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植喷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410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绿植喷淋系统,包括喷淋机构、种植机构、种植盆、托板、水箱、支撑底座、竖管和水泵,所述支撑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和水箱,所述支撑架的前侧自下而上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种植机构,所述种植机构包括有若干个托板,若干个所述托板由左至右等距离设置,所述托板固定连接于支撑架的前侧,所述托板顶部均设置有种植盆,每一组所述种植机构的上方均设置有喷淋机构,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通过进水管抽出,然后输送至软管内,再由软管输送至竖管内,再将水通过竖管输送至第一横管内,水再由第一横管进入至第二横管内,最后通过喷淋头喷淋至对应的种植盆中的绿植上,对绿植进行喷淋洒水,无需人工手持洒水壶的方式进行洒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绿植种植,具体是一种绿植喷淋系统


技术介绍

1、绿植是绿色观赏观叶植物的简称,大多产生于热带雨林及亚热带地区,一般为荫生植物,因其耐阴性能强,可作为室内观赏植物在室内种植养护,绿植在种植中很多会使用到种植架。

2、授权公告号cn218634852u的专利文件,一种阶梯型植物种植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两个竖杆、横杆、两个支撑杆和两个底座,两个竖杆通过横杆连接,竖杆底端与底座连接,所述竖杆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穿设有圆杆,所述支撑杆上端与圆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连接有多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支撑杆底端连接有滑轮,圆杆两端连接有第一限位块,位于竖杆外侧且不小于滑槽横向长度,在人需要空间想要把种植架收起时,可以直接推动支撑杆往回收缩,使支撑杆处于垂直状态,这时圆杆通过滑槽向上移动,也带动几个放置架都处于垂直状态,这样会大大减少放置架的占用空间,也可以方便的进行移动。

3、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种植架,当需要对绿植进行喷淋洒水时,由于其缺少喷淋洒水结构,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需要操作人员手持洒水壶对绿植进行浇水,这就导致洒水操作十分不便,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绿植喷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植喷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绿植喷淋系统,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和水箱,所述支撑架的前侧自下而上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种植机构,所述种植机构包括有若干个托板,若干个所述托板由左至右等距离设置,所述托板固定连接于支撑架的前侧,所述托板顶部均设置有种植盆,每一组所述种植机构的上方均设置有喷淋机构,所述支撑架上横向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避让开口,若干个所述避让开口与若干个喷淋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喷淋机构包括挡板、第一横管、横杆、喷淋头和第二横管。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淋头位于第二横管底部由左至右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所述喷淋头与第二横管内部连通,所述横杆位于避让开口的内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横杆分别对应固定连接于第二横管的两端,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两个横杆的前侧,所述支撑架的后侧设置有竖管,所述第一横管的后端穿过避让开口后与竖管内部连通,所述竖管的底端连通有软管,所述水箱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底端穿过水箱后伸入至其内侧下部。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淋头与种植盆一一对应设置。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后侧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竖杆,其中一侧的所述横杆的后端穿过避让开口后与一侧的竖杆固定连接,其中另一侧的所述横杆的后端穿过避让开口后与另一侧的竖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竖杆的后侧共同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支撑架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口,所述安装槽口的内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伸缩端与u形板固定连接。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顶部开设有加水口。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的尺寸与避让开口的尺寸相适配。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喷淋机构、挡板、第一横管、横杆、喷淋头、第二横管、避让开口、支撑架、种植机构、种植盆、托板、水箱、支撑底座、竖管、水泵、软管、安装槽口、竖杆和进水管的配合设置,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通过进水管抽出,然后输送至软管内,再由软管输送至竖管内,再将水通过竖管输送至第一横管内,水再由第一横管进入至第二横管内,最后通过喷淋头喷淋至对应的种植盆中的绿植上,对绿植进行喷淋洒水,无需人工手持洒水壶的方式进行洒水,采用喷淋洒水的方式,使得洒水更加方便,节省了人力。

11、2、通过电动缸的伸缩端伸长带动u形板向后方移动,u形板带动两个竖杆使横杆向后移动,从而使得喷淋机构整体向后移动,直至挡板收入至对应的避让开口内,从而使得喷淋机构从种植盆的上方移开,避免喷淋机构在绿植上方造成遮挡,同时将挡板收入至避让开口内,进行收纳,使得从前方观看绿植时更加整洁美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植喷淋系统,包括支撑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8)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和水箱(7),所述支撑架(3)的前侧自下而上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种植机构(4),所述种植机构(4)包括有若干个托板(6),若干个所述托板(6)由左至右等距离设置,所述托板(6)固定连接于支撑架(3)的前侧,所述托板(6)顶部均设置有种植盆(5),每一组所述种植机构(4)的上方均设置有喷淋机构(1),所述支撑架(3)上横向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避让开口(2),若干个所述避让开口(2)与若干个喷淋机构(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喷淋机构(1)包括挡板(101)、第一横管(102)、横杆(103)、喷淋头(104)和第二横管(105),所述支撑架(3)的后侧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竖杆(15),其中一侧的所述横杆(103)的后端穿过避让开口(2)后与一侧的竖杆(15)固定连接,其中另一侧的所述横杆(103)的后端穿过避让开口(2)后与另一侧的竖杆(1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竖杆(15)的后侧共同固定连接有U形板(11),所述支撑架(3)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口(14),所述安装槽口(14)的内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缸(10),所述电动缸(10)的伸缩端与U形板(1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植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104)位于第二横管(105)底部由左至右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所述喷淋头(104)与第二横管(105)内部连通,所述横杆(103)位于避让开口(2)的内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横杆(103)分别对应固定连接于第二横管(105)的两端,所述挡板(101)固定连接于两个横杆(103)的前侧,所述支撑架(3)的后侧设置有竖管(9),所述第一横管(102)的后端穿过避让开口(2)后与竖管(9)内部连通,所述竖管(9)的底端连通有软管(13),所述水箱(7)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12),所述软管(13)的一端与水泵(12)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水泵(12)的进水端连通有进水管(16),所述进水管(16)底端穿过水箱(7)后伸入至其内侧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植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104)与种植盆(5)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植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7)顶部开设有加水口(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植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01)的尺寸与避让开口(2)的尺寸相适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植喷淋系统,包括支撑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8)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和水箱(7),所述支撑架(3)的前侧自下而上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种植机构(4),所述种植机构(4)包括有若干个托板(6),若干个所述托板(6)由左至右等距离设置,所述托板(6)固定连接于支撑架(3)的前侧,所述托板(6)顶部均设置有种植盆(5),每一组所述种植机构(4)的上方均设置有喷淋机构(1),所述支撑架(3)上横向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避让开口(2),若干个所述避让开口(2)与若干个喷淋机构(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喷淋机构(1)包括挡板(101)、第一横管(102)、横杆(103)、喷淋头(104)和第二横管(105),所述支撑架(3)的后侧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竖杆(15),其中一侧的所述横杆(103)的后端穿过避让开口(2)后与一侧的竖杆(15)固定连接,其中另一侧的所述横杆(103)的后端穿过避让开口(2)后与另一侧的竖杆(1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竖杆(15)的后侧共同固定连接有u形板(11),所述支撑架(3)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口(14),所述安装槽口(14)的内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缸(10),所述电动缸(10)的伸缩端与u形板(11)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源潘奕蓉姜显腾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