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5620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桶内还设置有支撑轴、供料腔、供料架和旋转架;旋转架上设置有多个搅拌组件,通过供料架沿支撑轴的轴线方向进行往复滑动,将其内部的改性剂通过多个排料孔通入搅拌桶的内部,使得改性剂能充分在搅拌桶内投料,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混合效果;通过搅拌组件在随旋转架转动的同时沿搅拌桶的径向往复滑动,使得改性剂能在搅拌桶内充分的移动,由此进一步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混合效果,增加了新旧沥青之间的相容性和结合力,同时也能恢复沥青的流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混凝土制备,具体是涉及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沥青混凝土是矿质混合料与沥青结合料经拌制和压实成型后所得到的,是现代道路路面结构的主要材料之一,沥青混凝土具有减少路面开裂的优点,但在道路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新的沥青混凝土与旧的沥青混凝土进行结合,由于新、旧沥青混凝土间的结合性较差,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老化性和耐久性较差,进而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并未使用多久便出现坑洼不堪的现象,影响后期的继续使用,中国专利cn115490461b公开了一种再生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改性剂提高了废旧沥青料的添加量,使得再生沥青混凝土流变性能好,具有更好的低温抗裂性能,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未有针对此方式的装置,中国专利cn115286293b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其中提到纤维添加装置,将抗裂纤维倒入混凝土堆的两侧加入抗裂纤维,在混凝土堆同时在多处加入抗裂纤维,使得抗裂纤维更加容易与沥青混凝土混合,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且在添加改性剂依然具有局限性,使得改性剂与混凝土的混合不够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及方法,通过供料架沿支撑轴的轴线方向进行往复滑动,将其内部的改性剂通过多个排料孔通入搅拌桶的内部,使得改性剂能充分在搅拌桶内投料,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混合效果;通过搅拌组件在随旋转架转动的同时沿搅拌桶的径向往复滑动,使得改性剂能在搅拌桶内充分的移动,由此进一步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混合效果,增加了新旧沥青之间的相容性和结合力,同时也能恢复沥青的流变性能。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包括搅拌桶,搅拌桶内还设置有支撑轴、供料腔、供料架和旋转架;支撑轴呈竖直状态位于搅拌桶的中央,支撑轴为中空结构,支撑轴上设置有多个等距沿其轴线方向的排料孔;供料架位于支撑轴的内部,且供料架能沿支撑轴的轴线方向进行滑动,通过供料架与支撑轴的内壁组成投料腔;供料腔位于支撑轴的顶部,供料腔的底部设置有与供料架连接的连接管;旋转架能转动的套设于支撑轴上,旋转架上设置有多个等距环绕于支撑轴的轴线的搅拌组件,且多个搅拌组件均能沿搅拌桶的径向往复滑动。

3、优选的,供料架包括顶板、底板和多个支撑杆,顶板和底板均能滑动的设置于支撑轴内,多个支撑杆均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且多个支撑杆等距环绕于顶板和底板的轴线设置,顶板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与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为能伸缩的结构。

4、优选的,顶板和底板的中央还设置有呈竖直状态的套管,支撑轴的内部还设置有与其同轴的丝杆,套管套设于丝杆上并于其螺纹配合,支撑轴的内部设置有与支撑杆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滑槽,滑槽沿支撑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支撑杆上设置有与滑槽相互匹配的滑条,搅拌桶的底部设置有能带动丝杆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电机。

5、优选的,供料腔内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叶片,供料腔的顶部设置有呈喇叭状的投料口和用于带动驱动轴转动的第二旋转驱动电机,供料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

6、优选的,旋转架包括转动环、多个连接环和多个第一固定杆,转动环套设于搅拌桶的顶部,多个第一固定杆均呈竖直状态固定连接于转动环上,且多个第一固定杆均等距环绕于转动环设置,多个连接环均套设于支撑轴上,且多个连接环均等距的沿支撑轴的轴线方向设置,每个连接环上均设置有多个沿水平状态延伸的滑动杆,滑动杆的数量与第一固定杆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滑动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环和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环之间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等距环绕于连接环的轴线设置。

7、优选的,搅拌组件的数量与第一固定杆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搅拌组件均包括连接杆、滑轮、弹性件和多个滑块,连接杆呈竖直状态位于搅拌桶的内部,多个滑块固定连接于连接杆上,滑块的数量与连接环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多个滑块分别套设于位于同一第一固定杆上的多个滑动杆上,滑轮能转动的设置于连接杆的顶部,弹性件位于滑轮和旋转架上最顶部的连接环之间,搅拌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带动滑轮沿滑动杆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呈波浪状且封闭的滑轨。

8、优选的,每个滑块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调节板,调节板上靠近连接环的一端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板。

9、优选的,两个调节板上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斜边,且斜边设置有调节板上远离滑动块的一端。

10、优选的,搅拌桶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支撑板,转动环上套设有齿圈,支撑板上还设置有与齿圈啮合连接的齿轮,齿轮的旁侧设置有带动其转动的第三旋转驱动电机。

11、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应用于上述的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2、s1、将需要搅拌的混凝土倒入搅拌桶内,通过旋转架带动多个搅拌组件对于混凝土进行搅拌;

13、s2、将改性剂从供料腔内投入,通过连接管将改性剂通入供料架上;

14、s3、供料架沿支撑轴的轴线方向进行往复滑动,使得改性剂沿支撑轴的轴线从多个排列孔上排出;

15、s4、多个搅拌组件随旋转架转动的同时均沿搅拌桶的径向进行往复滑动,带动改性剂与混凝土混合;

16、s5、重复s1至s4的步骤,直至再生沥青混凝土完成制备。

17、本专利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需要搅拌的混凝土倒入搅拌桶内,再将改性剂从供料腔内投入,通过供料架沿支撑轴的轴线方向进行往复滑动,将其内部的改性剂通过多个排料孔通入搅拌桶的内部,通过供料腔的往复的沿支撑轴的轴线方向滑动,使得改性剂能充分的沿支撑轴的轴线方向进行投料,从而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混合效果;

19、2.本专利技术通过搅拌组件在随旋转架转动的同时,通过搅拌组件沿搅拌桶的径向往复滑动使得改性剂能在搅拌桶内充分的移动,由此进一步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混合效果,增加了新旧沥青之间的相容性和结合力,同时也能恢复沥青的流变性能,由此完成对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制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包括搅拌桶(1),其特征在于,搅拌桶(1)内还设置有支撑轴(11)、供料腔(12)、供料架(111)和旋转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料架(111)包括顶板(1111)、底板(1113)和多个支撑杆(1114),顶板(1111)和底板(1113)均能滑动的设置于支撑轴(11)内,多个支撑杆(1114)均位于顶板(1111)和底板(1113)之间,且多个支撑杆(1114)等距环绕于顶板(1111)和底板(1113)的轴线设置,顶板(1111)上设置有进料口(1112),进料口(1112)与连接管(121)连通,连接管(121)为能伸缩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板(1111)和底板(1113)的中央还设置有呈竖直状态的套管(1116),支撑轴(11)的内部还设置有与其同轴的丝杆(112),套管(1116)套设于丝杆(112)上并于其螺纹配合,支撑轴(11)的内部设置有与支撑杆(1114)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滑槽(113),滑槽(113)沿支撑轴(11)的轴线方向延伸,支撑杆(1114)上设置有与滑槽(113)相互匹配的滑条(1115),搅拌桶(1)的底部设置有能带动丝杆(112)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电机(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料腔(12)内设置有驱动轴(1211),驱动轴(1211)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叶片(1212),供料腔(12)的顶部设置有呈喇叭状的投料口(1213)和用于带动驱动轴(1211)转动的第二旋转驱动电机(1215),供料腔(12)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12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架(2)包括转动环(21)、多个连接环(22)和多个第一固定杆(211),转动环(21)套设于搅拌桶(1)的顶部,多个第一固定杆(211)均呈竖直状态固定连接于转动环(21)上,且多个第一固定杆(211)均等距环绕于转动环(21)设置,多个连接环(22)均套设于支撑轴(11)上,且多个连接环(22)均等距的沿支撑轴(11)的轴线方向设置,每个连接环(22)上均设置有多个沿水平状态延伸的滑动杆(221),滑动杆(221)的数量与第一固定杆(21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滑动杆(221)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环(22)和第一固定杆(211)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环(22)之间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杆(222),第二固定杆(222)等距环绕于连接环(22)的轴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组件(23)的数量与第一固定杆(21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搅拌组件(23)均包括连接杆(231)、滑轮(2311)、弹性件(2312)和多个滑块(2313),连接杆(231)呈竖直状态位于搅拌桶(1)的内部,多个滑块(2313)固定连接于连接杆(231)上,滑块(2313)的数量与连接环(2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多个滑块(2313)分别套设于位于同一第一固定杆(211)上的多个滑动杆(221)上,滑轮(2311)能转动的设置于连接杆(231)的顶部,弹性件(2312)位于滑轮(2311)和旋转架(2)上最顶部的连接环(22)之间,搅拌桶(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带动滑轮(2311)沿滑动杆(22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安装架(24),安装架(24)上设置有呈波浪状且封闭的滑轨(2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滑块(2313)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调节板(2314),调节板(2314)上靠近连接环(22)的一端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板(23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调节板(2314)上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斜边(2316),且斜边(2316)设置有调节板(2314)上远离滑动块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桶(1)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支撑板(14),转动环(21)上套设有齿圈(212),支撑板(14)上还设置有与齿圈(212)啮合连接的齿轮(141),齿轮(141)的旁侧设置有带动其转动的第三旋转驱动电机(142)。

10.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包括搅拌桶(1),其特征在于,搅拌桶(1)内还设置有支撑轴(11)、供料腔(12)、供料架(111)和旋转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料架(111)包括顶板(1111)、底板(1113)和多个支撑杆(1114),顶板(1111)和底板(1113)均能滑动的设置于支撑轴(11)内,多个支撑杆(1114)均位于顶板(1111)和底板(1113)之间,且多个支撑杆(1114)等距环绕于顶板(1111)和底板(1113)的轴线设置,顶板(1111)上设置有进料口(1112),进料口(1112)与连接管(121)连通,连接管(121)为能伸缩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板(1111)和底板(1113)的中央还设置有呈竖直状态的套管(1116),支撑轴(11)的内部还设置有与其同轴的丝杆(112),套管(1116)套设于丝杆(112)上并于其螺纹配合,支撑轴(11)的内部设置有与支撑杆(1114)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滑槽(113),滑槽(113)沿支撑轴(11)的轴线方向延伸,支撑杆(1114)上设置有与滑槽(113)相互匹配的滑条(1115),搅拌桶(1)的底部设置有能带动丝杆(112)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电机(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料腔(12)内设置有驱动轴(1211),驱动轴(1211)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叶片(1212),供料腔(12)的顶部设置有呈喇叭状的投料口(1213)和用于带动驱动轴(1211)转动的第二旋转驱动电机(1215),供料腔(12)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12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保温的再生沥青混凝土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架(2)包括转动环(21)、多个连接环(22)和多个第一固定杆(211),转动环(21)套设于搅拌桶(1)的顶部,多个第一固定杆(211)均呈竖直状态固定连接于转动环(21)上,且多个第一固定杆(211)均等距环绕于转动环(21)设置,多个连接环(22)均套设于支撑轴(11)上,且多个连接环(22)均等距的沿支撑轴(11)的轴线方向设置,每个连接环(22)上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山徐天兵李静贺华荣庄婷婷孙振武王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港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