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钢木组合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楼盖为多层房屋中的楼层结构。目前现代木结构正向多高层建筑发展,木结构楼盖已被广泛使用,但木结构楼盖由于其轻质、高弹的物理特性,在外界荷载作用下容易引起显著的楼盖振动,严重影响居住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控制木结构楼盖的振动,目前广泛的做法是在木盖板上浇灌混凝土覆面层,以实现木盖板与混凝土组合,从而增大楼盖的质量。然而,该方法需要现场浇注混凝土,施工方法较为复杂,且混凝土覆面层在还需进行找平、饰面,加工工序较为复杂,导致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钢木组合楼盖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保证楼盖的刚度与承载能力,提高楼盖的抗震能力,提高居住的舒适度;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对自然环境的负担;能够提高楼盖的纵向抗剪能力和抗弯刚度,具有抵抗意外荷载产生的面外冲击力、限制相对位移的功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钢木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楼板本体,每个所述楼板本体包括木盖板、钢梁和抗剪连接件,每个所述楼板本体的所述钢梁和所述抗剪连接件均至少为一个,每个所述楼板本体的所有所述钢梁均固定连接于一个所述木盖板的下表面,每个所述钢梁靠近所述木盖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抗剪连接件,每个所述木盖板靠近所述钢梁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每个所述钢梁上的所有所述抗剪连接件均能够伸入至对应的所述木盖板的一个所述安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木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梁包括翼缘板和两个腹板,每个所述翼缘板的两侧分别用于与所述木盖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木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楼板本体,每个所述楼板本体包括木盖板、钢梁和抗剪连接件,每个所述楼板本体的所述钢梁和所述抗剪连接件均至少为一个,每个所述楼板本体的所有所述钢梁均固定连接于一个所述木盖板的下表面,每个所述钢梁靠近所述木盖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抗剪连接件,每个所述木盖板靠近所述钢梁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每个所述钢梁上的所有所述抗剪连接件均能够伸入至对应的所述木盖板的一个所述安装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木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梁包括翼缘板和两个腹板,每个所述翼缘板的两侧分别用于与所述木盖板和所述腹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钢木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钢梁还包括两个端板和至少四个约束板,两个所述端板分别设置于一个所述钢梁的两端,每个所述端板与所述翼缘板的端部和所述腹板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腹板两端与所述腹板两端的两个所述端板之间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约束板,且每个所述约束板与一个所述腹板和对应的所述端板均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钢木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框架梁,两个所述框架梁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楼板本体,每个所述木盖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框架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钢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框架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钢木组合楼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自攻螺钉和多个第二自攻螺钉,所述木盖板与所述钢梁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自攻螺钉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自攻螺钉的间距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自攻螺钉的螺纹外径的七倍;所述木盖板与所述框架梁通过多个所述第二自攻螺钉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自攻螺钉的间距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自攻螺钉的螺纹外径的五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加加,张毅,龙卫国,陈迪,陈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