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4313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包括固定座、主绳索、营救担架主体和底座,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有固定架,两个固定架的顶端与固定座前侧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对称可拆卸连接有倾斜的主绳索,两个主绳索靠近固定座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电动爬升器主体,两个电动爬升器主体的后侧分别可拆卸固定在固定座前侧中部的左右两端,两个电动爬升器主体的后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该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在对不具有行动能力的伤员或者病人等进行逃生营救时,不需要使用者的手臂进行操作控制,而且可以避免使用者的身体与障碍物发生磕碰或者碰撞,进而可以避免给伤员或者病人的身体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火灾逃生设备,具体为一种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高楼发生火灾时,经常会出现由于火情原因导致不能从门体逃生或者不能从走廊楼梯逃生,因此,往往需要通过窗户或者阳台进行快速的火灾逃生。

2、然而,在对老人小孩等行动不便或者操控能力较差的人员进行逃生营救时,尤其是对不具有行动能力的伤员或者病人等进行逃生营救时,现有技术中的火灾逃生用的逃生布袋、逃生安全绳或者逃生缓冲器等,由于都需要使用者的手臂进行操作控制,而且容易因使用者自身的晃动或者风力的吹动作用,造成使用者的身体与墙体或者墙体上突出的空调外机或者阳台等障碍物发生磕碰或者碰撞,进而容易给伤员或者病人的身体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因此,不能很好的用于上述人员的逃生营救,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在对不具有行动能力的伤员或者病人等进行逃生营救时,不需要使用者的手臂进行操作控制,而且可以避免使用者的身体与障碍物发生磕碰或者碰撞,进而可以避免给伤员或者病人的身体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包括固定座、主绳索、营救担架主体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有固定架,两个固定架的顶端与固定座前侧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对称可拆卸连接有倾斜的主绳索,两个主绳索靠近固定座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电动爬升器主体,两个电动爬升器主体的后侧分别可拆卸固定在固定座前侧中部的左右两端,两个电动爬升器主体的后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两个电动爬升器主体底部的挂接绳索的底端分别与营救担架主体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座前侧的中心和营救担架主体上表面的中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有逃生缓降器主体。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绳索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母扣一和子扣五,所述固定座的前侧固定有与母扣一对应可拆卸锁紧扣接的子扣一,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固定有与子扣五对应可拆卸锁紧扣接的母扣五。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板和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板前侧的中部与电动爬升器主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前侧的四角分别开设有螺纹孔二,所述固定座的前侧开设有与螺纹孔二对应的螺纹孔一,所述固定螺栓的尾端依次与螺纹孔二和螺纹孔一螺纹连接。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后侧的中心一体设置有插块,所述固定座的前侧开设有与插块活动插接的插孔。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挂接绳索的底端固定有子扣三,所述营救担架主体的上表面固定有与子扣三对应可拆卸锁紧扣接的母扣三。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营救担架主体上表面的前后两侧边沿之间平均分布固定安装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对应安装有可拆卸调节的锁紧扣。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逃生缓降器主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母扣二,所述固定座的前侧固定有与母扣二对应可拆卸锁紧扣接的子扣二,所述逃生缓降器主体底部的缓降绳索的底端固定有子扣四,所述营救担架主体上表面中部的前后两侧固定有倒u形固定架,所述倒u形固定架上表面的中部固定有与子扣四对应可拆卸锁紧扣接的母扣四。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位于两个固定架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缓冲气垫。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的侧面与述底座的上表面之间对应固定有加强块。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前侧的四侧平均分布开设有固定孔一,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四侧平均分布开设有固定孔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电动爬升器主体内部的蓄电池对应电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结构合理实用,通过将被营救者牢固固定在营救担架主体上,并通过电动爬升器主体和逃生缓降器主体带动营救担架主体的上下缓降移动,在对老人小孩等行动不便或者操控能力较差的人员进行逃生营救时,尤其是对不具有行动能力的伤员或者病人等进行逃生营救时,不需要使用者的手臂进行操作控制,而且通过两个电动爬升器主体在固定座和底座之间设置的向外倾斜的两个主绳索上的上下斜向移动,以及逃生缓降器主体的辅助牵引,可以避免因沿墙壁垂直下降时使用者自身的晃动或者风力的吹动作用,造成使用者的身体与障碍物发生磕碰或者碰撞,进而可以避免给伤员或者病人的身体造成进一步的损伤,能够很好的应用于不具有行动能力的伤员或者病人的逃生营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包括固定座(1)、主绳索(11)、营救担架主体(16)和底座(2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7)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有固定架(30),两个固定架(30)的顶端与固定座(1)前侧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对称可拆卸连接有倾斜的主绳索(11),两个主绳索(11)靠近固定座(1)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电动爬升器主体(9),两个电动爬升器主体(9)的后侧分别可拆卸固定在固定座(1)前侧中部的左右两端,两个电动爬升器主体(9)的后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3),两个电动爬升器主体(9)底部的挂接绳索(14)的底端分别与营救担架主体(16)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座(1)前侧的中心和营救担架主体(16)上表面的中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有逃生缓降器主体(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绳索(1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母扣一(12)和子扣五(26),所述固定座(1)的前侧固定有与母扣一(12)对应可拆卸锁紧扣接的子扣一(5),所述固定架(30)的顶端固定有与子扣五(26)对应可拆卸锁紧扣接的母扣五(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7)和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板(7)前侧的中部与电动爬升器主体(9)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7)前侧的四角分别开设有螺纹孔二(8),所述固定座(1)的前侧开设有与螺纹孔二(8)对应的螺纹孔一(3),所述固定螺栓的尾端依次与螺纹孔二(8)和螺纹孔一(3)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后侧的中心一体设置有插块(10),所述固定座(1)的前侧开设有与插块(10)活动插接的插孔(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绳索(14)的底端固定有子扣三(15),所述营救担架主体(16)的上表面固定有与子扣三(15)对应可拆卸锁紧扣接的母扣三(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营救担架主体(16)上表面的前后两侧边沿之间平均分布固定安装有固定带(18),所述固定带(18)上对应安装有可拆卸调节的锁紧扣(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缓降器主体(2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母扣二(22),所述固定座(1)的前侧固定有与母扣二(22)对应可拆卸锁紧扣接的子扣二(6),所述逃生缓降器主体(23)底部的缓降绳索(24)的底端固定有子扣四(25),所述营救担架主体(16)上表面中部的前后两侧固定有倒U形固定架(20),所述倒U形固定架(20)上表面的中部固定有与子扣四(25)对应可拆卸锁紧扣接的母扣四(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7)上表面的中部位于两个固定架(30)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缓冲气垫(2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0)的侧面与述底座(27)的上表面之间对应固定有加强块(3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前侧的四侧平均分布开设有固定孔一(2),所述底座(27)上表面的四侧平均分布开设有固定孔二(28),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3)与电动爬升器主体(9)内部的蓄电池对应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包括固定座(1)、主绳索(11)、营救担架主体(16)和底座(2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7)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有固定架(30),两个固定架(30)的顶端与固定座(1)前侧上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对称可拆卸连接有倾斜的主绳索(11),两个主绳索(11)靠近固定座(1)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电动爬升器主体(9),两个电动爬升器主体(9)的后侧分别可拆卸固定在固定座(1)前侧中部的左右两端,两个电动爬升器主体(9)的后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3),两个电动爬升器主体(9)底部的挂接绳索(14)的底端分别与营救担架主体(16)上表面的左右两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座(1)前侧的中心和营救担架主体(16)上表面的中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有逃生缓降器主体(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绳索(1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母扣一(12)和子扣五(26),所述固定座(1)的前侧固定有与母扣一(12)对应可拆卸锁紧扣接的子扣一(5),所述固定架(30)的顶端固定有与子扣五(26)对应可拆卸锁紧扣接的母扣五(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板(7)和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板(7)前侧的中部与电动爬升器主体(9)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7)前侧的四角分别开设有螺纹孔二(8),所述固定座(1)的前侧开设有与螺纹孔二(8)对应的螺纹孔一(3),所述固定螺栓的尾端依次与螺纹孔二(8)和螺纹孔一(3)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楼火灾逃生营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7)后侧的中心一体设置有插块(10),所述固定座(1)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碧波彭尧李胜男郭静安丽娜高相楠赵红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