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机械手的电气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4349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机械手的电气控制柜,应用在电气控制设备领域,包括控制柜本体,所述控制柜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盘管;本技术通过蓄水箱内部安装有盘管,当制冷器进行工作对蓄水箱内部的水体进行制冷后,送气风机输送的气体经过盘管,制冷水体对盘管表面进行降温,从而对盘管内部的气体进行降温制冷,降温后的气体经过三通管输送到控制柜本体内部,提高其散热的速度和效果,通过转动双向螺纹杆,增加两个第一升降块之间的距离,在第二升降块的作用下,支撑板被向下压动,带动万向轮接触地面后将整个设备顶起,从而方便设备的局部移动,无需多人合抬或者使用吊运设备,提高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控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机械手的电气控制柜


技术介绍

1、机械手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机械手在进行工作时需要使用到控制设备进行控制,也就是电气控制柜,目前,电气控制柜在使用时,处于温度寒冷的天气中还好,但是若是处于炎热的夏季,电气控制柜内部温度会因电路元件的工作和外部空气的原因导致较高,温度较高会导致电气控制柜内部元件加速老化,影响电气控制柜的使用寿命,而传统的散热方式一般采用风冷散热,也就是风扇散热,但是风扇散热的原理是加速风流的流动,而夏季空气温度也是较高的,因此,散热效果有限,散热效果差,同时,传统的电气控制柜底部缺少移动的结构,而电气控制柜整体较大,移动时,需要多人配合或者使用外部设备吊运,在局部小范围移动位置时较为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机械手的电气控制柜,其优点是散热效果好和方便移动。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控制机械手的电气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本体,所述控制柜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盘管,所述蓄水箱的背面内嵌有导冷板,所述导冷板的背面安装有制冷器,所述控制柜本体的背面设置有送气风机,所述盘管的一端贯穿至蓄水箱的外部并与送气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盘管的另一端贯穿至蓄水箱的外部并连通有三通管,且三通管的两个支管与控制柜本体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控制柜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控制柜本体的底部栓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且双向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至底座的外部并固定套接有脚踩盘,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双向螺纹杆的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第一升降块,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对称栓接有与第一升降块配合使用的第二升降块。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蓄水箱内部安装有盘管,当制冷器进行工作对蓄水箱内部的水体进行制冷后,送气风机输送的气体经过盘管,制冷水体对盘管表面进行降温,从而对盘管内部的气体进行降温制冷,降温后的气体经过三通管输送到控制柜本体内部,提高其散热的速度和效果,通过转动双向螺纹杆,增加两个第一升降块之间的距离,在第二升降块的作用下,支撑板被向下压动,带动万向轮接触地面后将整个设备顶起,从而方便设备的局部移动,无需多人合抬或者使用吊运设备,提高便利性。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箱的两侧均栓接有限位座,且限位座与控制柜本体栓接。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蓄水箱进行限位固定。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气风机的表面对称栓接有卡位块,且卡位块与控制柜本体栓接。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送气风机进行限位。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箱的顶部和底部均连通有走水管,且走水管的表面安装有阀门。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蓄水箱进行加水和排水。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槽的内部和送气风机的输入端均安装有防尘网。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灰尘进入到电气控制柜内部。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升降块的顶部栓接有滑块,且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一升降块进行限位。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内部对称栓接有与支撑板滑动连接的导杆,所述导杆的表面套设有支撑弹簧。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支撑板进行限位。

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箱的背面通过固定件安装有控制器。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制冷温度进行控制和送气风机的工作。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技术通过蓄水箱内部安装有盘管,当制冷器进行工作对蓄水箱内部的水体进行制冷后,送气风机输送的气体经过盘管,制冷水体对盘管表面进行降温,从而对盘管内部的气体进行降温制冷,降温后的气体经过三通管输送到控制柜本体内部,提高其散热的速度和效果;

20、2.本技术通过转动双向螺纹杆,增加两个第一升降块之间的距离,在第二升降块的作用下,支撑板被向下压动,带动万向轮接触地面后将整个设备顶起,从而方便设备的局部移动,无需多人合抬或者使用吊运设备,提高便利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控制机械手的电气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蓄水箱(2),所述蓄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盘管(3),所述蓄水箱(2)的背面内嵌有导冷板(4),所述导冷板(4)的背面安装有制冷器(5),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送气风机(6),所述盘管(3)的一端贯穿至蓄水箱(2)的外部并与送气风机(6)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盘管(3)的另一端贯穿至蓄水箱(2)的外部并连通有三通管(7),且三通管(7)的两个支管与控制柜本体(1)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槽(8),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底部栓接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0),且双向螺纹杆(10)的一端贯穿至底座(9)的外部并固定套接有脚踩盘,所述底座(9)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2),且万向轮(1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双向螺纹杆(10)的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第一升降块(13),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对称栓接有与第一升降块(13)配合使用的第二升降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机械手的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2)的两侧均栓接有限位座(15),且限位座(15)与控制柜本体(1)栓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机械手的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风机(6)的表面对称栓接有卡位块(16),且卡位块(16)与控制柜本体(1)栓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机械手的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2)的顶部和底部均连通有走水管(17),且走水管(17)的表面安装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机械手的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8)的内部和送气风机(6)的输入端均安装有防尘网(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机械手的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块(13)的顶部栓接有滑块(19),且底座(9)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块(19)配合使用的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机械手的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的内部对称栓接有与支撑板(11)滑动连接的导杆(20),所述导杆(20)的表面套设有支撑弹簧(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机械手的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2)的背面通过固定件安装有控制器(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机械手的电气控制柜,包括控制柜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蓄水箱(2),所述蓄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盘管(3),所述蓄水箱(2)的背面内嵌有导冷板(4),所述导冷板(4)的背面安装有制冷器(5),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送气风机(6),所述盘管(3)的一端贯穿至蓄水箱(2)的外部并与送气风机(6)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盘管(3)的另一端贯穿至蓄水箱(2)的外部并连通有三通管(7),且三通管(7)的两个支管与控制柜本体(1)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槽(8),所述控制柜本体(1)的底部栓接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10),且双向螺纹杆(10)的一端贯穿至底座(9)的外部并固定套接有脚踩盘,所述底座(9)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2),且万向轮(12)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双向螺纹杆(10)的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第一升降块(13),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对称栓接有与第一升降块(13)配合使用的第二升降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机械手的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2)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马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索韬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