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鞋垫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密度鞋垫结构。
技术介绍
1、鞋垫大量应用于制鞋业、保健、特殊功用。制鞋业应用的鞋垫主要是配合鞋子大底、中底、做出相应的型体;按照楦底板或者面板制作尺码板,并制作出相应的形状。市场商品型鞋垫主要是把鞋垫直接作为一种商品出售,由开发师设计,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
2、鞋垫和鞋底一样,同样具有减震的作用,中国公开专利文献cn215225141u公开了一种双密度减震鞋垫,包括基垫,基垫的上表面的前掌部分和后跟部分均开设有凹陷部,凹陷部内填充有缓冲层,缓冲层由硅胶材料形成。但是现有的双密度鞋垫因为要将两层不同材料的鞋垫粘贴在一起,所以会出现两层材料黏着不牢固,长期清洗使用后容易开胶分开的问题。
3、因此,如何双密度鞋垫粘贴地更牢固正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密度鞋垫结构,其通过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实现更加牢固的粘贴。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双密度鞋垫结构,其包括有弹性层和防滑层,弹性层设置在防滑层的上方,弹性层靠近防滑层的一面设置有上连接部,防滑层靠近弹性层的一面设置有下连接部,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通过胶水连接,从而让弹性层和防滑层连接形成鞋垫。
4、综上所述,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弹性层位于上方和脚底接触,防滑层位于下方和鞋底接触,弹性层的硬度约8度,可以提升脚部柔软性能,防滑层硬度约26度,可以增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密度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弹性层(10)和防滑层(20),所述弹性层(10)设置在防滑层(20)的上方,所述弹性层(10)靠近防滑层(20)的一面设置有上连接部(11),所述防滑层(20)靠近弹性层(10)的一面设置有下连接部(21),所述上连接部(11)和下连接部(21)通过胶水连接,从而让弹性层(10)和防滑层(20)连接形成鞋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密度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11)和下连接部(21)均呈锯齿形,所述上连接部(11)和下连接部(21)的锯齿可以相互匹配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密度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11)为若干凸起,所述下连接部(21)为若干凹槽,所述凸起和凹槽一一对应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密度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10)上设置有0.5毫米厚的布料(30)。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密度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10)为聚醚多元醇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密度鞋垫结构,其特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密度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20)为聚氨酯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密度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20)的厚度为3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密度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20)远离弹性层(10)的一面的足弓处设置有承托层(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密度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弹性层(10)和防滑层(20),所述弹性层(10)设置在防滑层(20)的上方,所述弹性层(10)靠近防滑层(20)的一面设置有上连接部(11),所述防滑层(20)靠近弹性层(10)的一面设置有下连接部(21),所述上连接部(11)和下连接部(21)通过胶水连接,从而让弹性层(10)和防滑层(20)连接形成鞋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密度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11)和下连接部(21)均呈锯齿形,所述上连接部(11)和下连接部(21)的锯齿可以相互匹配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密度鞋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11)为若干凸起,所述下连接部(21)为若干凹槽,所述凸起和凹槽一一对应卡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石辉,李环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