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适应辊分纠偏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自适应辊分纠偏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5640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辊分机纠偏控制方法,设计辊分机控制技术领域,公开的技术方案包括生成若干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基于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对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中的辊体三维模块进行映射调整,并对卷材三维模块进行实验参照调整,得到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基于卷材的实际偏移特征和实际褶皱特征,生成实际参考辊分表现模型,将实际参考辊分表现模型和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进行比对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对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对应的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进行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将纠偏控制过程的数据变化通过三维模型表现,并通过三维模型的比对分析,确定出对辊分控制参数的调整策略,提升辊分控制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辊分机控制,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辊分纠偏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辊分机纠偏控制是为了确保卷材在加工过程中保持整齐度和一致性;现有技术中,由于卷材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偏移,纠偏控制器通过检测并及时调整卷材的位置,从而避免卷材边缘偏移、皱褶等问题,但由于纠偏控制器的调整方式大多源自辊分机设计时的预先设定,精准度相对较低,所以需要一种能够逐步自适应调整的辊分机控制方法,以提升纠偏卷材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种一种能够逐步自适应调整的辊分机控制方法,以提升纠偏卷材的精准度。

2、在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辊分机纠偏控制方法,包括:

3、针对辊分机和卷材构建三维辊分模型,所述三维辊分模型包括辊体三维模块和卷材三维模块;

4、针对卷材的预设表现特征,对三维辊分模型中的卷材三维模块进行映射调整,生成若干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

5、针对每一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均设定有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并基于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对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中的辊体三维模块进行映射调整,并对卷材三维模块进行实验参照调整,得到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

6、在辊分机运行过程中,基于卷材的表现和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的吻合关系确定应用的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并基于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第一次驱动辊分机;

7、获取辊分机经第一次驱动后的卷材的实际偏移特征和实际褶皱特征,并基于卷材的实际偏移特征和实际褶皱特征,生成实际参考辊分表现模型;

8、将实际参考辊分表现模型和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进行比对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对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对应的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进行调整,并将调整后的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替换掉原有的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

9、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自适应辊分机纠偏控制方法还包括:

10、对所有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相互进行接近程度分析,对接近程度大于预设值的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进行组合,生成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组;

11、对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组中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各自对应的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进行融合计算,得到第二参考辊分控制参数;

12、若卷材的表现符合某一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组的表现因子区间,则根据所述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组对应的第二参考辊分控制参数驱动辊分机。

13、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对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进行融合计算的方法包括:

14、将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组中的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的相对应的第一控制因子参数分别计算平均值,得到若干第二控制因子参数,并将若干第二控制因子参数的组合认定为第二参考辊分控制参数。

15、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判断卷材的表现符合某一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组的表现因子区间的方法包括:

16、对卷材的表现状态进行采集,并基于采集的偏移特征和褶皱特征,对三维辊分模型中的卷材三维模块进行映射调整,得到未纠偏参考辊分表现模型;

17、将未纠偏参考辊分表现模型和不同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组分别进行比对,筛选出与未纠偏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等同卷材偏移方向和褶皱位置的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组;

18、对筛选出的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组中的每一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的卷材偏移尺度和卷材褶皱程度进行定义,得到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的卷材偏移尺度区间和卷材褶皱程度区间;

19、对未纠偏参考辊分表现模型中的卷材偏移尺度和卷材褶皱程度进行定义,得到未纠偏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的卷材偏移尺度和卷材褶皱程度,并基于未纠偏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的卷材偏移尺度和卷材褶皱程度各自所属的卷材偏移尺度区间和卷材褶皱程度区间。

20、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对卷材三维模块进行实验参照调整,得到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的方法包括:

21、基于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对辊分机进行驱动,并依次介入不同的卷材异常状态,并记录每一次介入卷材异常状态时的动态卷材表现;

22、将动态卷材表现从异常逐渐过度到正常的动态卷材表现的初始卷材表现筛选出来,并将筛选出来的初始卷材表现作为参考卷材表现特征,对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中卷材三维模块进行映射调整,得到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

23、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卷材的表现和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的吻合关系的方法包括:

24、对卷材的表现进行分析,确定出卷材在未被调整时的未调整偏移特征和未调整褶皱特征;

25、将卷材的表现的未调整偏移特征和未调整褶皱特征和不同的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进行吻合度计算,若存在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对应的吻合度大于预设值,则认定所述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和卷材的表现符合吻合关系。

26、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吻合度的表达式为:

27、;

28、其中,为吻合度,为偏移特征吻合度转换系数,为卷材未调整偏移特征的卷材偏移尺度和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中表现的卷材偏移尺度的差异量,为卷材偏移尺度调整常数,为褶皱特征吻合度转换系数,为褶皱面积调整系数,为卷材的未调整褶皱特征的卷材褶皱面积和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中表现的卷材褶皱面积的差异量,为褶皱位置调整系数,为卷材的未调整褶皱特征的卷材褶皱位置和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中表现的卷材褶皱位置的差异量,为卷材褶皱调整常数。

29、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对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对应的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进行调整的方法包括:

30、确定出实际参考辊分表现模型和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的偏移偏差量和褶皱偏差量;

31、基于偏移偏差量与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中控制因子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出若干第一需调整控制因子参数,并按照偏移偏差量与预设单位偏移偏差量的第一比例,确定对第一需调整控制因子参数的第一变化参量;

32、基于褶皱偏差量与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中控制因子参数的对应关系,确定出若干第二需调整控制因子参数,并按照褶皱偏差量与预设单位褶皱偏差量的第二比例,确定对第二需调整控制因子参数的第二变化参量;

33、若存在第一需求调整控制因子参数和第二需求控制因子参数属于重复需求调整控制因子参数,则根据重复需求调整控制因子参数对应的第一变化参量和第二变化参量,确定出重复需求调整控制因子参数实际应用的第三变化参量。

34、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第三变化参量的表达式为:

35、;

36、其中,为第三变化参量,为第一变化参量和第二变化参量中最大的变化参量,为第一变化参量和第二变化参量中最小的变化参量,为第一倍率调整系数,为比例调整常数,为第二倍率调整系数。

37、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辊分机纠偏控制系统,包括:

38、第一模块,用于针对辊分机和卷材构建三维辊分模型,所述三维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辊分机纠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辊分机纠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辊分机纠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进行融合计算的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辊分机纠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卷材的表现符合某一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组的表现因子区间的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辊分纠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卷材三维模块进行实验参照调整,得到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的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辊分纠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卷材的表现和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的吻合关系的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辊分纠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吻合度的表达式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辊分纠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对应的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进行调整的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辊分纠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第三变化参量的表达式为:

10.一种自适应辊分机纠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辊分机纠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辊分机纠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辊分机纠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一参考辊分控制参数进行融合计算的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辊分机纠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卷材的表现符合某一第一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组的表现因子区间的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辊分纠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卷材三维模块进行实验参照调整,得到第二参考辊分表现模型的方法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牧侯庆亮梁恒嵩马利伟和建喜
申请(专利权)人:钛玛科北京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