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6607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缓冲装置,包括膨胀槽、与所述膨胀槽连接的缓冲罐、以及与所述缓冲罐连接的气液分离器,所述缓冲罐上连接有第一膨胀管和第二膨胀管,所述第一膨胀管与所述缓冲罐的接口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膨胀管与所述缓冲罐的接口位置,所述缓冲罐通过所述第一膨胀管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部连接,所述缓冲罐通过所述第二膨胀管与所述膨胀槽的底部连接,所述缓冲罐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散热的扁铁。本技术通过在膨胀槽和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缓冲罐,且缓冲罐上通过处于高位的第一膨胀管连接气液分离器,并通过处于低位的第二膨胀管连接膨胀槽,由此破坏了导热油系统中对流的流动形态,能够有效降低膨胀槽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导热油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1、导热油系统以导热油为热载体,相对于传统供热系统,其因具有加热均匀、温控准确和传热效率高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用在塑胶加工和医药化工等需要加热过程的行业。

2、导热油系统主要包含锅炉、循环泵、用热单元、膨胀槽、低位槽和过滤器等部件,其利用循环泵强制导热油进行液相循环,将热量传递给用热单元,后通过循环泵回到锅炉进行加热,通过管路循环实现热量的连续传递,达到加热物体的目的。

3、现有的导热油系统中,膨胀槽的底部通常通过膨胀管与气液分离器的顶部直接相连,且一般采用一根内径相同的管道作为膨胀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导热油长时间高温使用会发生裂解产生轻组分气体,这些高温气体从气液分离器通过膨胀管排放至膨胀槽内部,使得膨胀槽内部的导热油与系统内导热油形成对流造成膨胀槽内导热油持续高温,进而加剧导热油的裂解和碳化,严重的会堵塞循环系统及导热油锅炉管道造成锅炉报废,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导热油系统中膨胀槽内部导热油持续高温加剧导热油的裂解和碳化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膨胀槽、与所述膨胀槽连接的缓冲罐、以及与所述缓冲罐连接的气液分离器,所述缓冲罐上连接有第一膨胀管和第二膨胀管,所述第一膨胀管与所述缓冲罐的接口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膨胀管与所述缓冲罐的接口位置,所述缓冲罐通过所述第一膨胀管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部连接,所述缓冲罐通过所述第二膨胀管与所述膨胀槽的底部连接,所述缓冲罐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散热的扁铁。

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难度低且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降低膨胀槽的温度。具体地,通过在膨胀槽和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缓冲罐,且缓冲罐上通过处于高位的第一膨胀管连接气液分离器,并通过处于低位的第二膨胀管连接膨胀槽,由此在膨胀槽和气液分离器之间增设了一个类u型管的连接装置,破坏了导热油系统中对流的流动形态,降低对流传热对膨胀槽内油温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在缓冲罐外壁增设扁铁,增大缓冲罐外壁的散热面积,提高缓冲罐降低导热油油温的效果,最大程度上降低膨胀槽温度,减小对膨胀槽内油液的影响。

4、可选地,所述缓冲罐包括直桶、与所述直桶的顶端连接的第一封头、以及与所述直桶的底端连接的第二封头,所述直桶上靠近所述第一封头的桶壁上设有第一侧开口,所述第一侧开口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膨胀管,所述直桶上靠近所述第二封头的桶壁上设有第二侧开口,所述第二侧开口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膨胀管。

5、可选地,所述直桶的外壁纵轴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的固定连接有所述扁铁,所述扁铁的总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直桶的高度。

6、可选地,所述直桶的外壁横轴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的固定连接有所述扁铁,所述扁铁的总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直桶的横截面周长。

7、可选地,所述直桶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膨胀管、所述第二膨胀管的内径。

8、可选地,所述第一封头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连接有排气管,所述缓冲罐通过所述排气管与所述膨胀槽的顶部连接。

9、可选地,所述第二封头上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连接有排污管。

10、可选地,所述气液分离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膨胀管连接的第一接口、与回油管连接的第二接口、以及与泵前管连接的第三接口,其中,第一接口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膨胀槽、与所述膨胀槽连接的缓冲罐、以及与所述缓冲罐连接的气液分离器,所述缓冲罐上连接有第一膨胀管和第二膨胀管,所述第一膨胀管与所述缓冲罐的接口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膨胀管与所述缓冲罐的接口位置,所述缓冲罐通过所述第一膨胀管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部连接,所述缓冲罐通过所述第二膨胀管与所述膨胀槽的底部连接,所述缓冲罐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散热的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包括直桶、与所述直桶的顶端连接的第一封头、以及与所述直桶的底端连接的第二封头,所述直桶上靠近所述第一封头的桶壁上设有第一侧开口,所述第一侧开口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膨胀管,所述直桶上靠近所述第二封头的桶壁上设有第二侧开口,所述第二侧开口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膨胀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桶的外壁纵轴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的固定连接有所述扁铁,所述扁铁的总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直桶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桶的外壁横轴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的固定连接有所述扁铁,所述扁铁的总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直桶的横截面周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桶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膨胀管、所述第二膨胀管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头上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连接有排气管,所述缓冲罐通过所述排气管与所述膨胀槽的顶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头上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连接有排污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膨胀管连接的第一接口、与回油管连接的第二接口、以及与泵前管连接的第三接口,其中,第一接口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膨胀槽、与所述膨胀槽连接的缓冲罐、以及与所述缓冲罐连接的气液分离器,所述缓冲罐上连接有第一膨胀管和第二膨胀管,所述第一膨胀管与所述缓冲罐的接口位置高于所述第二膨胀管与所述缓冲罐的接口位置,所述缓冲罐通过所述第一膨胀管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部连接,所述缓冲罐通过所述第二膨胀管与所述膨胀槽的底部连接,所述缓冲罐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散热的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包括直桶、与所述直桶的顶端连接的第一封头、以及与所述直桶的底端连接的第二封头,所述直桶上靠近所述第一封头的桶壁上设有第一侧开口,所述第一侧开口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膨胀管,所述直桶上靠近所述第二封头的桶壁上设有第二侧开口,所述第二侧开口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膨胀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桶的外壁纵轴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辉其孙海辉李沛甘欢华汤雪平曾胜波
申请(专利权)人:宜春大海龟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