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驱动器测试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5898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器测试平台,应用在伺服驱动器领域,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伺服驱动器,在使用时,通过检测台对固定机构、检测机构和散热机构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固定机构对伺服驱动器进行固定,避免伺服驱动器在进行检测时发生偏移现象,然后通过检查机构对伺服驱动器上的转轴的转速进行测试,通过转速的变化来模拟真实工况下的转速情况,当伺服驱动器在进行检测时,通过散热机构对伺服驱动器进行散热处理,避免导致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伺服驱动器测试,特别涉及一种伺服驱动器测试平台


技术介绍

1、伺服驱动器又称为伺服控制器,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在对伺服驱动器进行测试时,其中一项是对其上的转轴转速进行实时比较测试,看转速的变化来模拟真实工况下的转速情况,从而达到对伺服驱动器的工况跟踪的效果。

2、目前公告为:cn21721140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器测试装置,其设置了工作台和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安装于工作台前面;工作台上表面固定有两组呈左右对称分布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电动推杆、活动杆以及夹持块,电动推杆固定于工作台上表面,活动杆安装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且活动杆上侧贯通有插孔;通过上述设置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将支撑座夹持在工作台上,操作简便,方便将支撑座和伺服驱动器定位在工作台上,可避免活动杆受外力影响而出现偏移问题,从而有利于夹持块夹持支撑座更稳定,测试方式简单,方便工作人员测试伺服驱动器上转轴的转动。

3、该专利在测试时没有为伺服驱动器提供散热的结构,当伺服驱动器长时间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导致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伺服驱动器测试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问题中所提到的问题。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伺服驱动器测试平台,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设置有伺服驱动器;

3、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隔板、固定块、移动槽、双向丝杆、把手和夹持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检测台上,所述固定块设置于隔板上,所述移动槽设置于固定块内,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移动槽的内壁,所述双向丝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移动槽的外部,所述把手设置于双向丝杆的另一端,所述夹持板螺纹转动设置于双向丝杆上,所述夹持板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检测台、固定机构、检测机构、散热机构和伺服驱动器,在使用时,通过检测台对固定机构、检测机构和散热机构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固定机构对伺服驱动器进行固定,避免伺服驱动器在进行检测时发生偏移现象,然后通过检查机构对伺服驱动器上的转轴的转速进行测试,通过转速的变化来模拟真实工况下的转速情况,当伺服驱动器在进行检测时,通过散热机构对伺服驱动器进行散热处理,避免导致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其中固定机构包括隔板、固定块、移动槽、双向丝杆、把手和夹持板,在使用时,首先隔板设置在检测台上,然后将固定块设置在隔板上,然后工作人员转动把手,使双向丝杆在移动槽中进行转动,由于夹持板与双向丝杆螺纹转动连接,当双向丝杆进行转动时,能使夹持板在双向丝杆上进行移动,能对不同大小型号的伺服驱动器进行夹持固定。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套、橡胶柱、气缸、连接杆、红外线转速仪和位置传感器,所述固定套设置于伺服驱动器的输出轴上,所述橡胶柱设置于固定套上,所述气缸设置于检测台上,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气缸上,所述红外线转速仪设置于连接杆上,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于红外线转速仪上。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套、橡胶柱、气缸、连接杆、红外线转速仪和位置传感器,在使用时,首先固定套设置在伺服驱动器的转轴上,然后打开气缸,使气缸带动连接杆进行上升,进而使红外线转速仪进行上升,当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红外线转速仪与橡胶柱位于同一水平时,即关闭气缸,使红外线转速仪与橡胶柱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当伺服驱动器上的转轴带动橡胶柱进行转动时,红外线转速仪能对伺服驱动器的转动情况进行检测。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安装腔、风扇和电机,所述安装腔设置于伺服驱动器的下方,所述风扇和电机均设置于安装腔的内部,所述风扇设置于电机的输出轴上。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腔、风扇和电机,当伺服驱动器进行检测时,首先打开电机,使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风扇进行转动,然后风扇转动产生的风能作用在伺服驱动器上,对伺服驱动器进行降温。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数量为四个且对称设置,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通槽,所述支撑板与伺服驱动器接触。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簧、支撑板和通槽,在使用时,首先支撑板能对伺服驱动器进行支撑稳定,当遇到不同大小的伺服驱动器时,弹簧发生不同的形变,进而能对不同大小的伺服驱动器进行支撑稳定。

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器,所述显示屏和控制器设置于隔板的一侧,所述控制器与显示屏、红外线转速仪和位置传感器电性连接。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显示屏和控制器,在使用时,控制器能对显示屏、红外线转速仪和位置传感器,然后将红外线转速仪检测到的数据传递至显示屏上,方便工作人员直观的观测。

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台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收纳筐。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板和收纳筐,在使用时,固定板能对收纳筐进行固定,然后收纳筐方便工作人员取放工具,防止工具丢失,使工作更加顺利。

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台的下表面设置有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万向轮,在使用时,使装置方便移动到工作地点,节省了不必要的时间,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

1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通过设置固定套、橡胶柱、气缸、连接杆、红外线转速仪和位置传感器,在使用时,首先固定套设置在伺服驱动器的转轴上,然后打开气缸,使气缸带动连接杆进行上升,进而使红外线转速仪进行上升,当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红外线转速仪与橡胶柱位于同一水平时,即关闭气缸,使红外线转速仪与橡胶柱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当伺服驱动器上的转轴带动橡胶柱进行转动时,红外线转速仪能对伺服驱动器的转动情况进行检测。

19、通过设置安装腔、风扇和电机,当伺服驱动器进行检测时,首先打开电机,使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风扇进行转动,然后风扇转动产生的风能作用在伺服驱动器上,对伺服驱动器进行降温。

20、基于上述改进点,本装置所实现的整体的技术效果是能对伺服驱动器转轴的转速进行检测,当伺服驱动器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能通过风扇对伺服驱动器进行降温,能提高伺服驱动器的工作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驱动器测试平台,包括检测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上设置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散热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伺服驱动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驱动器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固定套(301)、橡胶柱(302)、气缸(303)、连接杆(304)、红外线转速仪(305)和位置传感器(306),所述固定套(301)设置于伺服驱动器(5)的输出轴上,所述橡胶柱(302)设置于固定套(301)上,所述气缸(303)设置于检测台(1)上,所述连接杆(304)设置于气缸(303)上,所述红外线转速仪(305)设置于连接杆(304)上,所述位置传感器(306)设置于红外线转速仪(30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驱动器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安装腔(401)、风扇(402)和电机(403),所述安装腔(401)设置于伺服驱动器(5)的下方,所述风扇(402)和电机(403)均设置于安装腔(401)的内部,所述风扇(402)设置于电机(403)的输出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驱动器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上设置有弹簧(6)、所述弹簧(6)数量为四个且对称设置,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上设置有通槽(8),所述支撑板(7)与伺服驱动器(5)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伺服驱动器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上设置有显示屏(9)和控制器(10),所述显示屏(9)和控制器(10)设置于隔板(201)的一侧,所述控制器(10)与显示屏(9)、红外线转速仪(305)和位置传感器(306)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驱动器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上设置有收纳筐(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驱动器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的下表面设置有带有自锁功能的万向轮(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驱动器测试平台,包括检测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1)上设置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散热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伺服驱动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驱动器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固定套(301)、橡胶柱(302)、气缸(303)、连接杆(304)、红外线转速仪(305)和位置传感器(306),所述固定套(301)设置于伺服驱动器(5)的输出轴上,所述橡胶柱(302)设置于固定套(301)上,所述气缸(303)设置于检测台(1)上,所述连接杆(304)设置于气缸(303)上,所述红外线转速仪(305)设置于连接杆(304)上,所述位置传感器(306)设置于红外线转速仪(30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驱动器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安装腔(401)、风扇(402)和电机(403),所述安装腔(401)设置于伺服驱动器(5)的下方,所述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航刘雄熊烁唐沛然王昌杰唐小琦周向东宋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久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