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4011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光学组件,光学组件包括导光板、第一反射片、第一胶层和第二反射片,导光板包括可视区和非可视区;第一反射片设置于导光板靠近底板的一侧,第一反射片在导光板上的正投影将可视区分为第一可视区以及位于第一可视区和非可视区之间的第二可视区;第一胶层设置于导光板靠近底板的一侧且从非可视区延伸至第二可视区;第二反射片设置于第一胶层靠近底板的一侧且至少覆盖第二可视区,避免了可视区边缘出现暗带不良,有利于提升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背光模组导光板采用粘胶固定于背板上,为了保证导光板与背板之间的固定强度,粘胶宽度设置较宽,使其下侧边缘会进入背光可视区。而为了避开上述粘胶,位于导光板下侧的反射片会内缩至背光可视区内,导致导光板下方设置有反射片的区域会亮于没有设置反射片的区域,从而导致可视区边缘形成一条暗带,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的可视区边缘存在暗带,影响显示效果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光学组件,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弯折连接的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3、其中,所述光学组件包括:

4、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导光板包括可视区和围绕所述可视区的非可视区;

5、第一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反射片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将所述可视区分为第一可视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可视区和所述非可视区之间的第二可视区,所述第一反射片覆盖所述第一可视区;

6、第一胶层,设置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且从所述非可视区延伸至所述第二可视区;以及

7、第二反射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胶层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二可视区。

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片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且从所述第一可视区延伸至所述非可视区。

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第二反射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之间,所述第二反射片远离所述非可视区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反射片靠近所述非可视区的一侧接触。

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第二反射片设置于所述第二胶层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片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反射片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可视区具有一重叠区域。

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三胶层,所述第三胶层位于所述第二反射片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

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底板包括向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反射片、所述第二胶层和所述第三胶层形成的叠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

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第二反射片、所述第二胶层和所述第三胶层的边缘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

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第一反射片的反射率与所述第二反射片的反射片相等。

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在所述底板指向所述导光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反射片的厚度为0.05毫米-0.25毫米,所述第二反射片的厚度为0.03毫米-0.05毫米。

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17、上述背光模组;以及

18、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19、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包括光学组件,光学组件包括导光板、第一反射片、第一胶层和第二反射片,第一反射片和第一胶层设置于导光板靠近底板的一侧,第一胶层从非可视区延伸至第二可视区;通过在第一胶层靠近底板的一侧设置第二反射片,且第二反射片至少位于第二可视区,第一反射片和第二反射片在导光板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第二可视区,使得导光板在第二可视区下方也设置有反射片,第一可视区和第二可视区均有从反射片反射回来的光线,从而使得第一可视区和第二可视区的亮度保持一致,避免可视区边缘出现暗带不良,有利于提升显示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和光学组件,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弯折连接的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片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且从所述第一可视区延伸至所述非可视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之间,所述第二反射片远离所述非可视区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反射片靠近所述非可视区的一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片设置于所述第二胶层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片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反射片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可视区具有一重叠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三胶层,所述第三胶层位于所述第二反射片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向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反射片、所述第二胶层和所述第三胶层形成的叠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片、所述第二胶层和所述第三胶层的边缘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存在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片的反射率与所述第二反射片的反射片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指向所述导光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反射片的厚度为0.05毫米-0.25毫米,所述第二反射片的厚度为0.03毫米-0.05毫米。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和光学组件,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弯折连接的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片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且从所述第一可视区延伸至所述非可视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之间,所述第二反射片远离所述非可视区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反射片靠近所述非可视区的一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片设置于所述第二胶层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片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反射片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可视区具有一重叠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小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