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3384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3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属于钻井封井技术领域。包括:底盘、钻杆、两个封井机构、两个可调密封机构和套管连接机构,两个所述封井机构对称,且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顶面,所述套管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底面,所述钻杆上下贯穿所述封井机构、所述底盘和所述套管连接机构,两个所述可调密封机构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封井机构靠近所述钻杆一端连接,两个所述可调密封机构形成密封套接在所述钻杆侧壁上的环状结构。本技术不会产生阻挡井口,便于后续的钻井作业,同时根据钻杆的尺寸可以选择与之相适配的可密封调节机构,使整个封井装置能与多种不同尺寸的钻井配合使用,提高了封井装置的可适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钻井封井,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大口径煤矿等防水治水钻井、地热钻井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和施工成本等问题,一般情况下是不安装防喷器等设备的,而往往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是需要短时间封闭孔口的,例如套管试压、孔内泥浆内循环等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传统情况下是把孔内钻具提出孔内,安装简易的封井装置。随着钻进技术的提升,或孔内的各种原因,钻具无法提出孔内,但却需要封闭孔口并且需要使封井装置可以承压。面对这种情况,普通的封井装置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但也存在新的难题,就是安装时需要不断的调节钻具组合,且拆卸麻烦,甚至在某些状况下不能使用。

2、如现有的公告号为cn2161106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包括密封压盖、法兰盘和套筒,法兰盘水平固定设置;密封压盖安装在法兰盘的上方,其与法兰盘贴合;套筒同轴滑动的套设在密封压盖外,且其可移动至紧压在密封压盖的上侧,并通过多个间隔分布的扣紧件扣住法兰盘。

3、针对上述及现有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往往存在以下缺陷:该装置使用时,密封压盖以及法兰盘需要套设在钻杆的外部,后续拆卸时需要将钻杆从钻井中完全移出才能进行拆卸,同时再次安装也需要将钻杆从钻井中完全移出才能安装,而密封压盖以及法兰盘不拆卸时会产生阻挡井口的问题,使用效果不佳,需要进行改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包括:底盘、钻杆、两个封井机构、两个可调密封机构和套管连接机构,两个所述封井机构对称,且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顶面,所述套管连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底面,所述钻杆上下贯穿所述封井机构、所述底盘和所述套管连接机构,两个所述可调密封机构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封井机构靠近所述钻杆一端连接,两个所述可调密封机构形成密封套接在所述钻杆侧壁上的环状结构。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底盘上设置两个可移动调节的封井装置,有利于根据实际施工需要,选择是否封闭井口,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不会产生阻挡井口的问题,便于后续的钻井作业;而且根据钻杆的尺寸可以选择与之相适配的可密封调节机构,使整个封井装置能与多种不同尺寸的钻井配合使用,提高了封井装置的可适配性。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进一步,所述底盘中间设置开口,所述开口为被所述钻杆穿过的通孔。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底盘中间设置开口,有利于为钻杆的上下提升提供通道。

7、进一步,所述封井机构包括:挡板、电动推杆和卡槽,所述卡槽为设置在所述挡板靠近所述钻杆一端侧壁上的半圆形结构,两个所述卡槽组合成可拆卸的圆形通孔,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卡槽一端侧壁连接。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卡槽有利于为可调密封机构的安装以及和挡板的固定连接提供位置,并配合电动推杆,提高了封井装置操作的便捷性。

9、进一步,所述挡板为滑动设置在所述底盘顶端的板状结构,所述电动推杆安装在所述底盘侧壁上,所述电动推杆的驱动端与所述挡板连接。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动推杆安装在底盘侧壁上,有利于为驱动挡板的移动提供支撑。

11、进一步,所述可调密封机构包括:安装槽、密封环、密封垫、连接孔和连接螺栓,所述密封环为嵌入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的半圆形环状结构,所述密封垫安装在所述密封环内壁上,所述连接螺栓与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调密封机构有利于通过调整密封环的尺寸,使之与钻杆的尺寸相适配,进而实现和钻杆的密封连接,提高了封井装置的密封性。

13、进一步,所述安装槽为纵向截面是“工”形,且与所述卡槽适配连接的半圆形凹槽状结构,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挡板连接。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槽有利于通过将自身与挡板固定连接,进而实现密封环与钻杆的可适配拆卸连接,提高了封井装置的适配性。

15、进一步,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挡板、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密封环上,所述连接螺栓通过依次穿过所述安装槽、所述密封环和所述挡板上的所述连接孔,并配合对应的螺母将所述安装槽固定在所述挡板上。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螺栓有利于将安装槽和挡板螺纹固定连接,并配合密封环上的连接孔,有利于实现更换不同尺寸的密封环,使密封环与不同尺寸的钻杆适配密封连接。

17、进一步,所述密封环通过所述密封垫与所述钻杆外壁密封连接。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密封环一方面有利于配合密封垫实现和钻杆的密封连接,另一方面通过可拆卸连接,有利于提高整个封井装置的适配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钻杆(2)、两个封井机构(3)、两个可调密封机构(4)和套管连接机构(5),两个所述封井机构(3)对称,且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1)顶面,所述套管连接机构(5)设置在所述底盘(1)底面,所述钻杆(2)上下贯穿所述封井机构(3)、所述底盘(1)和所述套管连接机构(5),两个所述可调密封机构(4)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封井机构(3)靠近所述钻杆(2)一端连接,两个所述可调密封机构(4)形成密封套接在所述钻杆(2)侧壁上的环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中间设置开口(11),所述开口(11)为被所述钻杆(2)穿过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井机构(3)包括:挡板(31)、电动推杆(32)和卡槽(33),所述卡槽(33)为设置在所述挡板(31)靠近所述钻杆(2)一端侧壁上的半圆形结构,两个所述卡槽(33)组合成可拆卸的圆形通孔,所述电动推杆(32)与所述挡板(31)远离所述卡槽(33)一端侧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1)为滑动设置在所述底盘(1)顶端的板状结构,所述电动推杆(32)安装在所述底盘(1)侧壁上,所述电动推杆(32)的驱动端与所述挡板(3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密封机构(4)包括:安装槽(41)、密封环(42)、密封垫(43)、连接孔(44)和连接螺栓(45),所述密封环(42)为嵌入安装在所述安装槽(41)内的半圆形环状结构,所述密封垫(43)安装在所述密封环(42)内壁上,所述连接螺栓(45)与所述连接孔(44)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41)为纵向截面是“工”形,且与所述卡槽(33)适配连接的半圆形凹槽状结构,所述安装槽(41)与所述挡板(3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44)设置在所述挡板(31)、所述安装槽(41)和所述密封环(42)上,所述连接螺栓(45)通过依次穿过所述安装槽(41)、所述密封环(42)和所述挡板(31)上的所述连接孔(44),并配合对应的螺母将所述安装槽(41)固定在所述挡板(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42)通过所述密封垫(43)与所述钻杆(2)外壁密封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钻杆(2)、两个封井机构(3)、两个可调密封机构(4)和套管连接机构(5),两个所述封井机构(3)对称,且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1)顶面,所述套管连接机构(5)设置在所述底盘(1)底面,所述钻杆(2)上下贯穿所述封井机构(3)、所述底盘(1)和所述套管连接机构(5),两个所述可调密封机构(4)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封井机构(3)靠近所述钻杆(2)一端连接,两个所述可调密封机构(4)形成密封套接在所述钻杆(2)侧壁上的环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中间设置开口(11),所述开口(11)为被所述钻杆(2)穿过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井机构(3)包括:挡板(31)、电动推杆(32)和卡槽(33),所述卡槽(33)为设置在所述挡板(31)靠近所述钻杆(2)一端侧壁上的半圆形结构,两个所述卡槽(33)组合成可拆卸的圆形通孔,所述电动推杆(32)与所述挡板(31)远离所述卡槽(33)一端侧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拆卸式区域治理井口封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1)为滑动设置在所述底盘(1)顶端的板状结构,所述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刘士君齐立德高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水文地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