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5031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应急处理箱和应急排污系统,所述应急处理箱的前侧设置有进污组件,通过设置应急排污系统、进污组件、应急处理机构和排污杂机构,经过利用进污组件将市政污水以及垃圾输排至应急处理箱的内部,然后在此基础上经过供电模块对应急排污系统进行供电,然后使得其控制终端控制水位感应模块的水测组件和升降模块的升降组件,然后当污水进入应急处理箱后,再经过应急处理箱后侧的排污组件进行过滤排出并引导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并使得污水内部的垃圾处于应急处理箱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市政排水系统是一种专用于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排出并清理的系统,广泛应用于市政工作中。

2、目前,公告号为:cn212866220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此申请涉及城市污水处理的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污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污水收集机构、污水拦截机构以及污水排放机构;污水收集机构包括多个设置在城市地面上的污水收集井,多个污水收集井的底部设有用于连通污水处理站的污水排放通道;污水拦截机构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污水拦截井,污水拦截井底部连通污水排放通道,污水拦截井竖直设置在污水排放通道流向方向上,污水拦截井内壁上设有拦截网;污水排放机构包括用于连接污水排放通道的预处理池,此申请具有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并使得污水处理达到节能减排的技术效果。

3、现有的市政排水系统在使用时有以下缺点,市政污水大量排放中伴随着的诸多垃圾的产生,而污水最后流向污水处理站时,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垃圾无法进行有效的分离,从而不能使得污水快速的进行排放,进而浪费大量的时间以及污水后续处理的速度,因此,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市政排水系统在使用时有以下缺点,市政污水大量排放中伴随着的诸多垃圾的产生,而污水最后流向污水处理站时,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垃圾无法进行有效的分离,从而不能使得污水快速的进行排放,进而浪费大量的时间以及污水后续处理的速度,因此,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包括应急处理箱和应急排污系统,所述应急处理箱的前侧设置有进污组件,所述应急处理箱的顶部设置有应急处理机构,所述应急处理箱的后侧和底部均设置有排污杂机构;

3、所述应急排污系统包括控制终端、水位感应模块和升降模块,所述水位感应模块和升降模块均与控制终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应急排污系统单向电性有供电模块,所述水位感应模块和升降模块为应急处理机构;

4、所述应急处理机构包括水测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水测组件设置在应急处理箱顶部的前侧,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应急处理箱顶部的后侧,所述排污杂机构包括排污组件和排杂组件,所述排污组件设置在在应急处理箱的后侧,所述排杂组件设置在在应急处理箱顶部的后侧,所述水测组件和升降组件为水位感应模块和升降模块。

5、为了达到引导污水进行排放使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优选的,所述进污组件包括接连管和下水管,所述接连管连通在应急处理箱的前侧,所述下水管的底部与接连管的前侧连通。

6、为了达到对处于应急处理箱内部污水进行监测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优选的,所述水测组件包括储水管、固定吊件和水位监测器,所述储水管连通在应急处理箱顶部的前侧,所述固定吊件焊接在储水管内部的顶部,所述水位监测器的顶部与固定吊件的底部栓接,所述水位监测器为水位感应模块。

7、为了达到便于后续控制应急处理箱应急排杂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连接杆和防堵块,所述电动伸缩杆栓接在应急处理箱顶部的中间,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贯穿应急处理箱的顶部,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连接杆的顶部栓接,所述防堵块的顶部与连接杆的底部焊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为升降模块。

8、为了达到转排应急处理箱内部污水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优选的,所述排污组件包括转污管和拦截网板,所述转污管连通在应急处理箱的后侧,所述拦截网板焊接在转污管的前侧。

9、为了达到在升降组件的控制下对处于应急处理箱内部的垃圾进行排放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优选的,所述排杂组件包括下杂管和转排管,所述下杂管的顶部与应急处理箱顶部的中间连通,所述下杂管的顶部与防堵块的底部卡接,所述转排管连通在下杂管的底部。

10、为了达到缓冲应急处理箱内部水位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优选的,所述应急处理箱顶部的后侧连通有辅缓冲管。

11、为了达到便于后续排杂使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优选的,所述应急处理箱内部底侧的两侧均栓接有倾斜角块。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该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通过设置应急排污系统、进污组件、应急处理机构和排污杂机构,经过利用进污组件将市政污水以及垃圾输排至应急处理箱的内部,然后在此基础上经过供电模块对应急排污系统进行供电,然后使得其控制终端控制水位感应模块的水测组件和升降模块的升降组件,然后当污水进入应急处理箱后,再经过应急处理箱后侧的排污组件进行过滤排出并引导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并使得污水内部的垃圾处于应急处理箱的内部,然后当市政污水量排入应急处理箱内部水量增大使得排污组件产生堵塞而排水不通畅时,使得进入水位感应模块的水测组件内部,进而被水测组件检测出,然后向控制终端进行反馈,接着控制终端再向处于应急处理箱内部堵塞在排杂组件顶部的升降模块的升降组件下达升起的指令,从而使得应急处理箱内部的过多的污水以及垃圾经过排杂组件排出,当应急处理箱内部的污水垃圾降低后,其水位感应模块的水测组件检测不到后,其控制终端再次控制升降模块的升降组件对排杂组件进行堵塞,然后以此使得排污组件正常的进行排污使用,从而在将垃圾进行分离排放的同时使得污水保持快速排放的使用,进而降低排放时间以及提升污水后续处理的速度,以此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包括应急处理箱(1)和应急排污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处理箱(1)的前侧设置有进污组件(3),所述应急处理箱(1)的顶部设置有应急处理机构(4),所述应急处理箱(1)的后侧和底部均设置有排污杂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污组件(3)包括接连管(301)和下水管(302),所述接连管(301)连通在应急处理箱(1)的前侧,所述下水管(302)的底部与接连管(301)的前侧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测组件(401)包括储水管(4011)、固定吊件(4012)和水位监测器(4013),所述储水管(4011)连通在应急处理箱(1)顶部的前侧,所述固定吊件(4012)焊接在储水管(4011)内部的顶部,所述水位监测器(4013)的顶部与固定吊件(4012)的底部栓接,所述水位监测器(4013)为水位感应模块(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402)包括电动伸缩杆(4021)、连接杆(4022)和防堵块(4023),所述电动伸缩杆(4021)栓接在应急处理箱(1)顶部的中间,所述电动伸缩杆(4021)的伸缩端贯穿应急处理箱(1)的顶部,所述电动伸缩杆(4021)的伸缩端与连接杆(4022)的顶部栓接,所述防堵块(4023)的顶部与连接杆(4022)的底部焊接,所述电动伸缩杆(4021)为升降模块(2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组件(501)包括转污管(5011)和拦截网板(5012),所述转污管(5011)连通在应急处理箱(1)的后侧,所述拦截网板(5012)焊接在转污管(5011)的前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杂组件(502)包括下杂管(5021)和转排管(5022),所述下杂管(5021)的顶部与应急处理箱(1)顶部的中间连通,所述下杂管(5021)的顶部与防堵块(4023)的底部卡接,所述转排管(5022)连通在下杂管(5021)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处理箱(1)顶部的后侧连通有辅缓冲管(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处理箱(1)内部底侧的两侧均栓接有倾斜角块(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包括应急处理箱(1)和应急排污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处理箱(1)的前侧设置有进污组件(3),所述应急处理箱(1)的顶部设置有应急处理机构(4),所述应急处理箱(1)的后侧和底部均设置有排污杂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污组件(3)包括接连管(301)和下水管(302),所述接连管(301)连通在应急处理箱(1)的前侧,所述下水管(302)的底部与接连管(301)的前侧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测组件(401)包括储水管(4011)、固定吊件(4012)和水位监测器(4013),所述储水管(4011)连通在应急处理箱(1)顶部的前侧,所述固定吊件(4012)焊接在储水管(4011)内部的顶部,所述水位监测器(4013)的顶部与固定吊件(4012)的底部栓接,所述水位监测器(4013)为水位感应模块(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市政污水应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402)包括电动伸缩杆(4021)、连接杆(4022)和防堵块(4023),所述电动伸缩杆(4021)栓接在应急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乐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