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混凝土密闭浇筑,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煤矿对已回采完毕的采空区、巷道封闭需要施工混凝土进行密闭,而现有技术中对巷道进行混凝土密闭的常用技术方法为制作混凝土封闭板,使用预制混凝土板进行巷道封闭,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封闭较小的巷道或需要快速封闭的情况,预制混凝土板可以在工厂预制,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灌注混凝土,使用混凝土灌注巷道进行封闭,这种方法适用于较长的巷道,需要在现场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模板来固定混凝土的形状,并通过振动来排除空气和水泥浆中的气泡;喷射混凝土,使用喷射混凝土技术进行巷道封闭,这种方法适用于巷道封闭施工较为复杂的情况,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调整混凝土的组成和流动性,喷射混凝土可以快速施工,且能够适应不规则的巷道形状。
2、然而,上述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巷道受矿压、地质因素的影响,断面为不规则形状,进行混凝土密闭工作需要大量的材料和人力,人工采用木板进行支护,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首先需要定制木板的尺寸和形状,然后进行安装和密闭,这一过程相对耗时,不利于工程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装置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结构(4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装置还包括定位结构(50),所述定位结构(50)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以通过调整所述定位结构(50)的位置,使所述定位结构(50)具有与所述第一转动杆(42)接触以阻止所述第一转动杆(42)转动的第一限位位置和释放所述第一转动杆(42)的第一释放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护装置,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装置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结构(4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装置还包括定位结构(50),所述定位结构(50)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以通过调整所述定位结构(50)的位置,使所述定位结构(50)具有与所述第一转动杆(42)接触以阻止所述第一转动杆(42)转动的第一限位位置和释放所述第一转动杆(42)的第一释放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50)还包括第一柔性套筒(54),所述第一柔性套筒(54)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一转动杆(42)上,所述第一配合部件(53)朝向所述第一柔性套筒(54)的端面具有第一弧形槽(531),所述第一弧形槽(531)与所述第一柔性套筒(54)的外周面相互配合,以通过所述定位部件(52)带动所述第一配合部件(53)运动至所述第一弧形槽(531)与所述第一柔性套筒(54)的外周面相互抵接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转动杆(42)停止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装置还包括多个固定块(60),多个所述固定块(6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多个所述支撑部件(21)的自由端,各个所述固定块(60)朝向所述巷道断面(1)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61),所述凹槽(61)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至少一个内轮(62),所述柔性部件(30)分别与各个所述固定块(60)的至少一个所述内轮(62)接触,以在各个所述支撑部件(21)的运动过程中,所述柔性部件(30)相对于各个所述支撑部件(21)可滑动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内轮(62)包括轮主体(621)和分别位于所述轮主体(621)两侧的限位部(622),所述柔性部件(30)分别与至少一个所述内轮(62)的所述轮主体(621)的外周面可滑动地接触,并通过两个所述限位部(622)对所述柔性部件(30)沿所述内轮(62)的轴向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吉成,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