板。设备内热源器件工作时,其产生的热量会传导至单机中各个模块的金属盒体,金属盒体再将热量传导至机箱安装面,最终热传导至卫星控温舱板上,以带走设备内产生的热量。

3、但是,这种散热结构存在以下不足:由于设备通常较高,这种结构中金属盒体上的导热路径长且热阻大,这种散热结构只能应用于热耗小的电子热备,无法满足大功率设备的散热需求;单机所有热耗只能通过底部传导散热,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星载单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星载单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4)为VC均热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功率星载单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4)内设置有传热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功率星载单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4)为工字型均热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功率星载单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4)为U型均热板,所述均热板(4)的开口侧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大功率星载单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星载单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星载单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4)为vc均热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功率星载单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4)内设置有传热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功率星载单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4)为工字型均热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功率星载单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4)为u型均热板,所述均热板(4)的开口侧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大功率星载单机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4)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宗旭周彬孙洪波贺江华周振凯杨光柳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