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头及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7363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头及风扇。本技术的机头包括扇叶驱动组件和转动组件。扇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安装件,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扇叶绕X轴方向转动,第一驱动件连接于第一安装件。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座、转动件、第二安装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安装件连接于转动件,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活动件,固定座设置有容置腔,转动件容置于容置腔内,转动件设置有安装腔,第二驱动组件容置于转动件的安装腔内并连接于转动件,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活动件活动,以带动转动件转动。第一安装件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件。机头应用于风扇时,能够满足出风、出风方向改变以及转动出风的同时,使用部件较少,使机头的安装过程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特别涉及一种机头及风扇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风扇由于需要实现扇叶转动出风以及风扇出风方向的改变,其机头需要设置两个驱动件以实现上述功能,而现有的机头一般需要设置多个部件,分别将两个驱动件支撑固定,并通过额外设置固定轴结构实现风扇出风方向的改变,导致部件较多,生产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机头,能够在保证机头功能的前提下,减少部件的使用,简化安装过程。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机头的风扇。

3、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机头,包括:

4、扇叶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供扇叶套设,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扇叶转动,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件;

5、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座、转动件、第二安装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安装件连接于所述转动件背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活动件,所述固定座设置有容置腔,所述转动件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容置于安装腔内并连接于所述转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活动件活动,以带动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座绕z轴方向转动;

6、其中,所述第一安装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件并能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件绕y轴方向转动。

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机头,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驱动组件连接于第一安装件,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扇叶转动而实现出风,第二安装件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件,转动件连接于第二安装件,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活动件活动,以带动转动件相对于固定座绕z轴方向转动。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分别连接于固定于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且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转动连接,使机头应用于风扇时,能够满足出风、出风方向绕x轴改变以及转动出风的同时,使用部件较少,使机头的安装过程简化、成本也较低。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面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轴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供扇叶套设,所述固定轴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内并穿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面板和所述第一安装件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座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面板连接于所述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内部中空并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穿设导线,所述导线能够延伸至所述面板与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能够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的连接处,所述阻尼器能够固定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以使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绕y轴方向具有设定角度。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阻尼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件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安装腔和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容置腔和所述安装腔,所述活动件穿设于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固定座的内壁接触。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所述第二驱动件容置于所述第一腔段并抵接于所述第一腔段的底壁,所述转动件容置于所述第二腔段,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容置腔和所述第二腔段。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座的内壁设置有两个限位部,沿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转动的方向,两个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所述安装部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有所述第二腔段,所述突出部设置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突出部背离所述第二腔段的侧壁能够抵接于对应的所述限位部,以限制所述转动件的转动。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多个轴承,所述转动件还设置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向背离所述第二安装件的方向延伸,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转动部上并抵接于所述固定座的内壁。

15、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风扇,包括风扇主体、支撑组件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提供的机头,所述固定座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风扇主体连接于所述转动件。

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风扇由于使用了第一方面实施例所提供的机头,而至少拥有机头的全部优点,第一驱动组件连接于第一安装件,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扇叶转动而实现出风,第二安装件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件,转动件连接于第二安装件,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活动件活动,以带动转动件相对于固定座绕z轴方向转动。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分别连接于固定于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且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转动连接,使机头应用于风扇时,能够满足出风、出风方向绕x轴改变以及转动出风的同时,使用部件较少,使机头的安装过程简化、成本较低,从而使风扇的装配步骤也相应减少。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件背离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一侧,所述电池能够对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供电。

1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轴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供扇叶套设,所述固定轴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内并穿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面板和所述第一安装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轴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面板连接于所述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内部中空并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穿设导线,所述导线能够延伸至所述面板与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导线用于连接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的连接处,所述阻尼器能够固定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以使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绕Y轴方向具有设定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阻尼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安装腔和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容置腔和所述安装腔,所述活动件穿设于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固定座的内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所述第二驱动件容置于所述第一腔段并抵接于所述第一腔段的底壁,所述转动件容置于所述第二腔段,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容置腔和所述第二腔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内壁设置有两个限位部,沿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转动的方向,两个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所述安装部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有所述第二腔段,所述突出部设置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所述突出部背离所述第二腔段的侧壁能够抵接于对应的所述限位部,以限制所述转动件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轴承,所述转动件还设置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向背离所述第二安装件的方向延伸,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转动部上并抵接于所述固定座的内壁。

9.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扇叶、支撑组件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头,所述固定座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扇叶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件背离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一侧,所述电池能够对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供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轴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供扇叶套设,所述固定轴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内并穿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面板和所述第一安装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轴沿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面板连接于所述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内部中空并形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用于穿设导线,所述导线能够延伸至所述面板与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导线用于连接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的连接处,所述阻尼器能够固定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以使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绕y轴方向具有设定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主体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阻尼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安装腔和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容置腔和所述安装腔,所述活动件穿设于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固定座的内壁接触。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林爱群胡善显孙兴林周慧珠孙叶琳骆兰英
申请(专利权)人:续新技术深圳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