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觉的古建筑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582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视觉的古建筑修复方法,通过三维建模系统对古建筑进行三维建模,根据三维模型计算出线锯切割装置对古建筑的切割路径;上夹具、下夹具分别夹持固定在古建筑上下两端,对柔性夹袋内部进行充气,使得柔性夹袋内侧壁贴合在古建筑外壁,之后对柔性夹袋内部填充沙子;根据计算出的切割路径对待修复的古建筑内部进行切割。之后对古建筑内部填充混凝土、凝胶等填充物,替换早已腐烂、脆弱的古建筑内部;在对古建筑内部切割的过程中,通过柔性夹袋充气变形贴合至古建筑表面,再往柔性夹袋内部填充沙子,从而柔性夹袋和沙子配合包裹住古建筑外表面,避免切割过程中的震动造成古建筑外表面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视觉的古建筑修复方法,属于古建筑修复。


技术介绍

1、古建筑由于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长期受到干湿循环侵蚀,冻融侵蚀,酸雨等有害离子侵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随着人们对于古代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古建筑修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古建筑中的木质圆柱体,如走廊柱等,主要起支撑承载作用,由于年代久远以及腐烂和虫蛀等因素造成局部结构脆弱,更需要及时加固修复,现有的古建筑的加固装置只是对木质圆柱体进行外部支撑,但是无法对内部的腐蚀进行控制,造成古建筑修复后无法保持原有的形态,影响古建筑的展示效果。

2、而一些古建筑表面雕刻有花纹等结构,然而内部由于腐烂和虫蛀等因素造成内部结构脆弱,同时此古建筑承受的载荷较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修复加固,同时有不能损失其表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的古建筑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基于视觉的古建筑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视觉的古建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的古建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夹袋(8)包括内外设置的弹性面(82)和基础面(81),所述基础面(81)和弹性面(82)组成内部与外部隔离的空心袋结构,所述上夹具(6)和下夹具(7)之间连接有伸缩组件(9),所述伸缩组件(9)位于基础面(81)外侧作为支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的古建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面(82)内部填充有温敏型凝胶(8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的古建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视觉的古建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的古建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夹袋(8)包括内外设置的弹性面(82)和基础面(81),所述基础面(81)和弹性面(82)组成内部与外部隔离的空心袋结构,所述上夹具(6)和下夹具(7)之间连接有伸缩组件(9),所述伸缩组件(9)位于基础面(81)外侧作为支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的古建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面(82)内部填充有温敏型凝胶(8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的古建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6)和下夹具(7)结构相同,所述上夹具(6)和/或下夹具(7)包括相互铰接的两组夹座(61),两组所述夹座(61)之间通过夹紧组件(62)连接调节组成的夹角,两组所述夹座(61)自由端之间留有供线锯切割装置(4)的切割线穿过的间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的古建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6)和下夹具(7)之间连接有位于柔性夹袋(8)内的加热线(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的古建筑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5)上安装有震动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景华郭晓沈亚波江娜华兵兵林志高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