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6665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属于火电厂除尘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旁通管将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中的上部负压区及下部正压区连通,使得所述落煤管道下部的正压区排气,排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旁通管,对所述落煤管道上部的负压区进行补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火电厂输煤系统落煤工程中自身产生的压差进行自循环,无需借助外部设备,即可做到有效消除扬尘点的局部正压,不仅初投资少、年费用低,而且具有减少土建费用,管理简单等优点,经验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良好的抑制煤尘,提高除尘效率。相对湿式除尘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除尘用水和煤污水的排放,达到了高效节能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电厂输煤系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煤粉尘是输煤系统中一个最大的污染源。它不仅破坏工作环境,影响职工身体健 康,还埋藏隐患,威胁正常生产,不利于文明生产。电厂输煤系统在燃煤的卸载、分配、破碎等一系列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在以下地点 产生扬尘1)转运站。皮带输送的燃煤从高处下落到下级皮带时,燃煤会携带大量空气进 入下级皮带的导料槽内,形成一定正压,使部分煤尘从导料槽的缝隙处冒出,并扩散到室 内。2)碎煤机室。燃煤由碎煤机下落到下级皮带的过程中,除了燃煤携带大量空气进入下 级皮带的导料槽内,形成一定正压外,碎煤机转子在转动工作的同时,更使导料槽的正压进 一步加大,使部分煤尘从导料槽的缝隙处冒出,并扩散到室内。目前,在进行输煤系统文明生产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保障输送管路密封 以及加装锁气器的除尘工艺,以及采用与所述工艺相配的除尘设备进行除尘。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除尘工艺及除尘设备,均会造成除尘器除尘风量大、设备体积 庞大,除尘设备造价高、初期投入资金多,年费用高,且不经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除尘器除尘风量大、设备体积庞大,除尘设备造 价高、初期投入资金多,年费用高,且不经济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了一种火电厂输煤系 统的辅助除尘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所述辅助除尘装置为旁通管,所述旁通管 将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中的上部负压区及下部正压区连通,使得所述落煤管道下 部的正压区排气,排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旁通管,对所述落煤管道上部的负压区进行补气。具体地,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上部负压区为碎煤机上部的落煤管,所述 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下部正压区为碎煤机下部落煤管。具体地,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上部负压区为转运站最上面皮带的落煤 管,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中的下部正压区为转运站最下面皮带的落煤管。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检修,所述旁通管上设有检查口。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煤进入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中心线与所述落煤管道的中心 线在连接处形成夹角。具体地,所述夹角为20° -4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火电厂输煤系统的除尘方法,所述方法是将所述电厂 输煤系统中有压力差的落煤管道进行下部正压排气、上部负压补气。具体地,所述有压力差的落煤管道为所述电厂输煤系统中碎煤机上部的落煤管及 碎煤机下部的落煤管,所述方法具体是通过旁通管,将所述碎煤机上部的落煤管道及碎煤机下部的落煤 管相连通。具体地,所述有压力差的落煤管道为所述电厂输煤系统中转运站的最上面皮带的 落煤管及最下面皮带的落煤管,所述方法具体是通过旁通管将所述转运站的最上面皮带的落煤管及最下面皮带 的落煤管相连通。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煤进入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中心线与所述有压力差的落煤 管道的中心线在连接处形成夹角。具体地,所述夹角为20° -4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从扬尘的机理入手,通过火电厂输煤系统中有压力的管道中开孔,增加旁通管的方法,使气 流从下部向上部运动,通过旁通管对有压力的落煤管道进行下部正压排气、上部负压补气, 利用火电厂输煤系统落煤工程中自身产生的压差进行自循环,无需借助外部设备,即可做 到有效消除扬尘点的局部正压,不仅初投资少、年费用低,而且具有减少土建费用,管理简 单等优点,经验证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良好的抑制煤尘,提高除尘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减少初 投资,降低运行及土建费用优点,达到了高效节能环保的目的;对于湿式除尘而言,本专利技术 还具有减少除尘用水和煤污水的排放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应用在碎煤机的示 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的应用在转运站的 示意图;图3a为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辅助除尘装置后,除尘风量节省50%时的费用节 省图;图3b为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辅助除尘装置后,除尘风量节省70%时的费用节 省图。图中1旁通管,2检查口,3碎煤机,4除尘管,5上面皮带,6落煤管,7下面皮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 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专利技术人从火电厂输煤系统能够产生扬尘部位的扬尘机理出发,首先对碎煤机和落 煤管的压力变化进行分析,把原煤下落过程想象成无数小型活塞自上而下的运动。正是这 种运动导致落煤管的下部压力高于环境压力,而上部压力低于环境压力,其最终结果是上 部吸入环境空气,而下部会有大量含尘气体选出。这也说明了,《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 规程第2部分煤尘防治》DL/T5187. 2-2004规定,抽风量要大于诱导风量,以保证下部负压,防止尘气逸出。本专利技术根据上述原理,对现有除尘设备及除尘方法做进一步改进。实施例1一种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所述辅助除尘装置为旁通管,所述旁通管 将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中的上部负压区及下部正压区连通,使得所述落煤管道下 部的正压区排气,排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旁通管,对所述落煤管道上部的负压区进行补气。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落煤管道的上部负压区为所述电厂输煤系统中碎煤机3 上部的落煤管,所述落煤管道的下部正压区为所述碎煤机3下部的落煤管。具体实施时,在 碎煤机3上部的落煤管上和碎煤机3下部的落煤管上开孔,设旁通管1将二者联通,同时满 足上部负压进风和下部正压排风。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例中,所述落煤管道的上部负压区为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 转运站中最上面皮带5的落煤管,所述落煤管道的下部正压区为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转运 站中最下面皮带7的落煤管。本例中,所述皮带仅包括最上面皮带5与最下面皮带7,因此 最上面皮带5的落煤管与最下面皮带7的落煤管为同一根落煤管6。具体实施时,在落煤管 6上开孔,设旁通管1将下部正压区与上部负压区联通,同时满足上部负压需要进风和下部 正压排风。其中,旁通管的设置原则是1)为了防止煤进入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中心线与所述有压力差的落煤管道中心 线在上部及下部的连接处分别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优选为20° -40°。由于碎煤机落煤 管是垂直的直管,如图1所示,可将所述碎煤机落煤管看做除尘管4,那么碎煤机落煤管中 心线与旁通管中心线在下部的连接处形成的角度,亦可看做是图1中除尘管4中心线与旁 通管中心线在下部的连接处形成的角度,图中为60度,因此该布置可有效防止煤进入旁通 管;2)旁通管的管道口径具体根据旁通管的进风总量,以及旁通管的15-17m/s的控 制风速来确定;3)旁通管的管道材质与除尘管4(可参见图1)相同,采用钢板制作(厚度δ = 3mm)即可;4)为了方便检修,所述旁通管上设有检查口。如图1及图2所示,在旁通管1上部 设置检查口 2。下面以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做具体说明在某实际工程中采用碎煤机,设备要求①碎煤机上部落煤管上需要有一定的送 风量;②碎煤机下部落煤管上需要有一定的排风量。同时该工程因采用圆形煤场,其旁边的 转运站既要担负电厂的输煤任务,又要负责往圆形煤场送煤和从圆形煤场取煤任务,造成 转运站最上面的皮带到最下面的皮带之间的落差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除尘装置为旁通管,所述旁通管将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中的上部负压区及下部正压区连通,使得所述落煤管道下部的正压区排气,排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旁通管,对所述落煤管道上部的负压区进行补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火电厂输煤系统的辅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除尘装置为旁通管,所述旁通管将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中的上部负压区及下部正压区连通,使得所述落煤管道下部的正压区排气,排出的气体通过所述旁通管,对所述落煤管道上部的负压区进行补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上 部负压区为碎煤机上部的落煤管,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下部正压区为碎煤机下部落煤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上 部负压区为转运站最上面皮带的落煤管,所述电厂输煤系统的落煤管道中的下部正压区为 转运站最下面皮带的落煤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上设有检查口。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辅助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的中 心线与所述落煤管道的中心线在连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綦建国张天林王阳贲岳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