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5999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2
本申请涉及冷风扇水箱的技术领域,针对传统的冷风扇水箱内冷却水降温不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包括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导冷块与导热块,所述导冷块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热传导连接且所述导冷块位于所述水箱本体内腔,所述导热块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热传导连接,所述导热块背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安装有散热风扇。本申请具有便于对冷风扇水箱内冷却水降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冷风扇水箱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


技术介绍

1、蒸发式冷风扇(以下简称“冷风扇”)是一种利用蒸发吸热原理来降低室温的降温设备,冷风扇使用时,主要通过冷风扇的水箱内的循环水泵将水箱内的冷却水抽出并通过喷淋布水系统喷淋至水帘(蒸发过滤层)上形成水膜,由冷风扇的风机将热空气抽入至冷风扇内部并使热空气与水帘上的水膜进行热量交换后形成冷空气,最后通过风机将冷空气送出冷风扇外,实现降温效果。

2、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冷风扇为进一步降低水箱内的冷却水的水温,提升冷风扇整体的降温效果,通常会在水箱内放入冰晶盒,以通过冰晶盒对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降温。

3、针对上述技术,水箱内的冰晶盒无法长时间对冷却水进行降温,在冰晶盒整体冷量释放完全后,需将水箱从冷风扇底部抽出后,取出水箱的冰晶盒重新放入冰箱内进行冷冻,整体操作较为繁琐不便,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便于对水箱内冷却水进行降温处理,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包括水箱本体,所述水箱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导冷块与导热块,所述导冷块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热传导连接且所述导冷块位于所述水箱本体内腔,所述导热块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热传导连接,所述导热块背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侧安装有散热风扇。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冷块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热传导连接,后续水箱本体使用过程中,半导体制冷片冷端产生的冷量通过导热块传递至水箱本体内腔并直接作用于水箱本体内的冷却水,便可实现对冷却水降温,相比传统水箱本体通过放置冰晶盒进行降温的方式,无需频繁抽拉水箱本体以更换冰晶盒,使得水箱本体内冷却水的降温的更加简单方便,通过散热风扇的设置,便于配合导热块快速将半导体制冷片热端产生的热量导出至外界。

5、优选的,所述水箱本体的一侧向内凹设有收纳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导热块以及所述散热风扇均位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收纳腔与所述水箱本体内腔相对一侧为制冷侧,所述制冷侧与所述水箱本体内腔相对一面为迎水面,所述制冷侧与所述水箱本体内腔相背一面为背水面;所述制冷侧的背水面对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有限位管且所述限位管与所述水箱本体内腔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嵌设于所述限位管内;所述导热块与所述制冷侧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所述限位管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之间间隙。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收纳腔的设置,使得半导体制冷片、导热块以及散热风扇均可收纳于收纳腔内,有利于提升水箱本体的结构紧凑性。通过密封组件密封限位管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间隙,以限制水箱本体内的冷却水通过限位管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的间隙漏出至水箱本体外。

7、优选的,所述导热块包括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一侧垂直连接有若干导热翅片,所述导热板背离所述导热翅片的一侧通过导热硅胶贴合连接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所述导热块外周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制冷侧背水面对应若干所述连接孔垂直连接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均穿设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导热块与半导体制冷片热端的热传导连接;通过若干支撑杆分别穿设于导热板上对应的连接孔,利用若干支撑杆对导热板进行辅助支撑,以限制导热块因重力与半导体制冷片发生相对位移,造成导热板与半导体制冷片热端之间的导热硅胶开裂失效的情况。

9、优选的,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制冷侧的背水面之间留有间距。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增大导热板的散热面积,以便于半导体制冷片热端产生的热量更好地通过导热块散出,同时减少导热块热量通过制冷侧传递至水箱本体内腔的情况。

11、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制冷侧的背水面上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限位管外周且所述限位环与所述限位管之间留有间距以形成环形限位槽;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导热板朝向所述制冷侧的柔性密封圈,所述柔性密封圈嵌设于所述环形限位槽内。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柔性密封圈嵌设于环形限位槽,实现对限位管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间隙的密封,以限制水箱本体内的冷却水通过限位管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间隙渗出水箱本体外。

13、优选的,所述导冷块包括导冷板,所述导冷板一侧垂直连接有若干导冷翅片,所述导冷板背离所述导冷翅片的一侧通过导热硅胶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贴合连接;所述制冷侧迎水面相对两侧均竖直设置有滑槽结构,所述导冷块相对两侧分别插接于所述制冷侧迎水面相对两侧的滑槽结构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制冷侧迎水面相对两侧的滑槽结构实现对导冷板的限位,以限制导冷板脱离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便于导冷块的导冷板更稳固地贴合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

15、优选的,所述导冷块底部的导冷翅片与所述水箱本体内腔底部留有间距;所述水箱本体内腔底部凸设有顶撑杆,所述导冷块底部的导热翅片与所述顶撑杆顶部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冷块底部的导冷翅片与水箱本体底部留有间距,便于增大导冷块与水箱本体的冷却水的接触面积,使得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量更好地通过导冷块传递至水箱本体内的冷却水。通过顶撑杆的设置,便于通过顶撑杆限制导冷块因重力向下移动,导致导冷板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之间的导热硅胶开裂失效的情况。

17、优选的,所述水箱本体上方还架设有补水槽,所述补水槽底部连通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底端延伸至所述水箱本体内腔,所述补水管内同轴穿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周与所述补水管内周留有排水间隙,所述连接杆顶端端部垂直连接有卡接杆且所述卡接杆搭接于所述补水槽底部内壁;所述连接杆底端伸出所述补水管底端,所述连接杆底端端部连接有浮块且所述浮块位于所述导冷块顶部的导冷翅片上方;所述浮块在水平面的投影覆盖所述补水管在水平面的投影。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往水箱本体内加入冷却水时,使水箱本体内的冷却水没过导热块顶部导冷翅片的同时,通过水箱本体内的冷却水使浮块向上浮动直至浮块封堵补水管底端管口,接着往补水槽内注满冷却水。后续冷风扇使用过程中,水箱本体内冷却水水位下降时,浮块随着水箱本体内冷却水水位一同下降以打开补水管底端管口,使得补水槽内的冷却水可以通过补水管流入水箱本体内腔以补充水箱本体内的冷却水,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需抽拉水箱本体以进行补充冷却水的频率;另一方面使得水箱本体内的冷却水水位始不易低于导冷块顶部,使得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量可以通过导冷块更好地作用于水箱本体内的冷却水,减少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冷量的浪费。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水箱本体一侧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与导冷块,导冷块位于水箱本体内腔且导冷块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热传导连接,后续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冷端产生冷量并通过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包括水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2)、导冷块(21)与导热块(22),所述导冷块(21)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的冷端热传导连接且所述导冷块(21)位于所述水箱本体(1)内腔,所述导热块(22)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的热端热传导连接,所述导热块(22)背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的一侧安装有散热风扇(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本体(1)的一侧向内凹设有收纳腔(12),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所述导热块(22)以及所述散热风扇(23)均位于所述收纳腔(12)内;所述收纳腔(12)与所述水箱本体(1)内腔相对一侧为制冷侧(13),所述制冷侧(13)与所述水箱本体(1)内腔相对一面为迎水面,所述制冷侧(13)与所述水箱本体(1)内腔相背一面为背水面;所述制冷侧(13)的背水面对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连接有限位管(3)且所述限位管(3)与所述水箱本体(1)内腔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嵌设于所述限位管(3)内;所述导热块(22)与所述制冷侧(13)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所述限位管(3)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之间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22)包括导热板(221),所述导热板(221)一侧垂直连接有若干导热翅片(222),所述导热板(221)背离所述导热翅片(222)的一侧通过导热硅胶贴合连接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的热端;所述导热块(22)外周开设有若干连接孔(220),所述制冷侧(13)背水面对应若干所述连接孔(220)垂直连接有若干支撑杆(131),所述支撑杆(131)均穿设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2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221)与所述制冷侧(13)的背水面之间留有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连接在所述制冷侧(13)的背水面上的限位环(4),所述限位环(4)套设于所述限位管(3)外周且所述限位环(4)与所述限位管(3)之间留有间距以形成环形限位槽(41);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导热板(221)朝向所述制冷侧(13)的柔性密封圈(5),所述柔性密封圈(5)嵌设于所述环形限位槽(41)内。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冷块(21)包括导冷板(211),所述导冷板(211)一侧垂直连接有若干导冷翅片(212),所述导冷板(211)背离所述导冷翅片(212)的一侧通过导热硅胶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的冷端贴合连接;所述制冷侧(13)迎水面相对两侧均竖直设置有滑槽结构(141),所述导冷块(21)相对两侧分别插接于所述制冷侧(13)迎水面相对两侧的滑槽结构(14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冷块(21)底部的导冷翅片(212)与所述水箱本体(1)内腔底部留有间距;所述水箱本体(1)内腔底部凸设有顶撑杆(10),所述导冷块(21)底部的导热翅片(222)与所述顶撑杆(10)顶部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本体(1)上方还架设有补水槽(6),所述补水槽(6)底部连通有补水管(61),所述补水管(61)底端延伸至所述水箱本体(1)内腔,所述补水管(61)内同轴穿设有连接杆(63),所述连接杆(63)外周与所述补水管(61)内周留有排水间隙,所述连接杆(63)顶端端部垂直连接有卡接杆(64)且所述卡接杆(64)搭接于所述补水槽(6)底部内壁;所述连接杆(63)底端伸出所述补水管(61)底端,所述连接杆(63)底端端部连接有浮块(65)且所述浮块(65)位于所述导冷块(21)顶部的导冷翅片(212)上方;所述浮块(65)在水平面的投影覆盖所述补水管(61)在水平面的投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包括水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半导体制冷片(2)、导冷块(21)与导热块(22),所述导冷块(21)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的冷端热传导连接且所述导冷块(21)位于所述水箱本体(1)内腔,所述导热块(22)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的热端热传导连接,所述导热块(22)背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的一侧安装有散热风扇(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本体(1)的一侧向内凹设有收纳腔(12),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所述导热块(22)以及所述散热风扇(23)均位于所述收纳腔(12)内;所述收纳腔(12)与所述水箱本体(1)内腔相对一侧为制冷侧(13),所述制冷侧(13)与所述水箱本体(1)内腔相对一面为迎水面,所述制冷侧(13)与所述水箱本体(1)内腔相背一面为背水面;所述制冷侧(13)的背水面对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连接有限位管(3)且所述限位管(3)与所述水箱本体(1)内腔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嵌设于所述限位管(3)内;所述导热块(22)与所述制冷侧(13)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所述限位管(3)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之间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22)包括导热板(221),所述导热板(221)一侧垂直连接有若干导热翅片(222),所述导热板(221)背离所述导热翅片(222)的一侧通过导热硅胶贴合连接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的热端;所述导热块(22)外周开设有若干连接孔(220),所述制冷侧(13)背水面对应若干所述连接孔(220)垂直连接有若干支撑杆(131),所述支撑杆(131)均穿设于对应的所述连接孔(2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制冷的冷风扇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221)与所述制冷侧(13)的背水面之间留有间距。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泳王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春凯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