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3451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4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用于存放育秧基质的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用于对空腔中的育秧基质进行改良的改良结构,所述罐体的外部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施肥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改良效果显著的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能够高效地改良育秧基质的质量,提高秧苗的生长速度和品质。该装置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具体为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


技术介绍

1、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保证其健康生长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育秧是水稻种植的重要环节,而育秧基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秧苗的生长和发育。目前,常用的育秧基质多为土壤、草炭等材料,这些材料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质量不稳定、秧苗生长不良等问题。因此,研发一种能够改良育秧基质质量的装置,对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市面上的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3、1. 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不易操作和维护;

4、2. 装置改良效果不理想,难以满足秧苗生长的需求;

5、3. 装置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应用。

6、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215996416 u的技术名称为一种碳基育秧基质混合装置,该方案主要是对育秧基质进行混合搅拌,但是部分育秧基质内存在有疏水性保护层从而导致生产的基质难以吸水和发酵过程中导致的ph和ec过高等问题,所以在混合搅拌时也难以保证育秧基质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用于存放育秧基质的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用于对空腔中的育秧基质进行改良的改良结构,所述罐体的外部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施肥结构。改良结构中的刀片直接连接的方式,可以替换成使用弹簧进行支撑。用以不断地切割和搅拌育秧基质。

5、优选的,所述改良结构包括主动旋转杆与从动旋转杆,所述主动旋转杆上设有多个与主动旋转杆相连的第一刀片且主动旋转杆用于带动第一刀片进行转动,所述从动旋转杆上设有多个与从动旋转杆相连的第二刀片且从动旋转杆带动第二刀片进行转动。通过设置的电机驱动主动旋转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主动旋转杆带动从动旋转杆进行转动,进而可以驱使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进行反方向转动,从而对育秧基质进行切割并搅拌。

6、优选的,所述空腔中设有用于对空腔进行限位的限位部且从动旋转杆的最低端插入至限位部中,多个所述第一刀片呈间隔状分布在主动旋转杆上,多个所述第二刀片呈间隔状分布在从动旋转杆且部分第二刀片位于间隔设置的第一刀片间。

7、优选的,分布在主动旋转杆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刀片的截面形状呈类锥型,分布在从动旋转杆上的多个所述第二刀片的截面形状呈类三角状。

8、优选的,所述主动旋转杆的最低端设有插入至限位部的插杆,所述插杆上设有多个凸出部,所述限位部中设有与凸出部相靠近的摩擦部。

9、优选的,所述从动旋转杆呈对称设置分布在主动旋转杆的两侧,所述主动旋转杆与从动旋转杆中设有可带动从动旋转杆进行啮合转动的齿轮组,所述主动旋转杆的转动通过电机进行驱动。

10、优选的,所述空腔中设有用于对粉碎后的育秧基质进行分离的分离板,所述罐体的外部设有可沿着分离板的表面进行移动的移动板,所述罐体的外部还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输送管且输送管的进料端与移动板相对应,所述输送管内设有可进行转动的螺旋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最上端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出料管且该螺旋输送管用于将输送管中的育秧基质输送至空腔中。

11、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通道且出料通道中设有控制阀;所述分离板的孔径目数为2目-5目;所述输送管的上端设有用于驱动螺旋输送管进行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空腔的最底端的厚度由外向内逐渐递减且空腔的最低端与出料通道相连通;所述分离板的移动通过液压缸进行驱动。分离板的孔径目数为4目。

12、优选的,所述施肥结构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设置在罐体的外部,所述放置箱的出料端与输送管相连通;所述放置箱中设有用于将放置箱内的肥料输送至输送管中的真空输送泵。

13、上述电机,伺服电机以及真空输送泵均可通过控制面板进行电性控制。

14、将育秧基质放入罐体中,启动装置后,改良刀片不断地切割和搅拌育秧基质,使得育秧基质变得更加松软和肥沃,同时施肥结构将肥料施加到育秧基质中,进一步提高育秧基质的质量。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高效地改良育秧基质的质量,提高秧苗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15、上述育秧基质可以采用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但是以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制作育秧基质时存在的因秸秆有疏水性保护层而导致生产的基质难以吸水和发酵过程中导致的ph和ec过高等问题,所以提出一种在发酵前先将秸秆粉碎后厌氧微贮一段时间的方法,以达到破坏水稻秸秆表面的蜡质层结构,并调节最终产物的ph和ec的目的,最终形成一款吸水性、ph、ec值优良的水稻育秧基质。

16、其方法为:

17、步骤一、将秸秆粉碎成小于5mm大小的粉末或颗粒。

18、步骤二、将粉碎秸秆和发酵沼液按重量3:1送入厌氧发酵单元,并添加0.1%质量分数的乳酸菌和混合菌剂。进行厌氧贮藏20-25天;

19、步骤三、将贮藏的秸秆、禽畜粪便、蘑菇泥等物料混合,调配成碳氮比在25左右的混合物料;

20、步骤丝四、将上述混合物料堆成条跺并进行发酵;

21、步骤五、发酵时对料堆温度、水分进行实时监控,检测温度高于60℃时,进行翻抛。直至物料腐熟;

22、步骤六、将腐熟物料晾干或烘干后经过粉碎、筛分、计量包装,获得成品育秧基质。

23、在物料混合发酵前先将秸秆废弃物粉碎并厌氧贮藏一定时间,破坏秸秆的硅质疏水层,提高基质的吸水和保水能力;并在厌氧微贮中使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快速分解,产生有机酸,能降低物料酸碱度、络合矿质离子,进而降低物料ph和ec。整个基质生产过程经过厌氧+有氧两个过程,微生物可在不同的阶段连续分解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最终生产出的育秧基质养分充足,腐熟度高。

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改良效果显著的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能够高效地改良育秧基质的质量,提高秧苗的生长速度和品质。该装置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农业种植
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设有用于存放育秧基质的空腔(2),所述空腔(2)中设有用于对空腔(2)中的育秧基质进行改良的改良结构(3),所述罐体(1)的外部设有与空腔(2)相连通的施肥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结构(3)包括主动旋转杆(5)与从动旋转杆(6),所述主动旋转杆(5)上设有多个与主动旋转杆(5)相连的第一刀片(7)且主动旋转杆(5)用于带动第一刀片(7)进行转动,所述从动旋转杆(6)上设有多个与从动旋转杆(6)相连的第二刀片(8)且从动旋转杆(6)带动第二刀片(8)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中设有用于对空腔(2)进行限位的限位部(9)且从动旋转杆(6)的最低端插入至限位部(9)中,多个所述第一刀片(7)呈间隔状分布在主动旋转杆(5)上,多个所述第二刀片(8)呈间隔状分布在从动旋转杆(6)且部分第二刀片(8)位于间隔设置的第一刀片(7)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布在主动旋转杆(5)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刀片(7)的截面形状呈类锥型,分布在从动旋转杆(6)上的多个所述第二刀片(8)的截面形状呈类三角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旋转杆(5)的最低端设有插入至限位部(9)的插杆(10),所述插杆(10)上设有多个凸出部(11),所述限位部(9)中设有与凸出部(11)相靠近的摩擦部(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旋转杆(6)呈对称设置分布在主动旋转杆(5)的两侧,所述主动旋转杆(5)与从动旋转杆(6)中设有可带动从动旋转杆(6)进行啮合转动的齿轮组(13),所述主动旋转杆(5)的转动通过电机(14)进行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中设有用于对粉碎后的育秧基质进行分离的分离板(15),所述罐体(1)的外部设有可沿着分离板(15)的表面进行移动的移动板(16),所述罐体(1)的外部还设有与空腔(2)相连通的输送管(17)且输送管(17)的进料端与移动板(16)相对应,所述输送管(17)内设有可进行转动的螺旋输送管(18),所述输送管(17)的最上端设有与空腔(2)相连通的出料管(19)且该螺旋输送管(18)用于将输送管(17)中的育秧基质输送至空腔(2)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通道(20)且出料通道(20)中设有控制阀;所述分离板(15)的孔径目数为2目-5目;所述输送管(17)的上端设有用于驱动螺旋输送管(18)进行转动的伺服电机(21);所述空腔(2)的最底端的厚度由外向内逐渐递减且空腔(2)的最低端与出料通道(20)相连通;所述分离板(15)的移动通过液压缸(22)进行驱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结构(4)包括放置箱(23),所述放置箱(23)设置在罐体(1)的外部,所述放置箱(23)的出料端与输送管(17)相连通;所述放置箱(23)中设有用于将放置箱(23)内的肥料输送至输送管(17)中的真空输送泵(2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设有用于存放育秧基质的空腔(2),所述空腔(2)中设有用于对空腔(2)中的育秧基质进行改良的改良结构(3),所述罐体(1)的外部设有与空腔(2)相连通的施肥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结构(3)包括主动旋转杆(5)与从动旋转杆(6),所述主动旋转杆(5)上设有多个与主动旋转杆(5)相连的第一刀片(7)且主动旋转杆(5)用于带动第一刀片(7)进行转动,所述从动旋转杆(6)上设有多个与从动旋转杆(6)相连的第二刀片(8)且从动旋转杆(6)带动第二刀片(8)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2)中设有用于对空腔(2)进行限位的限位部(9)且从动旋转杆(6)的最低端插入至限位部(9)中,多个所述第一刀片(7)呈间隔状分布在主动旋转杆(5)上,多个所述第二刀片(8)呈间隔状分布在从动旋转杆(6)且部分第二刀片(8)位于间隔设置的第一刀片(7)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布在主动旋转杆(5)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刀片(7)的截面形状呈类锥型,分布在从动旋转杆(6)上的多个所述第二刀片(8)的截面形状呈类三角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质水稻育秧基质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旋转杆(5)的最低端设有插入至限位部(9)的插杆(10),所述插杆(10)上设有多个凸出部(11),所述限位部(9)中设有与凸出部(11)相靠近的摩擦部(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质水稻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彬钱国强姚振强唐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桐奥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