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限位的手术室护理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734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19: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限位的手术室护理固定架,包括上外壳,所述上外壳底部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外壳,所述上外壳顶部的表面开设有凹槽一,凹槽一的内腔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凹槽一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左右两侧,凹槽一的底部开设有孔洞。本技术通过发热柱、散热板和散热垫的配合使用,具有温暖病人的肢体,使肌肉放松,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的优点,避免在病人长期固定吊起使用时,腿部出现麻痹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术室护理,具体为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限位的手术室护理固定架


技术介绍

1、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护理必须按照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配合医生完成对病人的治疗,及时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在患者肢体手术过程中需使用到手术室护理固定架。

2、专利申请公布号cn21303098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架,包括平移支架,所述平移支架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卡接有束缚带,所述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垫;本技术通过限位板、束缚带和平移支架的设置,医护人员将患者需要固定的肢体放置在平移支架上后,通过拉动两侧的束缚带,可使限位板贴附在患者肢体的两侧,与束缚带相互配合,可对其进行夹持,从而达到快速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的目的,整体操作流程简单便捷、省时省力,极大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3、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不能温暖病人的肢体,使肌肉放松,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避免在病人长期固定吊起时,腿部出现麻痹的情况,同时不能透气,皮肤不能接触到空气,开始出汗,病人的肢体在汗水的浸渍下很容易发炎。

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限位的手术室护理固定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限位的手术室护理固定架,具备温暖病人的肢体,使肌肉放松,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的优点,解决了病人长期固定吊起时,腿部出现麻痹的情况,同时不能透气,皮肤不能接触到空气,开始出汗,病人的皮肤在汗水的浸渍下很容易发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限位的手术室护理固定架,包括上外壳,所述上外壳底部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外壳,所述上外壳顶部的表面开设有凹槽一,凹槽一的内腔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凹槽一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贯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左右两侧,凹槽一的底部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防尘网、细菌过滤板和透气板,所述透气板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海绵垫,所述下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二,凹槽二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垫,所述散热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热柱。

3、优选的,所述下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套设有第二圆板,所述第二圆板顶部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升降柱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圆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所述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的底部贯穿第一圆板并延伸至第二插孔的内部。

4、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行走轮。

5、优选的,所述升降柱包括外柱和内柱,所述内柱插接在外柱的内腔,所述外柱和内柱右侧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外柱的右侧设置第三插杆,所述第三插杆左侧延伸至第一插孔的内腔,所述外柱外圈表面的底部与第二圆板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内柱的顶部与下外壳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的顶部设置螺杆,所述螺杆贯穿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上外壳顶部表面的前侧镶嵌有控制面板。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8、1、本技术通过发热柱、散热板和散热垫的配合使用,具有温暖病人的肢体,使肌肉放松,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的优点,避免在病人长期固定吊起使用时,腿部出现麻痹的情况。

9、2、本技术通过防尘网、透气板、第一滑板、第一把手、透气海绵垫、细菌过滤板和螺杆的配合使用,具有打开透气的优点,使皮肤接触到空气,防止病人的皮肤在汗水的浸渍下发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限位的手术室护理固定架,包括上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1)底部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外壳(12),所述上外壳(1)顶部的表面开设有凹槽一,凹槽一的内腔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滑板(5)和第二滑板(28),所述第一滑板(5)和第二滑板(28)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6)和第二把手(29),凹槽一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2),所述滑杆(2)贯穿第一滑板(5)和第二滑板(28)的左右两侧,凹槽一的底部开设有孔洞(25),所述孔洞(25)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防尘网(3)、细菌过滤板(8)和透气板(4),所述透气板(4)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海绵垫(7),所述下外壳(1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二,凹槽二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垫(23),所述散热垫(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板(22),所述散热板(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热柱(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限位的手术室护理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柱(13),所述升降柱(13)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套设有第二圆板(18),所述第二圆板(18)顶部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插孔(26),所述升降柱(13)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圆板(15),所述第一圆板(15)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杆(14)和第二插杆(19),所述第一插杆(14)和第二插杆(19)的底部贯穿第一圆板(15)并延伸至第二插孔(2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限位的手术室护理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板(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7),所述底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柱(20),所述旋转柱(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行走轮(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限位的手术室护理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13)包括外柱(1304)和内柱(1301),所述内柱(1301)插接在外柱(1304)的内腔,所述外柱(1304)和内柱(1301)右侧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插孔(1302),所述外柱(1304)的右侧设置第三插杆(1303),所述第三插杆(1303)左侧延伸至第一插孔(1302)的内腔,所述外柱(1304)外圈表面的底部与第二圆板(18)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内柱(1301)的顶部与下外壳(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限位的手术室护理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1)和下外壳(12)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固定块(10)和下固定块(11),所述上固定块(10)的顶部设置螺杆(9),所述螺杆(9)贯穿上固定块(10)和下固定块(11),所述上外壳(1)顶部表面的前侧镶嵌有控制面板(2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限位的手术室护理固定架,包括上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1)底部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外壳(12),所述上外壳(1)顶部的表面开设有凹槽一,凹槽一的内腔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第一滑板(5)和第二滑板(28),所述第一滑板(5)和第二滑板(28)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6)和第二把手(29),凹槽一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2),所述滑杆(2)贯穿第一滑板(5)和第二滑板(28)的左右两侧,凹槽一的底部开设有孔洞(25),所述孔洞(25)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防尘网(3)、细菌过滤板(8)和透气板(4),所述透气板(4)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气海绵垫(7),所述下外壳(1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二,凹槽二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垫(23),所述散热垫(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板(22),所述散热板(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热柱(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患者肢体限位的手术室护理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外壳(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柱(13),所述升降柱(13)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套设有第二圆板(18),所述第二圆板(18)顶部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插孔(26),所述升降柱(13)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圆板(15),所述第一圆板(15)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杆(14)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萍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市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