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合成系统置换管线及置换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376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尿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尿素合成系统置换管线,包括蒸汽管线、工厂空气管线,所述饱和蒸汽管线上设置控制阀V1,所述工厂空气管线上依次设置有控制阀V2、第一盲板、止回阀和控制阀V3;所述饱和蒸汽管线和工厂空气管线末端并联为第一冲洗管线,第一冲洗管线上设置温度表;第一冲洗管线后设置分支,分别为第二冲洗管线和第三冲洗管线:所述第二冲洗管线上依次设置控制阀V4、止回阀,第二冲洗管线末端与气提塔连通;第三冲洗管线上依次设置控制阀V6、第二盲板,第三冲洗管线末端与尿素合成系统的高压冲洗水管线连通至气提塔;第四冲洗管线设置于汽提塔与高压排放管间,第四冲洗管线上设置控制阀V5,使用时合理控制各个控制阀及盲板开闭,实现安全、环保、快速的将尿素合成系统设备、管线置换干净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尿素生产,具体为一种尿素合成系统置换管线及置换方法


技术介绍

1、日产2300吨尿素装置为采用二氧化碳气提工艺的尿素生产装置,国内主要应用于云天化集团以及大庆石化分公司等大型化工生产企业。现有的日产2300吨尿素装置的合成系统的原料液氨由合成氨装置送来分成三路:第一路去新低压甲氨冷凝器;第二路去低压甲氨冷凝器;第三路进入氨预热器管侧。尿素合成系统工艺物料排放结束后,设备和管线中残留有尿素、甲铵及nh3和co2介质需要置换干净,以防止低温下结晶堵塞设备或管线,同时为设备检修创造良好的条件。目前的置换方法是向合成系统加满冷凝液,用水溶解系统中残留的工艺介质,以达到将合成系统内残留工艺介质置换干净的目的。然而,上述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2、合成系统采用加水置换的方式,排放的冷凝液中ph、nh4+-n高,不能达标排放,必须经过污水装置处理后才能排放;

3、系统从加水到排放结束不仅耗时长达20小时或更长时间,而且用水量约240m³/次,浪费严重;

4、合成系统排水过程中,排水速率控制要求高,排水过快会造成尿素合成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尿素合成系统置换管线,该系统基于日产2300吨尿素装置,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蒸汽管线、工厂空气管线,所述饱和蒸汽管线上设置控制阀V1,所述工厂空气管线上依次设置有控制阀V2、第一盲板、止回阀和控制阀V3;所述饱和蒸汽管线和工厂空气管线末端并联为第一冲洗管线,第一冲洗管线上设置温度表;第一冲洗管线后设置分支,分别为第二冲洗管线和第三冲洗管线:所述第二冲洗管线上依次设置控制阀V4、止回阀,第二冲洗管线末端与气提塔连通;第三冲洗管线上依次设置控制阀V6、第二盲板,第三冲洗管线末端与尿素合成系统的高压冲洗水管线连通至气提塔;第四冲洗管线设置于汽提塔与高压排放管间,第四冲洗管线上设置控制阀V5...

【技术特征摘要】

1.尿素合成系统置换管线,该系统基于日产2300吨尿素装置,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蒸汽管线、工厂空气管线,所述饱和蒸汽管线上设置控制阀v1,所述工厂空气管线上依次设置有控制阀v2、第一盲板、止回阀和控制阀v3;所述饱和蒸汽管线和工厂空气管线末端并联为第一冲洗管线,第一冲洗管线上设置温度表;第一冲洗管线后设置分支,分别为第二冲洗管线和第三冲洗管线:所述第二冲洗管线上依次设置控制阀v4、止回阀,第二冲洗管线末端与气提塔连通;第三冲洗管线上依次设置控制阀v6、第二盲板,第三冲洗管线末端与尿素合成系统的高压冲洗水管线连通至气提塔;第四冲洗管线设置于汽提塔与高压排放管间,第四冲洗管线上设置控制阀v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素合成系统置换管线,其特征在于第二冲洗管线控制阀v4阀前采用ah管线,即满足st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满红严福彬何光琳李银红夏古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水富云天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