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3888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19:59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加固装置,其支撑板两端部与主杆的顶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环形架和第二环形架;所述第一环形架的底端铰接于所述主杆、顶端与所述第二环形架的底端嵌套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架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环形架的顶端和所述第二环形架的底端均设有螺纹孔,其中设置螺纹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的至少一个端部外露并固定安装有旋钮。这样,用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旋钮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带动第二环形架移动,调节支撑板的倾斜角度,从而实现支撑板角度的自由改变,使支撑板能够对直面、斜面等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支撑,也可以对梁与柱之间的夹角处进行加固支撑,增加了加固装置的通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结构是由板、梁、柱、墙和基础等建筑构件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功能,并能安全承受建筑物各种正常荷载作用的骨架结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2、在建筑建造时,会使用各种加固装置对建筑的板、梁、柱、墙进行加固支撑,但现有的加固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缺少通用性,例如在加固板、梁或者加固梁与柱之间的夹角处时,需要使用到不同种类的加固装置,使用时较为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加固装置,具备较高的通用性,能够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并节省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加固装置,包括主杆和固定在所述主杆顶端的支座,所述支座的顶部两侧设有耳块,支撑板以其中部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耳块;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部与所述主杆的顶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环形架和第二环形架;所述第一环形架的底端铰接于所述主杆、顶端与所述第二环形架的底端嵌套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架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环形架的顶端和所述第二环形架的底端均设有螺纹孔,其中设置螺纹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的至少一个端部外露并固定安装有旋钮。

3、优选地,所述主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环形架的底端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

4、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环形架的顶端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

5、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架的内侧壁上开有滑槽,所述第二环形架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滑动嵌合在所述滑槽内。

6、优选地,所述主杆的底端通过销轴铰接有三角底板,所述三角底板的底端设有防滑橡胶垫。

7、优选地,所述主杆为伸缩杆。

8、本技术所提供的建筑加固装置,其支撑板的两端部与主杆的顶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环形架和第二环形架;所述第一环形架的底端铰接于所述主杆、顶端与所述第二环形架的底端嵌套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架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环形架的顶端和所述第二环形架的底端均设有螺纹孔,其中设置螺纹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的至少一个端部外露并固定安装有旋钮。这样,用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旋钮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带动第二环形架移动,调节支撑板的倾斜角度,从而实现支撑板角度的自由改变,使支撑板能够对直面、斜面等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支撑,也可以对梁与柱之间的夹角处进行加固支撑,增加了加固装置的通用性能。

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主杆的底端铰接安装三角板,通过三角板的活动性,使其在面对不平整的地面时,三角板依旧能够贴紧在地面上,进一步增加了主体模块支撑的稳定性,提升了主体模块的地形适应能力。另外,在三角板的底端加装防滑橡胶垫层,增加了三角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保证了三角板支撑时的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110)和固定在所述主杆(110)顶端的支座(120),所述支座(120)的顶部两侧设有耳块(130),支撑板(140)以其中部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耳块(130);所述支撑板(140)的两端部与所述主杆(110)的顶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环形架(150)和第二环形架(180);所述第一环形架(150)的底端铰接于所述主杆(110)、顶端与所述第二环形架(180)的底端嵌套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架(180)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板(140)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环形架(150)的顶端和所述第二环形架(180)的底端均设有螺纹孔(181),其中设置螺纹配合的螺杆(160),所述螺杆(160)的至少一个端部外露并固定安装有旋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10)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111),所述第一环形架(150)的底端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座(111)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0)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141),所述第二环形架(180)的顶端铰接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座(14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架(150)的内侧壁上开有滑槽(151),所述第二环形架(180)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凸起(182),所述凸起(182)滑动嵌合在所述滑槽(15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10)的底端通过销轴(220)铰接有三角底板(210),所述三角底板(210)的底端设有防滑橡胶垫(2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10)为伸缩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110)和固定在所述主杆(110)顶端的支座(120),所述支座(120)的顶部两侧设有耳块(130),支撑板(140)以其中部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耳块(130);所述支撑板(140)的两端部与所述主杆(110)的顶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环形架(150)和第二环形架(180);所述第一环形架(150)的底端铰接于所述主杆(110)、顶端与所述第二环形架(180)的底端嵌套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架(180)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板(140)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环形架(150)的顶端和所述第二环形架(180)的底端均设有螺纹孔(181),其中设置螺纹配合的螺杆(160),所述螺杆(160)的至少一个端部外露并固定安装有旋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10)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座(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杨佳睿杨帆王炳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