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污泥的生物处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708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含油污泥的生物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油气田开发领域,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的:在含油污泥A中加入热水A、搅拌使污泥易于流动去除油泥中的杂质及大粒径砂子;将上述制得油泥水混合物加入气浮水B,进行搅拌,再通过气浮装置收集表面原油组分,重复上述过程12~18批次,将污水排出、污泥浆B待用;在将污泥浆B注入气浮水C,对其加热,饱和曝气,每隔8~12h气浮一次,上层原油组分进行收集、中部污水排出,底部为泥浆C;5‑7天,即完成含油污泥的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的复合生物制剂体系无毒、无腐蚀性、可自然降解、不产生二次污染,绿色环保,其处理条件温和、不涉及高温高压,更安全,处理周期短,更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领域、油田资源与环境中一种含油污泥处理工艺及其配套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含油污泥深度处理方法及专属设备。


技术介绍

1、在油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其被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列为“危险废弃物”,倘若处置不当不仅会给自然界、周围居民带来危害,而且还会受到环保部门处罚、甚至法律的制裁。随着近几年环保处罚及监管力度的加大,各油田越来越不满足于仅将含油污泥处理至含油量小于2%的指标;不断在谋求含油污泥高标准的深度处理,例如含油量小于3‰甚至更低。

2、目前普遍应用的“热化学清洗技术”只能实现含油污泥处理后石油类≤2%的标准,而要达到石油类≤3‰的标准要求,需要含油污泥深度处理技术。目前现有的深度处理技术中,焚烧技术因有氧高温燃烧而有产生二噁英的风险,因需处理烟气致使工艺繁琐,已逐步成为不被选用技术;热解技术因处理成本高、处理负荷低、处理设备及工艺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了其应用;投加氧化剂的化学技术具有加药量高、处理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微生物技术属于一种绿色环保技术,而传统的微生物技术因占地大、效率低(少则1个月多则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油污泥的生物处理方法,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微生物发酵菌剂是由樊庆笙氏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_qingshengii)、叶状微杆菌(Microbacterium foliorum)、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施氏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chleiferi)和迪茨氏菌属(Dietzia)按(1~10):(1~10):(1~10)(1~10):(1~10)的体积比构成的高效石油降解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的生物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污泥的生物处理方法,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微生物发酵菌剂是由樊庆笙氏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_qingshengii)、叶状微杆菌(microbacterium foliorum)、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施氏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chleiferi)和迪茨氏菌属(dietzia)按(1~10):(1~10):(1~10)(1~10):(1~10)的体积比构成的高效石油降解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加入废盐酸或氧化钙调节ph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的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中气浮水的注入压力为0.2~0.44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油污泥的生物处理方法的处理装置,包括生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罐包括外罐体(1)和支撑架ⅰ(2),所述的外罐体(1)底部设有通孔,内罐体(3)置于外罐体(1)内、且底部固定在通孔上,在内罐体(3)底部设有泥浆c的出渣管(4),所述的内罐体(3)外壁与外罐体(1)内壁之间形成环形腔体ⅰ(5),在内罐体(3)外壁上端与外罐体(1)内壁之间固定有圆环形支撑板(6)、将环形腔体ⅰ(5)进行封堵;所述的圆环形支撑板(6)上方的外罐体(1)外壁一侧上部设有原油组分c的溢流管ⅰ(8),所述的溢流管ⅰ(8)的上方设有污泥浆b的进料管(9),所述的外罐体(1)另一侧外壁上部设有吹气管ⅰ(10)和与内罐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慕庆峰宋有春吴庆刘聪赵国玉张先宇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市中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