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对沉积物内源污染物释放后先截留再削减的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1、沉积物中内源污染的释放成为环境领域中的主要难题。底泥修复包括原位控制和异位控制;其中,异位控制主要通过清淤的方式将污染底泥移除,以降低污染物的释放通量和生态风险,并对清淤后的底泥进行处理。该技术后续底泥处置费用较高,不利于水生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恢复。原位控制主要包括原位覆盖、化学试剂注射、基于反硝化细菌强化的微生物添加、生态修复和地球化学工程等控制技术,该技术不需要额外处置场地,修复费用也较低。但该技术难达到底泥原位修复的目的。因为沉积物中污染物可能因为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再次被释放。事实上,无论沉积物处于何种条件,内源污染均可被重新释放。例如厌氧条件下,重金属、磷因铁氧矿物的还原而释放于上覆水中;好氧状态下重金属因硫化物,重金属络合物的氧化而释放。长期作用下与铝结合的磷也因为含铝矿物的老化而重新释放等。因此,单一污染物原位钝化技术不适合于湖泊河流沉积物的最终修复。
2、种植水生植物可削减沉积物中污染物质,但是不同植物有不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沉积物内源污染物释放后先截留再削减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沉积物内源污染物释放后先截留再削减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的厚度为2~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沉积物内源污染物释放后先截留再削减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沉水和/或挺水植物的根系在所述混合沉积物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沉积物内源污染物释放后先截留再削减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沉积物内源污染物释放后先截留再削减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