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用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480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用通风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地下室通风装置的通风口多处于固定位置,难以满足需要随时改变施工区域的地下室施工的通风需求的问题。本技术包括通风管道,通风管道的底部开设有左右两个间隔设置且上下通透的第一通槽,通风管道的底部开设有通风槽,通风槽位于两个第一通槽之间;通风管道的内壁底部滑动贴靠设有调节带,调节带的左右两端分别从左右两个第一通槽穿出通风管道外部;调节带上设有上下通透的通风口,通风口与通风槽上下对应;通风管道的外侧底部设有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卷收装置和第二卷收装置,第一卷收装置与调节带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二卷收装置与调节带的右端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下室施工,特别是指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用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1、地下室是建筑物中处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间。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一些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其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地下室由于处于地面以下,地下室的环境通风性相对较差,导致在地下室内施工时产生的灰尘以及油漆味等无法散去,长时间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2、现有的地下室通风装置的通风口多处于固定位置,而地下室的施工区域由于会随时改变而可能无法处于通风口下方,从而会导致从固定的通风口处流出的气流无法及时达到地下室的施工区域,导致更换位置后的地下室的施工处通风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现有的地下室通风装置的通风口多处于固定位置,难以满足需要随时改变施工区域的地下室施工的通风需求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用通风装置。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用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道,通风管道为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内部左右通透的管状结构,通风管道的左右两端的外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左右通透的螺孔;

3、通风管道的底部开设有左右两个间隔设置且上下通透的第一通槽,通风管道的底部开设有通风槽,通风槽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上下通透,通风槽位于两个第一通槽之间;

4、通风管道的内壁底部滑动贴靠设有调节带,调节带为能够弯折且挡风的柔性带状结构,调节带的带宽大于通风槽,调节带的左右两端分别从左右两个第一通槽穿出通风管道外部,调节带能够封闭通风槽;

5、调节带上设有上下通透的通风口,通风口与通风槽上下对应,以使通风管道的内部能够通过通风口、通风槽和外界连通;

6、通风管道的外侧底部设有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卷收装置和第二卷收装置,第一卷收装置与调节带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一卷收装置用以拉动调节带向左运动,第二卷收装置与调节带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卷收装置用以拉动调节带向右运动。

7、优选的,调节带上设有多个左右间隔设置的通风口,调节带上设有可拆的挡风带,挡风带与通风口一一上下对应,挡风带用于封闭通风口。

8、优选的,调节带的底部环绕通风口设有魔术子贴,挡风带上设有与魔术子贴上下对应的魔术母贴,魔术子贴与魔术母贴粘粘连接。

9、优选的,通风管道的前后两内侧壁上均固定设有限位板,限位板沿左右方向延伸,限位板的左右两端延伸至通风槽的左右两外侧;

10、调节带滑动设在通风管道的底板和限位板之间,调节带的底部与通风管道的底滑动贴靠接触,调节带的顶部与限位板的底部滑动贴靠接触。

11、优选的,通风管道的外侧底部设有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第一保护壳和第二保护壳均为上开口结构;

12、第一卷收装置设在第一保护壳内,左侧的第一通槽位于第一保护壳正上方,第一卷收装置包括减速电机和设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卷收辊,调节带的左端与第一卷收装置的卷收辊固定连接;

13、第二卷收装置设在第二保护壳内,右侧的第一通槽位于第二保护壳正上方,第二卷收装置的结构与第一卷收装置的结构相同,调节带的右端与第二卷收装置的卷收辊固定连接;

14、第一卷收装置和第二卷收装置分别与外接电源并联连接。

15、优选的,第一保护壳上嵌设有第一无线接收开关,第一接收开关串联设在第一卷收装置与外接电源的串联电路上,第一无线接收开关与第一遥控器信号连接;

16、第二保护壳上嵌设有第二无线接收开关,第二无线接收开关串联设在第二卷收装置与外接电源的串联电路上,第二无线接收开关和第二遥控器信号连接。

17、本技术的优点:根据地下室的施工区域的实际大小,可选择在地下室内的送风管道上不同布设数量和方位的通风管道以达到全施工区域的通风目的。

18、在使用时,通过控制第一卷收装置启动,以拉动调节带向左运动,使通风口向左方移动,通过控制第二卷收装饰罩启动,以拉动调节带向右运动,实现通风口的位置调节,使通风口能够始终处于施工区域上方,为施工区域提供通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管道(1),通风管道(1)为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内部左右通透的管状结构,通风管道(1)的左右两端的外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板(2),连接板(2)上设有左右通透的螺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带(5)上设有多个左右间隔设置的通风口(501),调节带(5)上设有可拆的挡风带(12),挡风带(12)与通风口(501)一一上下对应,挡风带(12)用于封闭通风口(50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带(5)的底部环绕通风口(501)设有魔术子贴(11),挡风带(12)上设有与魔术子贴(11)上下对应的魔术母贴,魔术子贴(11)与魔术母贴粘粘连接。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通风管道(1)的前后两内侧壁上均固定设有限位板(10),限位板(10)沿左右方向延伸,限位板(10)的左右两端延伸至通风槽(4)的左右两外侧;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通风管道(1)的外侧底部设有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护壳(7)和第二保护壳(9),第一保护壳(7)和第二保护壳(9)均为上开口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保护壳(7)上嵌设有第一无线接收开关,第一接收开关串联设在第一卷收装置(6)与外接电源的串联电路上,第一无线接收开关与第一遥控器信号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管道(1),通风管道(1)为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内部左右通透的管状结构,通风管道(1)的左右两端的外侧均固定设有连接板(2),连接板(2)上设有左右通透的螺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带(5)上设有多个左右间隔设置的通风口(501),调节带(5)上设有可拆的挡风带(12),挡风带(12)与通风口(501)一一上下对应,挡风带(12)用于封闭通风口(50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用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带(5)的底部环绕通风口(501)设有魔术子贴(11),挡风带(12)上设有与魔术子贴(11)上下对应的魔术母贴,魔术子贴(11)与魔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韩向阳李迎辉高彦力田家伟吴二林杨修歌郭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