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气蚀装置和氟泵空调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474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气蚀装置和氟泵空调系统,防气蚀装置用于氟泵空调系统,防气蚀装置包括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的一端和所述氟泵空调系统的氟泵的出口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氟泵空调系统的储液罐的回流口或者连接于所述储液罐的储液罐入口管。本申请提供的防气蚀装置和氟泵空调系统,通过在氟泵空调系统的氟泵出口和储液罐之间设置旁通管路,利用氟泵出口的高压,使制冷剂从氟泵出口回流到储液罐中,从而储液罐内压力不容易快速下降而使得储液罐内的制冷剂发生气化,进而能够减少氟泵气蚀现象的发生,使得氟泵制冷回路抗断流和抗气蚀能力大大提升,提高了氟泵的运行效率,氟泵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气蚀装置和氟泵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1、在一些制冷空调的应用场景中,例如数据机房,使用自然冷却系统替代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可以显著降低系统的能耗。

2、氟泵空调系统是最常用的自然冷却系统之一,氟泵空调系统常使用离心泵作为制冷剂输送设备。然而,当离心泵(氟泵)入口制冷剂压力较小或过冷度较低时,可能会导致氟泵入口气态制冷剂较多,发生氟泵气蚀现象。

3、氟泵气蚀一方面会使离心泵扬程丢失造成制冷剂断流,降低系统制冷量,影响温控效果。另一方面,氟泵气蚀会使离心泵的叶轮、蜗壳等部件产生疲劳、裂纹、泄漏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氟泵损坏,降低机组的运行可靠性。

4、现有体系中,会通过增加储液罐和氟泵之间的高差,或减小储液罐和氟泵之间管路的流动阻力,来减弱气蚀的影响。

5、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6、上述方案减弱气蚀的能力有限,并且采用上述方案的氟泵空调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仍然有限,微小的扰动都会导致氟泵气蚀。

7、因此,如何更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气蚀装置,用于氟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的一端和所述氟泵空调系统的氟泵的出口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氟泵空调系统的储液罐的回流口或者连接于所述储液罐的储液罐入口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气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冷管路,所述过冷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储液罐的储液罐入口管和储液罐出口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气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入口管和所述储液罐出口管分别设在所述储液罐的底部,所述储液罐入口管和所述储液罐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储液罐出口管和所述储液罐的出液口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气蚀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气蚀装置,用于氟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的一端和所述氟泵空调系统的氟泵的出口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氟泵空调系统的储液罐的回流口或者连接于所述储液罐的储液罐入口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气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冷管路,所述过冷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储液罐的储液罐入口管和储液罐出口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气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入口管和所述储液罐出口管分别设在所述储液罐的底部,所述储液罐入口管和所述储液罐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储液罐出口管和所述储液罐的出液口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气蚀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储液罐底部设有所述回流口时,所述旁通管路用于与所述回流口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回流口平齐或伸入所述储液罐内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文杰仝小溪秦闯赵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英维克温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