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4004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材料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三聚氰胺保温材料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三聚氰胺70~80份、异氰酸酯30~40份、聚酯15~20份、阻燃剂20~30份、发泡剂4~6份、四甲基丁二胺4~6份;发泡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十二烷基硫酸钠0.5%~1%、碳酸钠0.5%~1%、硫代硫酸钠0.5%~1%、轻质碳酸钙2%~3%,其余为中性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三聚氰胺保温材料保温阻燃效果较差、发泡剂非常不环保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材料,具体的,涉及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三聚氰胺又称密胺、蛋白精,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由于三聚氰胺在常温下性能稳定且为不燃材料,故三聚氰胺制品常用作保温阻燃材料。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在民用、工业、建筑、交通及军事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已成为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型保温材料。

2、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使用环境对三聚氰胺保温材料的保温阻燃性能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现有的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在保温阻燃性能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研发一种新型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三聚氰胺保温材料保温阻燃效果较差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三聚氰胺70~80份、异氰酸酯30~40份、聚酯15~20份、阻燃剂20~30份、发泡剂4~6份、四甲基丁二胺4~6份;

4、所述发泡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十二烷基硫酸钠0.5%~1%、碳酸钠0.5%~1%、硫代硫酸钠0.5%~1%、轻质碳酸钙2%~3%,其余为中性水。

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为2.4~2.8ml/g。

6、当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为2.4~2.8ml/g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三聚氰胺保温材料的保温阻燃性能。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轻质碳酸钙为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轻质碳酸钙。

8、通过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对轻质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增强了轻质碳酸钙的分散能力和润湿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轻质碳酸钙的稳泡能力,进而进一步提高了三聚氰胺保温材料的保温阻燃性能。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轻质碳酸钙的制备方法为:将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溶于二氯甲烷,加入轻质碳酸钙,分散均匀,烘干,得到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轻质碳酸钙。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与轻质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9~1:4。

11、当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与轻质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9~1:4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三聚氰胺保温材料的保温阻燃性能。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聚酯为聚酯315a、聚酯320b、聚酯3304的一种或多种。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阻燃剂由质量比为2:2:1的聚磷酸铵、尿素和硼酸锌组成。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阻燃剂为微胶囊化阻燃颗粒,所述微胶囊化阻燃颗粒的壁材为端羟基聚苯乙烯,所述微胶囊化阻燃颗粒的芯材由质量比为2:2:1的聚磷酸铵、尿素和硼酸锌组成。

15、微胶囊化阻燃颗粒的壁材可与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形成化学交联,使阻燃剂由物理分散转变为化学交联分散,这可提高阻燃剂在三聚氰胺保温材料中的均匀程度,从而进一步增强三聚氰胺保温材料的阻燃性能。此外,端羟基聚苯乙烯本身的绝热特性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三聚氰胺保温材料的保温能力。

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微胶囊化阻燃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s1、将端羟基聚苯乙烯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聚磷酸铵、尿素和硼酸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

18、s2、将所述混合液雾化干燥,得到所述微胶囊化阻燃颗粒。

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雾化干燥时,温度为80~90℃。

2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壁材和芯材的质量比为1:14~1:4。

21、本专利技术还提出所述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原料混合均匀,发泡,得到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

2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时,温度为25~35℃,压力为2~6个大气压。

2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24、1、本专利技术中,三聚氰胺保温材料的发泡剂由十二烷基硫酸钠、碳酸钠、硫代硫酸钠、轻质碳酸钙和中性水组成,其中,轻质碳酸钙的加入,增强了稳泡能力,提高了发泡效果,降低了材料的导热系数,减少了火焰的热传导,提高了三聚氰胺保温材料的保温阻燃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三聚氰胺70~80份、异氰酸酯30~40份、聚酯15~20份、阻燃剂20~30份、发泡剂4~6份、四甲基丁二胺4~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为2.4~2.8mL/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碳酸钙为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轻质碳酸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轻质碳酸钙的制备方法为:将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溶于二氯甲烷,加入轻质碳酸钙,分散均匀,烘干,得到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轻质碳酸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轻质碳酸钙中,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与轻质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9~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由质量比为2:2:1的聚磷酸铵、尿素和硼酸锌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微胶囊化阻燃颗粒,所述微胶囊化阻燃颗粒的壁材为端羟基聚苯乙烯,所述微胶囊化阻燃颗粒的芯材由质量比为2:2:1的聚磷酸铵、尿素和硼酸锌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化阻燃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材和芯材的质量比为1:14~1:4。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原料混合均匀,发泡,得到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三聚氰胺70~80份、异氰酸酯30~40份、聚酯15~20份、阻燃剂20~30份、发泡剂4~6份、四甲基丁二胺4~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碳酸钙的沉降体积为2.4~2.8ml/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碳酸钙为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轻质碳酸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轻质碳酸钙的制备方法为:将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溶于二氯甲烷,加入轻质碳酸钙,分散均匀,烘干,得到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轻质碳酸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火型发泡三聚氰胺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吡咯烷酮-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轻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京学宫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雄沃防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