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梅酒多级榨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577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杨梅酒多级榨汁设备,属于杨梅酒技术领域,包括杨梅榨汁筒,所述杨梅榨汁筒的内腔上部设置有对杨梅研磨承装的承装盘,所述可拆卸式盖板的内部安装有对承装盘内腔中杨梅研磨的研磨榨汁组件,所述杨梅榨汁筒的内腔下部设置有对研磨后的杨梅翻料搅拌混合榨汁的混合搅拌粉碎组件,所述承装盘的内底壁铰接有翻转底盘,所述承装盘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对翻转底盘开闭的伸缩支撑块,所述伸缩支撑块的一端对翻转底盘支撑,另一端通过电动伸缩杆内嵌在承装盘底部一侧中。该杨梅酒多级榨汁设备,代替传统的过滤网下料结构,能够方便对初级榨汁的杨梅进行下料,同时能够使得杨梅翻料混合,从而提高榨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杨梅酒,尤其是一种杨梅酒多级榨汁设备


技术介绍

1、杨梅酒是以杨梅,果酒,冰糖为主料制作的药膳,对杨梅进行榨汁时需要使用榨汁设备,而目前的榨汁设备对承装的杨梅进行初步榨汁后普遍通过过滤网下料结构,但是这种下料方式不仅容易使杨梅对滤网的滤网孔堵塞,同时不利于杨梅的下料,导致一些杨梅无法下料进行下一道程序的榨汁,降低了杨梅的榨汁效率。

2、经检索,如现有中国专利号:cn209300198u的一种杨梅酒加工用榨汁装置,包括机体、第一压辊、第二压辊、滤板、电机、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并列设置,第一压辊的端部设有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伸出机箱且安装有第一皮带轮。

3、可知,以上所引证的专利文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榨汁设备对承装的杨梅进行初步榨汁后普遍通过过滤网下料结构,但是这种下料方式不仅容易使杨梅对滤网的滤网孔堵塞,同时不利于杨梅的下料,导致一些杨梅无法下料进行下一道程序的榨汁,降低了杨梅的榨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p>1、本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杨梅酒多级榨汁设备,包括杨梅榨汁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杨梅榨汁筒(1)的顶面安装有可拆卸式盖板(2),在所述可拆卸式盖板(2)的顶面纵向贯穿连接有进料管(3),所述杨梅榨汁筒(1)的内腔上部设置有对杨梅研磨承装的承装盘(6),所述可拆卸式盖板(2)的内部安装有对承装盘(6)内腔中杨梅研磨的研磨榨汁组件(15),所述杨梅榨汁筒(1)的内腔下部设置有对研磨后的杨梅翻料搅拌混合榨汁的混合搅拌粉碎组件(23),所述承装盘(6)的内底壁铰接有翻转底盘(7),所述承装盘(6)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对翻转底盘(7)开闭的伸缩支撑块(25),所述伸缩支撑块(25)的一端对翻转底盘(7)支撑,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杨梅酒多级榨汁设备,包括杨梅榨汁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杨梅榨汁筒(1)的顶面安装有可拆卸式盖板(2),在所述可拆卸式盖板(2)的顶面纵向贯穿连接有进料管(3),所述杨梅榨汁筒(1)的内腔上部设置有对杨梅研磨承装的承装盘(6),所述可拆卸式盖板(2)的内部安装有对承装盘(6)内腔中杨梅研磨的研磨榨汁组件(15),所述杨梅榨汁筒(1)的内腔下部设置有对研磨后的杨梅翻料搅拌混合榨汁的混合搅拌粉碎组件(23),所述承装盘(6)的内底壁铰接有翻转底盘(7),所述承装盘(6)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对翻转底盘(7)开闭的伸缩支撑块(25),所述伸缩支撑块(25)的一端对翻转底盘(7)支撑,另一端通过电动伸缩杆(24)内嵌在承装盘(6)底部一侧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杨梅酒多级榨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榨汁组件(15)包括固定安装在可拆卸式盖板(2)顶面的伺服电机(5)和纵向贯穿可拆卸式盖板(2)与伺服电机(5)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轴(13)以及固定安装在转轴(13)底端的研磨偏心盘(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杨梅酒多级榨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偏心盘(12)置于承装盘(6)中,所述杨梅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阳华聂明龙孙灶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盘圣食品酿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