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691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像镜头。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和设置在镜筒中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第三透镜的折射率小于1.54;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且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满足:‑0.5<(R6+R7)/(d4s+d3s)<2.0;满足:68.0<f3/CT3+R8/d3m<78.0。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成像镜头存在透镜明暗和杂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产品的迅速发展,拍摄功能越来越成为各厂商争相角逐的领域,随着应用在手机上的成像镜头的拍摄需求不断提升,在成像镜头性能提升的过程中,也对成像镜头生产的稳定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2、现如今,市场上采用较多的仍然是六片透镜组成的成像镜头,传统六片的成像镜头为达到大像面的成像性能的时候,第三、四、五的透镜的弯曲度一般较大,以此来将光线进行折射提升像高,但透镜弯曲度较大、厚度较厚的透镜在成型的时候都具有一定难度,对成像镜头的稳定性和最后的成像性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六片的成像镜头的中间位置的透镜的组装稳定性是保证整体性能稳定性的关键,而且中间透镜通常较为敏感且边缘容易产生多余光线形成杂光。

3、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成像镜头存在透镜明暗和杂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像镜头存在透镜明暗和杂光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和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设置在所述镜筒中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具有一个反曲点,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所述第四承靠件的物侧内径d4s、所述第三承靠件的物侧内径d3s、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N4与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3之间满足:-13.0<f34/(d4s-d3s)/(N4/N3)<-2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和由物侧至像侧依序设置在所述镜筒中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具有一个反曲点,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所述第四承靠件的物侧内径d4s、所述第三承靠件的物侧内径d3s、所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n4与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3之间满足:-13.0<f34/(d4s-d3s)/(n4/n3)<-2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承靠件还包括第六承靠件,所述第六承靠件位于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且与所述第六透镜部分抵接,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大于零,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所述第六承靠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6与所述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ct6之间满足:5.0mm<(r11+r12)/(cp6/ct6)<8.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所述第三承靠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3之间满足:0.1mm<|r5/r8|*cp3<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所述成像镜头有效焦距f、所述第三承靠件的物侧外径d3s与所述镜筒的像侧外径d0m之间满足:-4.0<f34/f+d3s/d0m<-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磊白洪涛张芳戴付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