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463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4
本技术涉及隔震支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隔震支座,包括下底座,所述下底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块,所述下固定块与下底座固定连接有下螺栓,所述下固定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孔且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该具有限位结构的隔震支座,通过设置的固定结构,能够更好的实现固定连接的作用,并且在进行使用结束之后能够更好的实现进行一个拆卸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加强减震的效果,并且能够更好的实现位置的限定作用,也能够更好的实现了整个支座的稳定性,并且固定结构还能够更好的在地震时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实现安全系数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隔震支座,具体为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1、隔震支座是安装在楼层上部结构与基础层之间的隔震层,主要通过减小或削弱能量的传递已达到减隔震的目的。应用范围属于设防建筑、防地震灾区。目前隔震支座和铅芯隔震支座均因其具有足够的袋向承载能力、良好的水平剪切变形能力和水平恢复能力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广泛地应用于桥梁、建筑等行业,由此,提出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隔震支座。

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技术中具有限位结构的隔震支座,支座内水平位移较大,容易在隔震中受到碰撞而损坏,从而会降低隔震支座的使用寿命,隔震效果大大减弱,并且在进行一个使用结束之后,不能够更好的实现一个拆卸的作用,不能够更好的空间利用率的减小。

4、2、现有技术中具有限位结构的隔震支座,不能够更好的实现减震的效果,其次现有的隔震支座的抗震性减震性不够强劲,导致无法很好的缓冲地震带来的震动,降低适用于设防建筑领域的使用率,并且固定的方式比较的麻烦,维修起来也比较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b>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隔震支座,包括下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块(17),所述下固定块(17)与下底座(2)固定连接有下螺栓(5),所述下固定块(1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6),所述下连接板(6)的顶部开设有孔且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9),所述上连接板(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块(16),所述上固定块(1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上螺栓(4),所述上固定块(16)通过上螺栓(4)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通过上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隔震支座,包括下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下固定块(17),所述下固定块(17)与下底座(2)固定连接有下螺栓(5),所述下固定块(1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6),所述下连接板(6)的顶部开设有孔且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9),所述上连接板(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块(16),所述上固定块(1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上螺栓(4),所述上固定块(16)通过上螺栓(4)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通过上连接板(9)固定连接有固定钉(11),所述固定钉(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圈(8),所述限位圈(8)与上连接板(9)活动连接,所述上连接板(9)与下连接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9)与下连接板(6)沿着上支撑板(1)和下底座(2)为的中心面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共四组,且四组分别两两设置在上支撑板(1)和下底座(2)的两侧,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凝郭云峰师艳凤张小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安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