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热管理集成部件、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_技高网

热管理集成部件、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6253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4
热管理集成部件、系统和车辆,该热管理集成部件包括框架和冷媒模块;冷媒模块中设置有冷媒流道;框架包括板状区域和镂空区域,板状区域的面积小于或等于镂空区域的面积;冷媒模块固定在板状区域上,冷媒模块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板状区域的面积;框架还用于与基板集成,基板中设置有冷却液流道。采用本申请方案能够降低热管理系统集成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具体地,涉及一种热管理集成部件、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车辆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生产装配效率,便于质量管控以及降低热管理系统占用的空间,整车热管理系统的集成称为了一种趋势。但是当前实现热管理系统集成的成本较高,降低热管理系统集成的成本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管理集成部件、系统和车辆,能够降低热管理系统集成的成本。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管理集成部件,该热管理集成部件包括框架和冷媒模块;

3、前述冷媒模块中设置有冷媒流道;

4、前述框架包括板状区域和镂空区域,前述板状区域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前述镂空区域的面积;

5、前述冷媒模块固定在前述板状区域上,前述冷媒模块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前述板状区域的面积;

6、前述框架还用于与基板集成,前述基板中设置有冷却液流道。

7、上述方案中,将冷媒基板中的耐高压的冷媒流道浓缩到一个面积较小的冷媒模块上,然后直接将该冷媒模块固定在大部分是镂空的框架上,降低框架的用料成本。且该框架起固定安装的作用,因此无需采用高成本的高耐压金属材料,而采用高耐压金属材料的冷媒模块相比于原来的冷媒基板缩小很多,除了节省了用料和制作成本之外,还减轻了重量。

8、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述冷媒模块通过锻造的加工方法制作而成,前述框架通过压铸或钣金的加工方法制作而成。

9、上述方案中,冷媒模块采用锻造制成可以承受高压冷媒的流通,而框架采用压铸或钣金的制作方法可以降低制作成本。

10、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述冷媒模块的面积与前述框架的面积比例在30%至50%之间。

11、上述方案中,冷媒模块和框架的面积比在这个面积比例区间内,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冷媒模块的成本且保障冷媒模块中可以设置下满足需求的冷媒流道的数量,即兼顾了成本和功能。

12、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述冷媒模块的厚度与前述框架的厚度的比例在50%至100%之间。

13、上述方案中,冷媒模块与框架的厚度比在这个厚度比例区间内,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冷媒模块的用料成本且保障冷媒模块中设置的冷媒流道横截面大小满足流量的需求,即兼顾了成本和功能。

14、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述基板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前述第二层堆叠设置在前述第一层上,前述第二层的面积小于前述第一层;前述第一层和前述第二层中均设置有冷却液流道;前述第二层嵌入前述镂空区域。

15、上述方案中,一方面,基板和框架通过凸起和镂空嵌套的设置方式,使得基板和框架集成在一起的整体厚度缩减,进而缩减热管理集成部件的整体厚度,减小体积。另一方面,基板设计为两层,并且第二层中也设置冷却液流道以满足冷却液流道的布局要求,从而避免了在第一层设置所有的流道导致第一层的面积过大,即缩减了第一层的长度或宽度。

16、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述冷媒模块中设置有第一冷媒流道接口;前述框架还用于固定第一换热设备;

17、前述第一换热设备包括第一冷媒进口和第一冷媒出口;前述第一冷媒进口位于前述第一换热设备的第一侧,前述第一冷媒出口位于与前述第一换热设备的第一侧相背离的第二侧;

18、前述第一冷媒进口用于与压缩机连通;前述第一冷媒出口与前述第一冷媒流道接口对接连通。

19、上述方案中,第一换热设备的冷媒进口用于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不集成在冷媒模块上,因此,第一换热设备的冷媒进口不连接冷媒模块的冷媒流道接口,而是设计在另一侧便于与压缩机连接,从而无需在冷媒模块上设置连通压缩机冷媒出口和第一换热设备的冷媒进口的流道,进而缩减冷媒模块的面积,降低成本。

20、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述第一换热设备包括第一冷却液进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前述第一冷却液进口和前述第一冷却液出口位于前述第一换热设备的第二侧;

21、前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冷却液流道接口和第二冷却液流道接口,前述镂空区域包括第一区域;

22、前述第一冷却液流道接口穿过前述第一区域与前述第一冷却液进口对接连通;

23、前述第二冷却液流道接口穿过前述第一区域与前述第一冷却液出口对接连通,或者,前述第二冷却液流道接口穿过前述板状区域上的一个贯穿孔与前述第一冷却液出口对接连通。

24、上述方案中,基板的冷却液流道接口穿过框架的镂空区域直接与第一换热设备的冷却液进出口对接连通,且冷媒模块的冷媒流道接口直接与第一换热设备的冷媒出口对接连通,无需管路或者其它流道转接,减少转接密封界面并减小管路转接导致的流阻。

25、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述冷媒模块中设置有第二冷媒流道接口;前述框架还用于固定第二换热设备;

26、前述第二换热设备包括第二冷媒进口和第二冷媒出口;前述第二冷媒进口位于前述第二换热设备的第一侧,前述第二冷媒出口位于与前述第二换热设备的第一侧相背离的第二侧;

27、前述第二冷媒进口与前述第二冷媒流道接口对接连通;前述第二冷媒出口用于与压缩机连通。

28、上述方案中,第二换热设备的冷媒出口用于与压缩机连接,压缩机不集成在冷媒模块上,因此,第二换热设备的冷媒出口不连接冷媒模块的冷媒流道接口,而是设计在另一侧便于与压缩机连接,从而无需在冷媒模块上设置连通压缩机冷媒进口和第二换热设备的冷媒出口的流道,进而缩减冷媒模块的面积,降低成本。

29、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述第二换热设备包括第二冷却液进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前述第二冷却液进口和前述第二冷却液出口位于前述第二换热设备的第一侧;

30、前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三冷却液流道接口和第四冷却液流道接口,前述镂空区域包括第二区域;

31、前述第三冷却液流道接口穿过前述第二区域与前述第二冷却液进口对接连通,前述第四冷却液流道接口穿过前述第二区域与前述第一冷却液出口对接连通。

32、上述方案中,基板的冷却液流道接口穿过冷媒框架的镂空区域直接与第二换热设备的冷却液进出口对接连通,且冷媒模块的冷媒流道接口直接与第二换热设备的冷媒出口对接连通,无需管路或者其它流道转接,减少转接密封界面并减小管路转接导致的流阻。

33、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述冷媒模块中设置有第三冷媒流道接口和第四冷媒流道接口;冷媒容器集成在前述冷媒模块上,并通过前述第三冷媒流道接口和前述第四冷媒流道接口与前述冷媒模块中的冷媒流道连通。

34、上述方案中,冷媒模块上还可以集成冷媒容器,提高集成度,可以减少冷媒传递路径。

35、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述冷媒容器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前述冷媒容器的第一侧的朝向和前述冷媒容器的第二侧的朝向相背对;

36、前述冷媒容器的第一侧上设置有第三冷媒进口和第三冷媒出口,前述第三冷媒进口与前述冷媒模块中的前述第三冷媒流道接口对接连通,前述第三冷媒出口与前述冷媒模块中的前述第四冷媒流道接口对接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集成部件包括框架和冷媒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模块通过锻造的加工方法制作而成,所述框架通过压铸或钣金的加工方法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模块的面积与所述框架的面积比例在30%至5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模块的厚度与所述框架的厚度的比例在50%至10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堆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层上,所述第二层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均设置有冷却液流道;所述第二层嵌入所述镂空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模块中设置有第一冷媒流道接口;所述框架还用于固定第一换热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设备包括第一冷却液进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口和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位于所述第一换热设备的第二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模块中设置有第二冷媒流道接口;所述框架还用于固定第二换热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设备包括第二冷却液进口和第二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二冷却液进口和所述第二冷却液出口位于所述第二换热设备的第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模块中设置有第三冷媒流道接口和第四冷媒流道接口;冷媒容器集成在所述冷媒模块上,并通过所述第三冷媒流道接口和所述第四冷媒流道接口与所述冷媒模块中的冷媒流道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容器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冷媒容器的第一侧的朝向和所述冷媒容器的第二侧的朝向相背对;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模块中设置有第五冷媒流道接口;膨胀阀集成在所述冷媒模块上,并通过所述第五冷媒流道接口与所述冷媒模块中的冷媒流道连通;和/或,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侧,所述基板的第二侧的朝向与所述基板的第一侧的朝向相背对;

14.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或者,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集成部件包括框架和冷媒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模块通过锻造的加工方法制作而成,所述框架通过压铸或钣金的加工方法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模块的面积与所述框架的面积比例在30%至5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模块的厚度与所述框架的厚度的比例在50%至10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堆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层上,所述第二层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中均设置有冷却液流道;所述第二层嵌入所述镂空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模块中设置有第一冷媒流道接口;所述框架还用于固定第一换热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设备包括第一冷却液进口和第一冷却液出口;所述第一冷却液进口和所述第一冷却液出口位于所述第一换热设备的第二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模块中设置有第二冷媒流道接口;所述框架还用于固定第二换热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