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缩短珙桐种子发芽时间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缩短珙桐种子发芽时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4524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缩短珙桐种子发芽时间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去皮;(2)反复冻融;(3)激素处理;(4)沙子消毒杀菌;(5)低温沙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冻融+激素+沙藏”的方法,将珙桐种子发芽时间缩短至5~6个月(缩短了4倍),种子发芽率提高至75%,这对珙桐种子繁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破种子休眠,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缩短珙桐种子发芽时间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珙桐(gǒng tóng)(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属珍稀濒危植物,数量稀少。濒危原因最主要的是珙桐种子发芽困难,休眠周期最长可达到十年,大部分珙桐种子未到发芽时间就已经腐烂,发芽率极低,甚至基本不发芽。珙桐种壳厚且坚硬,自然状态下种子很难冲破种壳,繁殖困难。

2、由于珙桐种子休眠期长、繁殖率低,极大地限制了种子育苗的整齐率和成苗率,繁殖珙桐成了一大难题。种壳障碍、胚形态发育不全和生理后熟以及种子中含有化学抑制剂等多种因素都可导致种子休眠。

3、近年来,国内曾有人工繁育珙桐的记录,但种子发芽率不高。促进珙桐种子发芽最有效、最常用的技术是湿沙沙藏法,但是该技术需要的时间更长,需要沙藏两个冬天后种子才能正常发芽,耗时长,存在种子腐烂的风险。

4、因此,如何缩短珙桐种子的发芽时间并提高发芽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缩短珙桐种子发芽时间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缩短珙桐种子发芽时间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种子去皮

5、将珙桐种子打湿,去皮,冲洗,得到去皮后的珙桐种子;

6、(2)反复冻融

7、将去皮后的珙桐种子依次反复进行热水浸泡,滤干,冷冻,热烘,得到反复冻融后的珙桐种子;

8、(3)激素处理

9、将反复冻融后的珙桐种子放入赤霉素溶液中进行浸泡,得到激素处理后的珙桐种子,备用;

10、(4)沙子消毒杀菌

11、将沙子进行真菌消毒,除虫杀菌,得到消毒杀菌后的沙子;

12、(5)低温沙藏

13、将激素处理后的珙桐种子放入消毒杀菌后的沙子中进行低温湿沙沙藏,即可。

14、进一步,上述步骤(1)中,种子去皮的操作具体为:将采收的珙桐种子置于空地上,打湿,用塑料布包裹,待果皮掉落后,再人工剔除干净果皮,冲洗干净,得到去皮后的珙桐种子。

15、进一步,上述步骤(2)中,热水浸泡的温度为70℃,时间为2~3h;冷冻的设备为冰箱,温度为-5℃,时间为12h;热烘的设备为烘箱,温度为30℃,时间为12h;反复的次数为25次以上。

16、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因膨胀系数不同,反复冻融可使珙桐种子开裂,也可以解除由于珙桐种皮的机械障碍而引起的休眠。需要说明的是,已经开裂的珙桐种子无需反复冻融,待所有珙桐种子都开裂后,进行激素处理。

17、进一步,上述步骤(3)中,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400mg/l;浸泡的时间为24h。

18、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赤霉素可打破珙桐种子休眠机制,促进珙桐种子发芽,经过反复冻融后开裂的珙桐种子通过激素处理可缩短发芽时间。

19、进一步,上述步骤(4)中,真菌消毒所使用的药剂为质量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除虫杀菌所使用的药剂为浓度为2g/l的吡虫啉溶液。

20、进一步,上述步骤(5)中,低温湿沙沙藏的操作具体为:将激素处理后的珙桐种种子单层排列放入消毒杀菌后的沙子中,一层种子,一层沙子,最上层盖10cm厚的沙子,控制温度为4℃,沙层湿润无积水。

21、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2、(1)本专利技术在传统珙桐种子沙藏的基础上加入反复冻融和激素处理,以去除种子机械力,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

23、(2)本专利技术采用先破壳,再催化的流程进行操作,利用反复冻融来去除种壳机械力,再通过赤霉素催化加快种子发育,最后采用低温湿沙沙藏法保证种子正常出芽,遵循种子发育规律,操作科学。

24、(3)本专利技术通过“冻融+激素+沙藏”的方法,将珙桐种子发芽时间缩短至5~6个月(缩短了4倍),种子发芽率提高至75%,这对珙桐种子繁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缩短珙桐种子发芽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缩短珙桐种子发芽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种子去皮的操作具体为:将采收的珙桐种子置于空地上,打湿,用塑料布包裹,待果皮掉落后,再人工剔除干净果皮,冲洗干净,得到去皮后的珙桐种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缩短珙桐种子发芽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热水浸泡的温度为70℃,时间为2~3h;所述冷冻的设备为冰箱,温度为-5℃,时间为12h;所述热烘的设备为烘箱,温度为30℃,时间为12h;所述反复的次数为25次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缩短珙桐种子发芽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赤霉素溶液的浓度为400mg/L;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缩短珙桐种子发芽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真菌消毒所使用的药剂为质量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所述除虫杀菌所使用的药剂为浓度为2g/L的吡虫啉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缩短珙桐种子发芽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低温湿沙沙藏的操作具体为:将激素处理后的珙桐种种子单层排列放入消毒杀菌后的沙子中,一层种子,一层沙子,最上层盖10cm厚的沙子,控制温度为4℃,沙层湿润无积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缩短珙桐种子发芽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缩短珙桐种子发芽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种子去皮的操作具体为:将采收的珙桐种子置于空地上,打湿,用塑料布包裹,待果皮掉落后,再人工剔除干净果皮,冲洗干净,得到去皮后的珙桐种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缩短珙桐种子发芽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热水浸泡的温度为70℃,时间为2~3h;所述冷冻的设备为冰箱,温度为-5℃,时间为12h;所述热烘的设备为烘箱,温度为30℃,时间为12h;所述反复的次数为25次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利高龙康晓育魏宁杨柯陈迪封耀花路东敏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秦岭国家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