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长焦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和终端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长焦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和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4538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3
本申请提供一种长焦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和终端设备,摄像模组沿着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透镜组件、折返棱镜和成像组件,透镜组件和成像组件位于折返棱镜的同一侧,折返棱镜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一表面包括入射区域和出射区域,入射区域与透镜组件的出光面相对设置,出射区域与成像组件的成像面相对设置;沿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光线能穿射透镜组件,从第一表面的入射区域入射至折返棱镜中,且依次经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第三表面、第一表面和第四表面反射,并从第一表面的出射区域出射至成像组件的成像面;摄像模组满足:HZ/f<0.6,实现了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成像,尤其涉及一种长焦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和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用户对手机等终端设备在不同场景下的拍照水平及成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远距离拍摄的摄像模组也被广泛应用于终端设备。而传统摄像模组的体积较大,应用于终端设备中会占用较大空间,如何使摄像模组小型化,成为目前业界欲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焦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和终端设备,实现了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2、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模组,摄像模组沿着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透镜组件、折返棱镜和成像组件,透镜组件和成像组件位于折返棱镜的同一侧,且彼此间隔设置,折返棱镜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一表面包括入射区域和出射区域,出射区域与入射区域间隔设置,第三表面与第一表面相背设置,第四表面和第二表面相背设置,且均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三表面之间;

3、透镜组件位于第一表面背离第三表面的一侧,透镜组件的出光面与入射区域相对设置;

4、成像组件位于第一表面背离第三表面的一侧,成像组件的成像面与出射区域相对设置;

5、沿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入射光线能穿射透镜组件,从第一表面的入射区域入射至折返棱镜中,且依次经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第三表面、第一表面和第四表面反射,并从第一表面的出射区域出射至成像组件的成像面;

6、摄像模组满足:hz/f<0.6,其中,hz表示摄像模组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f表示摄像模组的总有效焦距。

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中,通过设置折返棱镜,利用折返棱镜的折返光路,在折返棱镜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之间进行多达五次的反射,在增大摄像模组的成像倍率的同时,能够使得摄像模组保持较低的高度。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通过控制hz/f<0.6,一方面具有长焦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够大幅缩减摄像模组的高度,利于实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折返棱镜满足:25°<θ1<35°,25°<θ2<35°,其中,θ1表示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夹角,θ2表示第一表面与第四表面之间的夹角。通过控制折返棱镜500中25°<θ1<35°,25°<θ2<35°,可以有效平衡折返棱镜的长度和高度,避免第二表面530和第三表面550边缘干涉,从而避免影响光线在折返棱镜中的实际光路反射,进而保证了摄像模组1000的成像质量。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θ1=θ2,利于折返棱镜加工。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透镜组件包括朝向折返棱镜的最后透镜,摄像模组满足:3.5<bfl/(hz1/sinθ1)<4.5,其中,bfl表示从最后透镜朝向折返棱镜的表面的边缘至成像组件的成像面在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距离,hz1表示折返棱镜在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最大高度,θ1表示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夹角。通过设置摄像模组满足3.5<bfl/(hz1/sinθ1)<4.5,可以保证光线在折返棱镜内的每次反射均有充足的距离,使光线经过透镜组件后在折返棱镜中能够更好地完成五次反射,保证摄像模组成像质量的同时,压低摄像模组的整体高度,实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满足:0.2<hz1/hz<0.5,其中,hz1表示折返棱镜在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最大高度,hz表示摄像模组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有利于在减小摄像模组高度的同时,使得成像光线顺利通过折返棱镜到达成像面,从而保证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满足:0.4<hz2/hz<0.7,其中,hz2表示透镜组件在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高度,hz表示摄像模组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有利于减小摄像模组的高度,同时还可以为透镜组件中各透镜排布留出足够空间,保证了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透镜组件包括至少三个透镜,至少三个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有利于合理分配透镜组件中各透镜的光焦度,从而可以有效提升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透镜组件包括朝向物侧的第一透镜,第一透镜满足:0.1<ct1*(r11/r12)<2.0,其中,ct1表示第一透镜在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中心厚度,r11表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表示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可以有效地约束第一透镜的形状,从而控制进入摄像模组的光线,平衡摄像模组的像差,进而利于提升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透镜组件包括i个透镜,i≥1且为整数,透镜组件满足:maxct/minct<3.5,其中,maxct表示i个透镜中所含透镜在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最大中心厚度,minct表示i个透镜中所含透镜在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最小中心厚度,可以有效地约束透镜组件中各透镜的中心厚度,具有较好的工艺性。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透镜组件包括i个透镜,i≥1且为整数,透镜组件满足:0.4<cti/eti<2.5,其中,cti表示i个透镜中第i个透镜在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中心厚度,eti表示i个透镜中第i个透镜在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边缘厚度,可以有效地约束透镜组件中各透镜的形状均匀性,具有较好的工艺性,有利于透镜组件的组装。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透镜组件包括朝向折返棱镜的最后透镜,摄像模组满足:-4<f/fe<-1,其中,f表示摄像模组的总有效焦距,fe表示最后透镜的有效焦距,能够有效地控制最后透镜的有效焦距对总有效焦距的贡献,并使摄像模组的总有效焦距f具有较大值,以及实现摄像模组的长焦距的特性。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一增透膜,第一增透膜设于入射区域,且与透镜组件的出光面相对设置;和/或,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二增透膜,第二增透膜设于出射区域,且与成像组件的成像面相对设置。通过设置第一增透膜和/或第二增透膜,有利于增加折返棱镜的透光量,减少摄像模组的杂散光,从而利于提升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一反射膜,第一反射膜设于第二表面;和/或,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二反射膜,第二反射膜设于第四表面。通过设置第一反射膜和/或第二反射膜,有利于更多成像光线被反射并达到成像组件的成像面s,从而利于提升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成像组件包括滤光片,滤光片设于出射区域与成像组件的成像面之间。

2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长焦成像镜头,长焦成像镜头用于在成像面成像,长焦成像镜头沿着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透镜组件和折返棱镜,折返棱镜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一表面包括入射区域和出射区域,出射区域与入射区域间隔设置,第三表面与第一表面相背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沿着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透镜组件、折返棱镜和成像组件,所述透镜组件和所述成像组件位于所述折返棱镜的同一侧,且彼此间隔设置,所述折返棱镜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入射区域和出射区域,所述出射区域与所述入射区域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所述第四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背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返棱镜满足:25°<θ1<35°,25°<θ2<35°,其中,θ1表示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夹角,θ2表示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之间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θ1=θ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包括朝向所述折返棱镜的最后透镜,所述摄像模组满足:3.5<BFL/(HZ1/sinθ1)<4.5,其中,BFL表示从所述最后透镜朝向所述折返棱镜的表面的边缘至所述成像组件的成像面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距离,HZ1表示所述折返棱镜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最大高度,θ1表示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满足:0.2<HZ1/HZ<0.5,其中,HZ1表示所述折返棱镜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最大高度,HZ表示所述摄像模组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满足:0.4<HZ2/HZ<0.7,其中,HZ2表示所述透镜组件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高度,HZ表示所述摄像模组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包括至少三个透镜,所述至少三个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包括朝向物侧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满足:0.1<CT1*(R11/R12) <2.0,其中,CT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中心厚度,R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包括i个透镜,i≥1且为整数,所述透镜组件满足:MaxCT/MinCT <3.5,其中,MaxCT表示所述i个透镜中所含透镜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最大中心厚度,MinCT表示所述i个透镜中所含透镜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最小中心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包括i个透镜,i≥1且为整数,所述透镜组件满足:0.4<CTi/ETi<2.5,其中,CTi表示所述i个透镜中第i个透镜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中心厚度,ETi表示所述i个透镜中第i个透镜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边缘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包括朝向所述折返棱镜的最后透镜,所述摄像模组满足:-4<f/fe<-1,其中,f表示所述摄像模组的总有效焦距,fe表示所述最后透镜的有效焦距。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一增透膜,所述第一增透膜设于所述入射区域,且与所述透镜组件的出光面相对设置;和/或,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二增透膜,所述第二增透膜设于所述出射区域,且与所述成像组件的成像面相对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一反射膜,所述第一反射膜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和/或,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第二反射膜,所述第二反射膜设于所述第四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组件包括滤光片,所述滤光片设于所述出射区域与所述成像组件的成像面之间。

15.一种长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成像镜头用于在成像面成像,所述长焦成像镜头沿着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透镜组件和折返棱镜,所述折返棱镜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入射区域和出射区域,所述出射区域与所述入射区域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所述第四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背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之间;

1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如权利要求1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沿着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透镜组件、折返棱镜和成像组件,所述透镜组件和所述成像组件位于所述折返棱镜的同一侧,且彼此间隔设置,所述折返棱镜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入射区域和出射区域,所述出射区域与所述入射区域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所述第四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背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返棱镜满足:25°<θ1<35°,25°<θ2<35°,其中,θ1表示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夹角,θ2表示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之间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θ1=θ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包括朝向所述折返棱镜的最后透镜,所述摄像模组满足:3.5<bfl/(hz1/sinθ1)<4.5,其中,bfl表示从所述最后透镜朝向所述折返棱镜的表面的边缘至所述成像组件的成像面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距离,hz1表示所述折返棱镜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最大高度,θ1表示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满足:0.2<hz1/hz<0.5,其中,hz1表示所述折返棱镜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最大高度,hz表示所述摄像模组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满足:0.4<hz2/hz<0.7,其中,hz2表示所述透镜组件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高度,hz表示所述摄像模组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包括至少三个透镜,所述至少三个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件包括朝向物侧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满足:0.1<ct1*(r11/r12) <2.0,其中,ct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方向上的中心厚度,r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松河王新权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