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及电池模组加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及电池模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5644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及电池模组加工方法,在传输线体对应每个加工工位设置一组下层顶升模块和上层定位模块,其中下层顶升模块随着基础平台移动,上层定位模块位于下层顶升模块的上方且通过上层支架固定连接机台;下层顶升模块将电芯单元提升至放置空间,上层定位模块对放置空间内的电芯单元进行紧压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常规技术中在每个工位固定设置的顶升定位装置更改为随传输流线设置的下层顶升模块与固定在每个加工工位的上层定位模块,在加工过程中电芯单元与基础平台处于分离状态,上层定位模块能够精准定位电芯单元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循环程度高,运行稳定,能够有效地提高输送线的运输效率和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生产装置,具体是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及电池模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方壳电池模组是由多个电芯沿横向拼装为条状的单元结构,再将多组电芯单元沿纵向叠装为方形结构。电池模组的组装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常规技术中的方案是将电芯单元装入到托盘当中,再通过倍速线体传输到各个加工工位。方壳电池模组对电芯单元的定位要求极高,为了保证加工工位的定位精度,会在每个加工工位都设置有顶升定位机构将托盘传输到加工工位并定位托盘的位置。

2、常规技术中电芯单元的定位难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芯单元在托盘中的定位,二是托盘在各个加工工位的定位。由于托盘的负载较大,在水平与竖直移送的过程中很容易震动,同时多个托盘之间是通过刚性结构绑定在一起,造成电芯单元的位置会产生较大的偏移,甚至可能从移送设备上脱落,这就导致输送线的运输效率和灵活性降低。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电芯单元传输方案,来保证电芯单元在各个工位的加工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包括机台;

2、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传输线体、在传输线体设置的多组基础平台以及带动基础平台沿传输线体移动的步距驱动机构;

3、下层顶升模块;所述下层顶升模块设置在每组基础平台上并随着基础平台移动;

4、上层定位模块;上层定位模块位于下层顶升模块的上方且通过上层支架固定连接机台;

5、所述上层定位模块包括与电芯单元平行设置的两组侧压板以及控制侧压板相对移动的紧压驱动机构,两组侧压板之间具有容纳电芯单元的放置空间;所述下层顶升模块将电芯单元提升至放置空间,所述上层定位模块对放置空间内的电芯单元进行紧压固定。

6、进一步地,沿所述传输线体的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步距驱动机构固定连接其中一组基础平台且在步距驱动机构的旋转输出端设置与第一齿条啮合传动的第一主动轮。

7、进一步地,所述下层顶升模块包括在传输与升降过程中为电芯单元提供支撑的模组吸附单元和带动模组吸附单元在竖直平面升降的模组顶升机构,所述模组吸附单元上设置有多个连通至负压气源的吸盘。

8、进一步地,相邻的基础平台之间通过浮动接头连杆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紧压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上层支架上并采用齿轮齿条结构对侧压板进行传动,两组侧压板的端部各连接设置有第二齿条的啮合连接块,所述紧压驱动机构的旋转输出端设置有与第二齿条相啮合的第二主动轮。

10、进一步地,两组第二齿条与同一组第二主动轮啮合且啮合方向相反,两组啮合连接块分别位于第二主动轮的上下两侧。

11、进一步地,所述模组吸附单元包括为电芯单元提供支撑的上支撑板与设置于上支撑板底部的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通过浮动单元相连;

12、所述浮动单元包括安装于下支撑板上的直线轴承、滑动连接于直线轴承的连接柱、套设于连接柱上的压缩弹簧,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上支撑板相连,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板、下支撑板相连。

13、进一步地,所述模组顶升机构的驱动元件为同轴设置的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所形成的气缸组件,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下支撑板的底部固定相连。

14、进一步地,还包括对电芯单元进行限位的辅助支撑单元,所述辅助支撑单元包括具有底部挡边和侧部挡边的挡块,所述挡块在辅助顶升机构的带动下相对模组吸附单元移动。

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利用上述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对进行电池模组进行加工的方法,包括在传输线体上对应每个加工位设置一组基础平台,利用模组吸附单元吸住电芯单元,利用步距驱动机构带动基础平台沿传输线体前进至下一工位;利用模组顶升机构将电芯单元提升至放置空间,利用上层定位模块紧压固定放置空间内的电芯单元;对放置空间内的电芯单元进行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利用步距驱动机构带动基础平台返回至上一工位,再利用下层顶升模块将加工完毕的电芯单元从放置空间内取出。

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在传输线体对应每个加工工位设置一组下层顶升模块和上层定位模块,其中下层顶升模块随着基础平台移动,上层定位模块位于下层顶升模块的上方且通过上层支架固定连接机台;下层顶升模块将电芯单元提升至放置空间,上层定位模块对放置空间内的电芯单元进行紧压固定。

17、本专利技术将常规技术中在每个工位固定设置的顶升定位装置更改为随传输流线设置的下层顶升模块与固定在每个加工工位的上层定位模块,在加工过程中电芯单元与基础平台处于分离状态,上层定位模块能够精准定位电芯单元的位置。

18、下层定位模块是通过模组吸附单元与辅助支撑单元在移动过程中支撑电芯单元,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托盘传输的方案,并不需要严格限定电芯单元的位置,在保证稳定运输电芯单元的前提下具有灵活度高的优点。

19、相邻两个基础平台通过浮动接头连杆相连,使基础平台之间浮动连接,即使因上层顶升模块或者辅助支撑单元或者其他外力导致电芯单元的位置产生偏移,也能够在保持基础平台同步移动的前提下自动调整位置。

20、本专利技术采用齿条齿轮结构对传输平台上的基础平台进行步距传动,带动一组基础平台在两个加工工位内往复移动,循环程度高且具有较强的运行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传输线体(21)的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一齿条(23),所述步距驱动机构(25)固定连接其中一组基础平台(22)且在步距驱动机构(25)的旋转输出端设置与第一齿条(23)啮合传动的第一主动轮(2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顶升模块(3)包括在传输与升降过程中为电芯单元提供支撑的模组吸附单元(31)和带动模组吸附单元(31)在竖直平面升降的模组顶升机构(32),所述模组吸附单元(31)上设置有多个连通至负压气源的吸盘(3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基础平台(22)之间通过浮动接头连杆(253)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压驱动机构(47)固定设置在上层支架(48)上并采用齿轮齿条结构对侧压板(41)进行传动,两组侧压板(41)的端部各连接设置有第二齿条(44)的啮合连接块(46),所述紧压驱动机构(47)的旋转输出端设置有与第二齿条(44)相啮合的第二主动轮(4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两组第二齿条(44)与同一组第二主动轮(43)啮合且啮合方向相反,两组啮合连接块(46)分别位于第二主动轮(43)的上下两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吸附单元(31)包括为电芯单元提供支撑的上支撑板(311)与设置于上支撑板(311)底部的下支撑板(312),所述上支撑板(311)与下支撑板(312)之间通过浮动单元(33)相连;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顶升机构(32)的驱动元件为同轴设置的第一气缸(321)与第二气缸(322)所形成的气缸组件,所述第一气缸(321)的输出端与下支撑板(312)的底部固定相连。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电芯单元进行限位的辅助支撑单元(34),所述辅助支撑单元(34)包括具有底部挡边(343)和侧部挡边(342)的挡块(341),所述挡块(341)在辅助顶升机构(35)的带动下相对模组吸附单元(31)移动。

10.一种电池模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3-9任一所述的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进行加工,包括在传输线体(21)上对应每个加工位设置一组基础平台(22),利用模组吸附单元(31)吸住电芯单元,利用步距驱动机构(25)带动基础平台(22)沿传输线体(21)前进至下一工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传输线体(21)的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一齿条(23),所述步距驱动机构(25)固定连接其中一组基础平台(22)且在步距驱动机构(25)的旋转输出端设置与第一齿条(23)啮合传动的第一主动轮(2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顶升模块(3)包括在传输与升降过程中为电芯单元提供支撑的模组吸附单元(31)和带动模组吸附单元(31)在竖直平面升降的模组顶升机构(32),所述模组吸附单元(31)上设置有多个连通至负压气源的吸盘(3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基础平台(22)之间通过浮动接头连杆(253)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压驱动机构(47)固定设置在上层支架(48)上并采用齿轮齿条结构对侧压板(41)进行传动,两组侧压板(41)的端部各连接设置有第二齿条(44)的啮合连接块(46),所述紧压驱动机构(47)的旋转输出端设置有与第二齿条(44)相啮合的第二主动轮(4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顶升定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两组第二齿条(44)与同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烽禾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