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二倍频的绿光激光器。
技术介绍
1、绿光激光器不仅在医疗、显示、存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而且在生物和材料处理等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陶瓷、强反射金属等特殊材料的精密加工,此外,由于绿光拥有更小的光斑直径、对大多数材料有着更高的吸收率,因此在高端激光应用方面也有着广泛前景。
2、现有的产生绿光的方法是由固体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光源,再结合非线性倍频技术产生二倍频绿光,然而,用这种方法产生的绿光多为连续型多模激光,光束质量不好,不能满足工业上精细加工的需求,且系统中要使用大量光学元件,结构复杂,增加了调节难度,不利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3、而且现有的二倍频的绿光激光器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是采用固态电池为供电的源头,而固态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会用于移动产生的晃动,由于没有固定电池的结构,导致固态电池的位置发生偏差,从而影响该二倍频的绿光激光器的供电,而且电源接触不良时,激光发射器会闪烁,长时间频繁的闪烁,会加快激光发射器的损坏,从而降低激光发射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倍频的绿光激光器,包括主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后堵(2),所述主体外壳(1)远离后堵(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3),所述主体外壳(1)内壁的中部设有固态电池(4),所述主体外壳(1)内壁靠近防护壳(3)一端的两侧开设有条形槽,所述主体外壳(1)内壁靠近防护壳(3)一端两侧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所述防护壳(3)内壁的中部设有二倍频镜头(6),所述后堵(2)靠近主体外壳(1)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后堵(2)靠近主体外壳(1)一侧中部的圆形槽内设有弹簧(201),所述弹簧(201)远离后堵(2)的一端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倍频的绿光激光器,包括主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后堵(2),所述主体外壳(1)远离后堵(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3),所述主体外壳(1)内壁的中部设有固态电池(4),所述主体外壳(1)内壁靠近防护壳(3)一端的两侧开设有条形槽,所述主体外壳(1)内壁靠近防护壳(3)一端两侧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所述防护壳(3)内壁的中部设有二倍频镜头(6),所述后堵(2)靠近主体外壳(1)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后堵(2)靠近主体外壳(1)一侧中部的圆形槽内设有弹簧(201),所述弹簧(201)远离后堵(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板(202),所述弹簧(201)远离第二导电板(20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后堵(2)靠近主体外壳(1)一侧中部条形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导电板(202)远离弹簧(201)的一侧与固态电池(4)靠近后堵(2)的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倍频的绿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1)侧面靠近防护壳(3)一端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所述主体外壳(1)侧面靠近防护壳(3)一端中部的条形槽内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101),所述主体外壳(1)内壁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主体外壳(1)内壁中部的限位槽内固定连接有挡板(102),所述挡板(102)靠近固态电池(4)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挡板(102)靠近固态电池(4)一侧中部的圆形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板(1021),所述第一导电板(1021)远离挡板(102)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固态电池(4)远离后堵(2)一端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倍频的绿光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3)内壁远离主体外壳(1)一端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防护壳(3)内壁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雨松,尹南,谢尔盖·那扎仁科,赵鹏,张思远,袁正印,杜星,马飞,刘增丽,贾福龙,张萌萌,赖婷,
申请(专利权)人:富通尼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