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淤泥地质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淤泥地质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4224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淤泥地质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a.场地平整:正式进场施工前,进行管线调查后,清除施工场地地面以下2米以内的障碍物,不能清除的做好保护措施,然后整平、夯实;b.桩位放样: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点、水准点和基坑支护平面图,进行旋喷桩大样放样,并做上记号,撒上灰线,经过复测验线合格后,用钢尺和测线实地布设桩位,并用竹签钉紧,一桩一签,保证桩孔中心移位偏差小于10mm。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拉森钢板桩、钢围檩、钢支撑作为深基坑的支护体系,施工速度快,成本较低,并且采用高压旋喷桩对基坑内基底标高以下淤泥进行土体加固,提高基坑支护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淤泥地质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安全储备较小,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并应有应急措施。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如软粘土地基、黄土地基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异性很大。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有差异。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都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情况进行,外地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简单搬用。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不仅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基坑相邻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位置、抵御变形的能力、重要性,以及周围场地条件等有关。

2、基坑工程主要包括支护体系设计和土方开挖两部分。土方开挖的施工组织是否合理将对支护体系是否成功具有重要作用。不合理的土方开挖、步骤和速度可能导致主体结构桩基变位、支护结构过大的变形,甚至引起支护体系失稳而导致破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力求实行信息化施工

3、现有技术中,一些基坑的下方存在有大量淤泥地质,而淤泥处于流塑状态会产生较大的土压力,导致基坑支护工程需抵抗较大的横向剪切力,支护设计和施工难度大,并且对于淤泥地质下的深基坑工程中大多采用灌注桩进行施工,然而灌注桩的施工周期较长,大大的增加了施工的时间,影响工程的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淤泥地质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淤泥地质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施工准备:

4、a.场地平整:

5、正式进场施工前,进行管线调查后,清除施工场地地面以下2米以内的障碍物,不能清除的做好保护措施,然后整平、夯实;

6、b.桩位放样:

7、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点、水准点和基坑支护平面图,进行旋喷桩大样放样,并做上记号,撒上灰线,经过复测验线合格后,用钢尺和测线实地布设桩位,并用竹签钉紧,一桩一签,保证桩孔中心移位偏差小于10mm;

8、c.修建排污和灰浆拌制系统:

9、旋喷桩施工过程中将产生10%~20%的返浆量,将废浆液引入沉淀池中,沉淀后的清水根据场地条件可进行无公害排放;

10、灰浆拌制系统主要设置在水泥附近,便于作业,主要由灰浆拌制设备、灰浆储存设备、灰浆输送设备组成。

11、s2,旋喷桩施工工艺:

12、a.钻机就位:

13、钻机就位后,对桩机进行调平、对中,调整桩机的垂直度,保证钻杆应与桩位一致,偏差在50mm以内,钻孔垂直度误差小于1%;

14、钻孔前应调试空压机、泥浆泵,使设备运转正常;

15、校验钻杆长度,并用红油漆在钻塔旁标注深度线,保证孔底标高满足设计深度;

16、b.配制浆液:

17、按设计要求配置灌浆材料:配制水灰比为0.8~1.2的水浆液,设计水泥用量为500kg/m,保证水泥掺量不少于设计量,掺入量通过试验确定;

18、c.钻进作业:

19、钻机施工前,应首先首先进行低压射水试验,用以检查喷嘴是否畅通,压力是否正常,在钻孔机械试运转正常后,开始引孔钻进;

20、d.旋喷提升:

21、当喷射注浆管插入设计深度后,接通泥浆泵,然后由下向上旋喷,同时将泥浆清理排出。喷射时,先应达到预定的喷射压力,喷浆后再逐渐提升旋喷管,以防扭断旋喷管。为保证桩底端的质量,喷嘴下沉到设计深度时,在原位置旋转10秒钟左右,待孔口冒浆正常后再旋喷提升,钻杆提升速率10~20cm/min;

22、e.钻机移位:

23、旋喷提升到设计桩顶标高时停止旋喷,提升钻头出孔口,清洗注浆泵及输送管道,然后将钻机移位。

24、s3,钢板桩施打:

25、(1)钢板桩用吊机带振锤施打,施打前一定要熟悉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情况,准确放出支护桩中线;

26、(2)打桩前,对钢板桩逐根检查,剔除连接锁口锈蚀、变形严重的普通钢板桩,不合格者待修整后才可使用;

27、(3)打桩前,在钢板桩的锁口内涂油脂,以方便打入拔出;

28、(4)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块桩的斜度不超过2%,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方法调正时,拔起重打;

29、(5)打入桩后,及时检查钢板桩体是否渗漏,对漏水处进行焊接修补,每天派专人检查钢板桩体。

30、s4,基坑开挖:

31、基坑开挖按照“分层、分段、对称、均衡、适时”原则确定开挖顺序,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2m。钢板桩施工完成满足安全性要求后方可进行土石方开挖,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方式,根据基坑设计开挖深度,第一次放坡开挖进行面层施工,随后开挖至第一道钢支撑底下50cm,完成第一道钢支撑后分层开挖至基坑设计底标高。

32、s5,钢支撑施工工艺:

33、(1)基坑开挖至第一层土下0.5m时,立即放出支撑位置线,安设牛腿钢围檩后,开始吊装第一层钢支撑,施工时采用一台25t的吊车进行架设,固定端钢板桩点焊,以防支撑水平滑动;

34、活动端微调采用特制钢楔加塞施加预应力,方法:采用两台150t的油压千斤顶施加钢支撑预加力,在活动端沿支撑两侧对称逐级加压,按照支撑设计预加轴力控制值,当压力表读数稳定为止,并采用特制铸铁楔子塞紧;

35、(2)第一层支撑安装完毕后,进行第二层土方的开挖,开挖至第二层钢支撑下0.5m后,开始安装第二层钢支撑,工序内容与第一层相同。

36、s6,基坑开挖至坑底换填、浇筑混凝土垫层、底板、内外墙及传力带。

37、s7,钢支撑拆除:

38、最下层钢支撑等到污水处理站底板、内外墙及传力带施工完毕且混凝土到达设计要求的强度后进行换撑,待边墙和顶板施工完毕且混凝土到达设计要求的强度后肥槽回填至第二道支撑进行拆撑,继续内外墙施工、肥槽回填,到达设计要求后拆除第一道支撑,基坑完成回填;

39、s8,钢板桩的拔除:

40、基坑回填后,要拔除钢板桩,以便重复使用。拔除钢板桩前,应仔细研究拔桩方法、顺序和拔桩时间及土孔处理。否则,由于拔桩的振动影响,以及拔桩带土过多会引起地面沉降和位移,会给已施工的地下结构带来危害,并影响临近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或地下管线的安全。

41、优选地,所述钢板桩采用热轧ⅳ型拉森钢板桩,所述围檩采用2根45c组合型钢组成,所述围檩与每根钢板桩之间空隙可打入钢板抵紧。

42、优选地,所述基坑共设置2层钢支撑,横撑间距4.0米,每层设8道;角撑四角全设,支撑采用φ=609mm,δ=16mm的钢管。

43、优选地,所述钢支撑的架设方法如下:

44、(1)每节段分层开挖至钢支撑架设的高度后,立即放出支撑位置线;

45、(2)拉森钢板桩上安装支架和加工好的钢围檩,钢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淤泥地质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采用热轧Ⅳ型拉森钢板桩,所述围檩采用2根45c组合型钢组成,所述围檩与每根钢板桩之间空隙可打入钢板抵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共设置2层钢支撑,横撑间距4.0米,每层设8道;角撑四角全设,支撑采用φ=609mm,δ=16mm的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支撑的架设方法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支撑的拆除方法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的拔除方法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地质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采用热轧ⅳ型拉森钢板桩,所述围檩采用2根45c组合型钢组成,所述围檩与每根钢板桩之间空隙可打入钢板抵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地质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共设置2层钢支撑,横撑间距4.0米,每层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尉晓凡张建王健李萌孟令楠房林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