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6400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及系统,包括电器控制装置和开卷机本体,所述开卷机本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电器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所述安装孔内,以实现所述电器控制装置和开卷机本体的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现有的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及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的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及系统,在安装时既能够提高安装效率,同时,又可以对设备起到保护的作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板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钢板开卷是指将卷曲的钢板通过开卷机进行铺平并切割成所需的尺寸和形状的工艺过程。该工艺操作简单,速度快,操作方便,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金属制品中。现有技术中使用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钢板的开卷工序。但是现有的自动化控制设备中的电器控制装置与开卷机之间采用多个螺钉的固定方式,这种固定方式一方面多次操作,导致安装效率低下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在开卷机上打螺孔,使得开卷机容易发生锈蚀,导致开卷机的寿命缩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了一种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及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包括电器控制装置和开卷机本体,所述开卷机本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电器控制装置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于所述安装孔内,以实现所述电器控制装置和开卷机本体的固定。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电器控制装置外侧壁上的l形支撑板,所述l形支撑板的竖向段插接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l形支撑板的横向段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插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转动设置在上夹持板的上端面上,所述上夹持板设于所述开卷机本体的上方,所述所述l形支撑板的竖向段下端通过金属铰链铰接有下夹持板组件。

7、进一步地,所述下夹持板组件包括第一下夹持板和第二下夹持板,所述第二下夹持板设于所述第一下夹持板的右侧,且所述第一下夹持板和第二下夹持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复位弹簧进行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下夹持板上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孔内倾斜设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固定套设在旋转杆外,且旋转杆转动设置在旋转孔内,所述旋转杆外缠绕设置有扭力弹簧,且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旋转杆的侧壁上和旋转孔的侧壁上,所述旋转板上固定连接有侧夹持板。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开设在l形支撑板竖向段上的移动通孔,所述移动通孔内活动设置有抵触组件,所述抵触组件与下夹持板组件相匹配上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抵触组件包括活动设于所述移动通孔内的抵触板组件,所述抵触板组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上夹持板的侧壁上,所述抵触板组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通孔的顶壁上,所述抵触板组件上设置有倾斜抵触面。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筒和第二支撑弹簧,所述第二支撑杆活动插接在第二支撑筒内,所述第二支撑弹簧缠绕设置在第二支撑杆外,且第二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杆的侧壁上和第二支撑筒的外侧壁上。

12、进一步地,所述抵触板组件包括上抵触板和第一支撑组件,所述上抵触板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组件的一端,且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下抵触板的上端面上,其中,所述倾斜抵触面设于所述下抵触板上。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筒和第一支撑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杆活动插接在第一支撑筒内,所述第一支撑弹簧缠绕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外,所述第一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杆的侧壁上和第一支撑筒的外侧壁上。

1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中还提出了一种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所述的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

15、(3)有益效果:

16、本专利技术对现有的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及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的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及系统,在安装时既能够提高安装效率,同时,又可以对设备起到保护的作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7、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器控制装置和开卷机本体通过固定机构进行固定连接,在设备加工时,只需要在开卷机本体上增设一个安装孔,无需打上多个螺孔,从而减小对设备的破坏,可有效防止锈蚀的情况发生,从而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固定机构在l形支撑板上只开设一个螺纹孔,且只设置了一个螺杆,这样既可以减小对手设备的破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固定过程只需要操作一个螺杆即可完成,避免多次操作存在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具体地固定过程如下,旋转所述螺杆,螺杆在螺纹孔的作用下,会推着上夹持板向下运动,上夹持板的向下运动,会从上方对开卷机本体形成挤压,同时,会通过连接板带着抵触板组件向下运动,抵触板组件的向下运动,会通过倾斜抵触面抵触下夹持板组件的右侧,使得下夹持板组件做顺时针旋转,使得下夹持板组件从下方对开卷机本体形成挤压,这样在下夹持板组件和上夹持板的配合下,实现对开卷机本体的夹持,从而实现开卷机本体和电器控制装置的固定安装。

18、为了使得下夹持板组件和上夹持板的配合能够对开卷机本体更加牢固的夹持,本专利技术中抵触板组件包括上抵触板、第一支撑组件和倾斜抵触面的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得抵触板组件相对倾斜抵触面运动,这样在固定过程中,可在倾斜抵触面的抵触作用下,使得下夹持板组件先从下方对开卷机本体形成抵触夹持,随着上夹持板的继续向下运动,实现从开卷机本体的上方实现夹持作用,这样通过下夹持板组件和上夹持板的配合能够更加牢固的将开卷机本体固定。

19、本专利技术中下夹持板组件和上夹持板的配合,实现从上下对开卷机本体起到夹持固定的效果,为了实现对开卷机本体起到更加牢固的固定效果,本专利技术还设置了从左右两侧对开卷机本体起到夹持的结构,这样通过对开卷机本体全方面的夹持,从而实现牢固夹持开卷机本体的效果,具体地,下夹持板组件的顺时针旋转,会使得第一下夹持板先接触到开卷机本体的下表面,随着运动的继续,在开卷机本体的抵触下,会使得第一下夹持板向第二下夹持板运动,第一下夹持板的运动,会抵触旋转板旋转,旋转板的旋转,会带着侧夹持板旋转,从而通过侧夹持板从左右两侧实现对开卷机本体的夹持固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包括电器控制装置(1)和开卷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卷机本体(2)上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电器控制装置(1)上设置有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设于所述安装孔(3)内,以实现所述电器控制装置(1)和开卷机本体(2)的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设于所述电器控制装置(1)外侧壁上的L形支撑板(41),所述L形支撑板(41)的竖向段插接在所述安装孔(3)内,所述L形支撑板(41)的横向段上开设有螺纹孔(42),所述螺纹孔(42)内螺纹插接有螺杆(43),所述螺杆(43)的下端转动设置在上夹持板(44)的上端面上,所述上夹持板(44)设于所述开卷机本体(2)的上方,所述所述L形支撑板(41)的竖向段下端通过金属铰链(45)铰接有下夹持板组件(4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板组件(46)包括第一下夹持板(461)和第二下夹持板(463),所述第二下夹持板(463)设于所述第一下夹持板(461)的右侧,且所述第一下夹持板(461)和第二下夹持板(463)之间通过若干个复位弹簧(462)进行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夹持板(463)上开设有旋转孔(464),所述旋转孔(464)内倾斜设有旋转板(465),所述旋转板(465)固定套设在旋转杆(466)外,且旋转杆(466)转动设置在旋转孔(464)内,所述旋转杆(466)外缠绕设置有扭力弹簧(467),且扭力弹簧(46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旋转杆(466)的侧壁上和旋转孔(464)的侧壁上,所述旋转板(465)上固定连接有侧夹持板(46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还包括开设在L形支撑板(41)竖向段上的移动通孔(47),所述移动通孔(47)内活动设置有抵触组件(48),所述抵触组件(48)与下夹持板组件(46)相匹配上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组件(48)包括活动设于所述移动通孔(47)内的抵触板组件(481),所述抵触板组件(48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82),所述连接板(482)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上夹持板(44)的侧壁上,所述抵触板组件(48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组件(484)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8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通孔(47)的顶壁上,所述抵触板组件(481)上设置有倾斜抵触面(48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84)包括第二支撑杆(4841)、第二支撑筒(4842)和第二支撑弹簧(4843),所述第二支撑杆(4841)活动插接在第二支撑筒(4842)内,所述第二支撑弹簧(4843)缠绕设置在第二支撑杆(4841)外,且第二支撑弹簧(484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杆(4841)的侧壁上和第二支撑筒(4842)的外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板组件(481)包括上抵触板(4811)和第一支撑组件(4812),所述上抵触板(4811)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组件(4812)的一端,且第一支撑组件(48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下抵触板(4813)的上端面上,其中,所述倾斜抵触面(483)设于所述下抵触板(4813)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4812)包括第一支撑杆(48121)、第一支撑筒(48122)和第一支撑弹簧(48123),所述第一支撑杆(48121)活动插接在第一支撑筒(48122)内,所述第一支撑弹簧(48123)缠绕设置在第一支撑杆(48121)外,所述第一支撑弹簧(4812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杆(48121)的侧壁上和第一支撑筒(48122)的外侧壁上。

10.一种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包括电器控制装置(1)和开卷机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卷机本体(2)上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电器控制装置(1)上设置有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设于所述安装孔(3)内,以实现所述电器控制装置(1)和开卷机本体(2)的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设于所述电器控制装置(1)外侧壁上的l形支撑板(41),所述l形支撑板(41)的竖向段插接在所述安装孔(3)内,所述l形支撑板(41)的横向段上开设有螺纹孔(42),所述螺纹孔(42)内螺纹插接有螺杆(43),所述螺杆(43)的下端转动设置在上夹持板(44)的上端面上,所述上夹持板(44)设于所述开卷机本体(2)的上方,所述所述l形支撑板(41)的竖向段下端通过金属铰链(45)铰接有下夹持板组件(4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板组件(46)包括第一下夹持板(461)和第二下夹持板(463),所述第二下夹持板(463)设于所述第一下夹持板(461)的右侧,且所述第一下夹持板(461)和第二下夹持板(463)之间通过若干个复位弹簧(462)进行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夹持板(463)上开设有旋转孔(464),所述旋转孔(464)内倾斜设有旋转板(465),所述旋转板(465)固定套设在旋转杆(466)外,且旋转杆(466)转动设置在旋转孔(464)内,所述旋转杆(466)外缠绕设置有扭力弹簧(467),且扭力弹簧(46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旋转杆(466)的侧壁上和旋转孔(464)的侧壁上,所述旋转板(465)上固定连接有侧夹持板(46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钢板开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还包括开设在l形支撑板(41)竖向段上的移动通孔(47),所述移动通孔(47)内活动设置有抵触组件(48),所述抵触组件(48)与下夹持板组件(46)相匹配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杰闫军章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优尼科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