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地质柱状样的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用于地质柱状样的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6270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质柱状样的剖样装置,具体涉及地质岩芯采样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地地质柱状样的剖样装置,该装置包括有刀台,刀台包括有第一刀片以及第二刀片,第二刀片采用定位销固定,第一刀片采用螺杆固定。刀台是设置于第一筒体左右两侧的,一次操作即可完成切割,并且刀台设置在左右两侧并将第一筒体包裹在中间还能够避免泥水甩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岩芯采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质柱状样的剖样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地质调查过程中,特别是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中,经常需要开展第四纪钻探取芯工作,要求采取沉积物原状样。为采取原状沉积物样品,钻探取样一般采用pvc管内衬在钻具中进行双管双动采样。松散的沉积物以柱状样的形式保存于pvc管之内被采集。

2、现场柱状样岩心钻探采取完成后,还需要在室内对样品进行详细的编录、分层采样测试等工作。因此,必须对pvc管保存的岩芯沿竖向对半切割,方便详细的地质编录、采样等工作。传统的切割方式是采用电动切割机进行切割,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高速切割过程中,切割片切削pvc管时会产生大量碎屑,并且由于切割速度高,碎屑被带入岩芯,导致岩芯样品的污染,干扰测试结果;其次,切割片高速的切割容易扰动样品,无法保持岩芯的原状性,影响编录的准确性;最后切割过程中往往会溅出大量泥水,导致切割机漏电等风险。

3、现有专利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专利wo2020034350a1,该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岩芯冷却液可通过冷却液环孔喷出至冷却叶片上,同时避免了叶片减速切割导致切面不平整的问题,还能够实现刀具磨损减少,刀片寿命延长的技术效果。但是仍存在切割过程中喷出冷却液的行为依然会导致溅出大量泥水,导致切割机漏电等风险。在此,专利技术人认为还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切割过程中大量泥水飞溅的问题,并且实现在切割过程中对pvc管进行散热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地质柱状样的剖样装置,包括,第一台体,第一台体底部设置有多根液压柱,第一台体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中间配合安装有移动架,其特征在于,移动架下方设有刀台,刀台包括第一基体,第一基体一侧开设有弧形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内设置有多个方形孔,方形孔内分别装配有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第一凹槽一侧还安装有第一筒体,第一筒体安装于第一台体顶部。

2、进一步地,本装置在工作时,移动架可相对于支撑架内的滑轨相对滑动,并且刀台与移动架固定连接,使得移动架能够带动刀台位移,使刀台能够对位于第一筒体内的pvc管进行切割。更进一步地,设置的四根液压柱端部连接有第一台体,第一台体上方设有移动架,通过液压柱的调节能够使第一台体适应不同人员的身高,便于其将pvc管塞入至第一筒体当中。

3、本专利技术中,支撑架包括有滑轨,滑轨处安装有移动架,移动架包括第一框体,第一框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框体中间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一侧设置有刀台,刀台设于第一框体下方。

4、进一步地,第一框体主要通过左右两侧的第一电机带动进行移动,其中第一电机靠近滑轨壁面的一侧安装有齿轮,相对应地,滑轨内壁也配合安装有齿条,第一电机工作带动齿轮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框体发生位移。

5、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筒体中心段处的表面开设有向第一筒体内部延伸的盲孔,且第一筒体侧面还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和盲孔连通,第一刀片以及第二刀片可伸入第二凹槽内,移动架以及刀台可相对于支撑架移动。

6、进一步地,刀台是个半弧弧状的内凹体,该形状与pvc管柱状样弧度贴合,在半弧形的表面上加工有缝隙即方形孔,该孔内分别安装有第一刀片以及第二刀片,其中第一刀片为三角刀片,第二刀片为牛角刀片,并且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刀片采用定位销固定,第一刀片采用螺杆固定。刀台是设置于第一筒体左右两侧的,一次操作即可完成切割,并且刀台设置在左右两侧并将第一筒体包裹在中间还能够避免泥水甩出。

7、本专利技术中,移动架上方安装有第一基座,第一基座上方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端均设有弧形槽体,槽体上装配有滚轴,滚轴包括头部与尾部,头部与尾部设于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板的弧形槽体上,滚轴一侧还固定连接有转叶,滚轴可相对于第一支撑板转动,第一支撑板外侧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滚轴一侧设置有摆动板,摆动板左右侧边缘均有向滚轴一侧延伸的基体,第二支撑板内侧转动连接有该基体。

8、进一步地,移动架来回移动的时候能够带动顶部的风扇组件等来回移动,风扇组件主要可用于吹扫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同时利用气流的效果促使切割产生的泥水向下流下,避免泥水向外飞溅。

9、本专利技术中,摆动板一侧连接有弹簧,弹簧一端与第一基座固定连接,摆动板上开槽,摆动板不与转叶接触,摆动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

10、进一步地,在移动架来回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基座上的摆动板上下摆动,由于风扇组件与摆动板之间采用第一支撑柱连接,摆动板上下摆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风扇组件相应摆动,进而使得风扇组件吹扫的方向不断变化,扩大对pvc管的吹扫范围,提高其冷却速率。此外,摆动板前方设置有滚轴,滚轴上设置的转叶能够随着风扇组件吹扫的气流进而发生旋转以实现对气流方向的调整,进而实现对pvc采样管全方位吹扫,散热以及吹扫掉切割产生的碎屑。

11、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支撑柱上安装有挡板,挡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上下侧均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板体,第一板体背部连接有多根竖直摆放的连接板,连接板上向外侧延伸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上固定连接有金属管。

12、本专利技术中,挡板一侧设置有风扇组件,风扇组件出气方向朝向第一筒体,风扇组件包括风扇外壳,风扇外壳中心设置有转轴,转轴外侧环绕连接有多个扇叶,风扇外壳后端固定连接有网板,网板空心且表面开设有多个方形孔,网板内部同样设置有连接板,金属管延伸至网板内且与连接板配合设置。

13、进一步地,风扇外壳后面安装有的网板以及金属管等能够实现对风扇组件的散热,并且在气流流经网板和金属管时能够进行换热,以确保风扇组件吹扫的气流为温度较低的气流,确保风扇组件在pvc管切割过程中的散热作用。更进一步地,由于摆动板底部连接有弹簧,在摆动板上下摆动的过程中同时也会受到弹簧的反作用力,由于金属管以及网板上存在有冷凝的水珠,通过摆动板的晃动以此抖落金属管以及网板上附着的水珠,最后,风扇组件在随移动架直线移动的过程中,挡板还有利于推动气流向pvc管方向移动,提高散热效果。

14、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基座侧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架,辅助支架包括有“l”型的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侧面与第一基座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块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架体,辅助架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分别向第二支撑块左右两侧延伸的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表面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柱体,第一柱体外侧套设有传动带,传动带一端还装配有第二柱体,第二柱体一端与滚动轮转动连接。进一步地,辅助支架设置在第一基座一侧,用于滚动轮与第一台体底部抵接,其一方面对于第一台体具有支撑作用,并且在切割过程中辅助支架可随着移动架一同移动,另一方面也确保了刀台在移动过程中的直线度。此外,在滚动轮相对第一台体移动的过程中也会存在轻微振动,该震动能够使得切割产生的碎屑快速掉落。

15、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其特点在于:移动架来回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基座上的摆动板上下摆动,由于风扇组件与摆动板之间采用第一支撑柱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质柱状样的剖样装置,包括,第一台体(1),所述第一台体(1)底部设置有多根液压柱(11),所述第一台体(1)顶部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中间配合安装有移动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7)下方设有刀台(6),所述刀台(6)包括第一基体(61),所述第一基体(61)一侧开设有弧形的第一凹槽(62),所述第一凹槽内(62)内设置有多个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内分别装配有第一刀片(63)和第二刀片(64),所述第一凹槽(62)一侧还安装有第一筒体(3),所述第一筒体(3)安装于所述第一台体(1)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柱状样的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有滑轨(21),所述滑轨(21)处安装有移动架(7),所述移动架(7)包括第一框体(73),所述第一框体(73)内壁的左右两侧安装有第一电机(71),所述第一框体(73)中间安装有第二电机(72),所述第二电机(72)一侧设置有刀台(6),所述刀台(6)设于所述第一框体(73)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柱状样的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3)中心段处的表面开设有向第一筒体(3)内部延伸的盲孔,且所述第一筒体(3)侧面还开设有第二凹槽(31),所述第二凹槽(31)和盲孔连通,所述第一刀片(63)以及第二刀片(64)可伸入第二凹槽(31)内,所述移动架(7)以及刀台(6)可相对于支撑架(2)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柱状样的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7)上方安装有第一基座(47),所述第一基座(47)上方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板(45),所述第一支撑板(45)上端均设有弧形槽体,所述槽体上装配有滚轴(44),所述滚轴(44)包括头部与尾部,所述头部与尾部设于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板(45)的弧形槽体上,所述滚轴(44)一侧还固定连接有转叶(441),所述滚轴(44)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板(45)转动,所述第一支撑板(45)外侧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板(46),所述滚轴(44)一侧设置有摆动板(43),所述摆动板(43)左右侧边缘均有向滚轴(44)一侧延伸的基体,所述第二支撑板(46)内侧转动连接有该基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柱状样的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板(43)一侧连接有弹簧(48),所述弹簧(48)一端与所述第一基座(47)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板(43)上开槽,所述摆动板(43)不与所述转叶(441)接触,所述摆动板(4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4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柱状样的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413)上安装有挡板(41),所述挡板(41)包括第一板体(415),所述第一板体(415)上下侧均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415)背部连接有多根竖直摆放的连接板(411),所述连接板(411)上向外侧延伸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上固定连接有金属管(4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柱状样的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1)一侧设置有风扇组件(42),所述风扇组件(42)出气方向朝向第一筒体(3),所述风扇组件(42)包括风扇外壳(423),所述风扇外壳(423)中心设置有转轴(421),所述转轴(421)外侧环绕连接有多个扇叶(422),所述风扇外壳(423)后端固定连接有网板(424),所述网板(424)空心且表面开设有多个方形孔,所述网板(424)内部同样设置有连接板(411),所述金属管(414)延伸至网板(424)内且与连接板(411)配合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质柱状样的剖样装置,包括,第一台体(1),所述第一台体(1)底部设置有多根液压柱(11),所述第一台体(1)顶部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中间配合安装有移动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7)下方设有刀台(6),所述刀台(6)包括第一基体(61),所述第一基体(61)一侧开设有弧形的第一凹槽(62),所述第一凹槽内(62)内设置有多个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内分别装配有第一刀片(63)和第二刀片(64),所述第一凹槽(62)一侧还安装有第一筒体(3),所述第一筒体(3)安装于所述第一台体(1)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柱状样的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有滑轨(21),所述滑轨(21)处安装有移动架(7),所述移动架(7)包括第一框体(73),所述第一框体(73)内壁的左右两侧安装有第一电机(71),所述第一框体(73)中间安装有第二电机(72),所述第二电机(72)一侧设置有刀台(6),所述刀台(6)设于所述第一框体(73)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柱状样的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3)中心段处的表面开设有向第一筒体(3)内部延伸的盲孔,且所述第一筒体(3)侧面还开设有第二凹槽(31),所述第二凹槽(31)和盲孔连通,所述第一刀片(63)以及第二刀片(64)可伸入第二凹槽(31)内,所述移动架(7)以及刀台(6)可相对于支撑架(2)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质柱状样的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7)上方安装有第一基座(47),所述第一基座(47)上方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板(45),所述第一支撑板(45)上端均设有弧形槽体,所述槽体上装配有滚轴(44),所述滚轴(44)包括头部与尾部,所述头部与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谢永清刘永革祝煜宁文务许冬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地质调查大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