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解离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6663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一种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解离剂及其应用。所述解离剂包括:氯化镁0.5mol/L‑3.0mol/L、离子型表面活性剂0.5wt%‑5wt%、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0.1wt%‑5%、尿素1mol/L‑5mol/L和海藻糖0.5wt%‑2wt%;解离剂的溶剂为pH为7.0‑9.0、0.008mol/L‑0.012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偏碱性的解离剂可有效破坏免疫复合物中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使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迅速解离,明显提高了抗原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同时,解离过程还不涉及强酸灭活抗体蛋白的过程,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检测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学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解离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侵袭性真菌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以大量复制生长,这一过程被机体的免疫系统监别,激活机体免疫清除系统,产生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白细胞吞噬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予以清除。侵袭性真菌感染检测目前的实验室诊断方法除了病原学的培养镜检外,主要通过检测血清、血浆或肺泡灌洗液等样本中的真菌抗原(即真菌多糖类,如(1,3)-β-d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甘露聚糖等)来快速鉴别感染真菌。机体产生的抗体会与血清、血浆或肺泡灌洗液等样本中的真菌抗原(真菌多糖)结合生成免疫复合物,封闭血清、血浆或肺泡灌洗液等样本中的游离抗原,使游离的抗原不易检出,限制了免疫学方法检出低浓度多糖类抗原。如果能将抗原抗体复合物解离后检测相应抗原,则可提高抗原的检出率,从而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2、目前,真菌抗原类检测的方法中,样本处理仍多以edta-2na加热处理后离心取上清液的方式进行,样本处理时间长,涉及高温加热,且操作较为繁琐,不适用于自动化的检测设备。文献报道的多糖类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解离剂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解离剂,所述解离剂包括如下工作浓度的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解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3-[(3-胆酰胺基丙基)二甲基铵基]-1-丙磺酸盐、3-[(3-胆胺丙基)二甲基氨基]-2-羟基-1-丙磺酸内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肌氨酸钠、3-吗啉丙磺酸或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解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解离剂,所述解离剂包括如下工作浓度的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解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3-[(3-胆酰胺基丙基)二甲基铵基]-1-丙磺酸盐、3-[(3-胆胺丙基)二甲基氨基]-2-羟基-1-丙磺酸内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肌氨酸钠、3-吗啉丙磺酸或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解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解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吐温-20、吐温-80、曲拉通-100或曲拉通-114中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波李宁檀绍晨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康立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