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并三氮唑的研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89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19:59
本技术涉及一种苯并三氮唑的研磨机构,包括座板、设于座板上方并相互配合的挤压组件和搅拌组件、以及设于座板上方并与挤压组件和搅拌组件均相连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座板顶部的外箱、固定在座板顶部并位于外箱内部的电机和内箱、以及横向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内箱中且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和第三输出轴,电机的转动轴横向设置并与第三输出轴的左端相连;本技术大幅简化了研磨的操作步骤,从而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能有效防止苯并三氮唑在收集的过程中发生结团,从而切实保证了苯并三氮唑的纯度和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苯并三氮唑的研磨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最常用的苯并三氮唑的制备方法是将邻苯二胺加入50℃水中溶解,再加入冰醋酸,降温至5℃,加入亚硝酸钠搅拌反应;然后于室温放置2h,冷却,滤出结晶,用冰水洗涤,干燥得粗品,将粗品减压蒸馏,再用苯重结晶可得;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苯并三氮唑的颗粒大小不一,必须对其进行研磨加工以制得颗粒较小且粒度统一的苯并三氮唑颗粒;现有的苯并三氮唑研磨方法是将大颗粒的苯并三氮唑先放入到破碎机中以进行破碎,然后再将破碎后的苯并三氮唑进行筛分,符合粒度大小要求的苯并三氮唑收集起来,不符合粒度大小要求的苯并三氮唑回到破碎机中继续破碎,但是上述研磨方法的操作步骤较为麻烦,苯并三氮唑的生产效率较低;而且苯并三氮唑在频繁的转移过程中会因为接触到水汽而结团,进而影响苯并三氮唑的纯度和品质,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幅简化了操作步骤以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能有效防止苯并三氮唑在收集过程中发生结团以切实保证了纯度和品质的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苯并三氮唑的研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板、设于座板上方并相互配合的挤压组件和搅拌组件、以及设于座板上方并与挤压组件和搅拌组件均相连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座板顶部的外箱、固定在座板顶部并位于外箱内部的电机和内箱、以及横向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内箱中且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和第三输出轴,所述电机的转动轴横向设置并与第三输出轴的左端相连;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套设固定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位于内箱中的第一传动齿轮、套设固定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位于内箱中且与第一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套设固定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位于内箱中的第三传动齿轮、以及套设固定在第三输出轴上并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苯并三氮唑的研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板、设于座板上方并相互配合的挤压组件和搅拌组件、以及设于座板上方并与挤压组件和搅拌组件均相连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座板顶部的外箱、固定在座板顶部并位于外箱内部的电机和内箱、以及横向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内箱中且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和第三输出轴,所述电机的转动轴横向设置并与第三输出轴的左端相连;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套设固定在第一输出轴上并位于内箱中的第一传动齿轮、套设固定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位于内箱中且与第一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套设固定在第二输出轴上并位于内箱中的第三传动齿轮、以及套设固定在第三输出轴上并位于内箱中且与第三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的第四传动齿轮;所述挤压组件包括横向固定在外箱右侧的筒体、竖直插接在筒体根部上侧并与筒体内部相互连通的进料斗、固定在筒体端部的出料板、同心设于筒体内部的锥形挤压杆、螺旋固定在锥形挤压杆外壁上的挤压条、同心固定在锥形挤压杆右端的分流柱、固定在出料板右侧的下料舱、以及分别竖直插接在下料舱顶部和底部并均与下料舱内部相互连通的储料管和下料管,所述锥形挤压杆的左端同心固定在第一输出轴的右端,所述分流柱的外壁上向外形成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设置的分流块组合,所述分流块组合包括多个从左往右依次等间距设置的分流块,所述出料板中开设有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分布的出料槽,每个所述出料槽的左端开口处均与筒体的内部相互连通,每个所述出料槽的右端开口处均与下料舱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在座板顶部并位于外箱右方的支撑箱、固定在支撑箱顶部开口处的支撑板、竖直并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箱内部的支撑轴、套设固定在支撑轴上并位于支撑板下方的蜗轮、横向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支撑箱中的搅拌轴、套设固定在搅拌轴上并位于支撑箱外部的第一带轮、横向并可转动的连接在外箱右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元晨陈泽国刘天文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康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