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仪器制造,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术中电生理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脑深部电刺激(deepbrainstimulation,dbs)是一种通过立体定位技术在脑内特定的靶点植入刺激电极进行高频电刺激,从而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方法,具有可逆、可调、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dbs手术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术中电生理监测(microelectroderecordings,mer)以捕捉核团信号,通过核团信号的形态和强弱判断电极位置,辅助核团定位,这对于dbs手术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导线的稳定和无菌,通常使用无菌纱布将导线绑定于头架上。
2、但是纱布对导线进行固定,如果固定过紧,由于拉扯等原因会对导线和头架造成磨损,长期使用会缩短导线的使用寿命,影响mer记录和电极植入精度。而如果固定不牢,则可能会导致导线掉落,需要重新消毒,影响手术进度,也可能由于导线位移产生噪音影响电生理记录,而在拆下来的纱布只能丢弃,无法二次使用,这样造成纱布的浪费。
3、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术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术中电生理固定装置,包括:头架本体(1)、卡座(2)、限位板(3)、MER导线(4)、连接板(5)、滑槽(6)、滑杆(7)、固定旋钮(8)、第一凹槽(9)、防护垫(10)、第二凹槽(11)、海绵垫(12)、通孔(13)、螺栓(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架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卡座(2),所述头架本体(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板(3),所述头架本体(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MER导线(4),所述卡座(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卡座(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部设置有滑杆(7),所述滑杆(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旋钮(8),所述卡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中电生理固定装置,包括:头架本体(1)、卡座(2)、限位板(3)、mer导线(4)、连接板(5)、滑槽(6)、滑杆(7)、固定旋钮(8)、第一凹槽(9)、防护垫(10)、第二凹槽(11)、海绵垫(12)、通孔(13)、螺栓(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架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卡座(2),所述头架本体(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板(3),所述头架本体(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mer导线(4),所述卡座(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卡座(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部设置有滑杆(7),所述滑杆(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旋钮(8),所述卡座(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垫(10),所述限位板(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海绵垫(12),所述限位板(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中电生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2)的数量设置为两组,且均设置在头架本体(1)的外壁,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