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眼科手术器械,特别是指一种宽度可调的眼睑拉钩。
技术介绍
1、上眼睑下垂是眼科与整形科常见病,它主要表现就是上眼睑抬举无力、全部或部分遮盖眼球;不仅影响患者外观,而且会对视功能造成不良影响。上眼睑下垂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且方式较多,以最常用的额肌瓣悬吊手术为例手术过程通常分为:上睑切口设计、组织分离、暴露并制作额肌瓣、额肌瓣缝合固定至上睑板、切口重睑式缝合等五个步骤,手术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是:从上睑做一个重睑切口、由皮下肌层向上方分离组织直至眉上额部肌肉,采用额肌制作一个肌肉瓣缝合固定到上眼睑睑板从而实现上眼睑提升。出于对术后美观的要求,手术仅有一个上眼睑的弧形皮肤切口,由组织层间潜行向上分离,通常需要术者助手使用眼睑拉钩勾起切口的上缘组织,暴露需要分离的组织配合术者完成。分离额部肌肉要求至少分离到眉上1.0cm,制作的肌肉瓣的宽度建议不少于2.0cm,以便实现对眼睑中间以及内外侧全面提升。因为额部肌肉血运丰富、术者能在直视下分离组织,可大大减少术中、术后局部血肿的机率,同时可避免损伤位于眼眶上缘附近的神经及血管组织。所以使用
...【技术保护点】
1.宽度可调的眼睑拉钩,包括握持部,表面光滑的拉钩部位于握持部顶端且可与患者上眼睑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持部包括同轴向并列设置的第一握持部(2)及第二握持部(6),拉钩部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握持部(2)顶端的第一拉钩(1),设置于第二握持部(6)顶端的第二拉钩(7);第一握持部(2)与第二握持部(6)的尾部通过弹性铰链(5)连接,弹性铰链(5)的内侧与第一握持部(2)、第二握持部(6)的尾端形成开孔;第一握持部(2)与第二握持部(6)的中部邻接面沿轴向间隔开设至少三个弧面相对的凹槽,相对设置的弧形凹槽形成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定位孔(3),定位销(4)中部呈可与定位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宽度可调的眼睑拉钩,包括握持部,表面光滑的拉钩部位于握持部顶端且可与患者上眼睑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持部包括同轴向并列设置的第一握持部(2)及第二握持部(6),拉钩部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握持部(2)顶端的第一拉钩(1),设置于第二握持部(6)顶端的第二拉钩(7);第一握持部(2)与第二握持部(6)的尾部通过弹性铰链(5)连接,弹性铰链(5)的内侧与第一握持部(2)、第二握持部(6)的尾端形成开孔;第一握持部(2)与第二握持部(6)的中部邻接面沿轴向间隔开设至少三个弧面相对的凹槽,相对设置的弧形凹槽形成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定位孔(3),定位销(4)中部呈可与定位孔(3)形成弹性卡装配合的柱状结构,定位销(4)上下两端设有可与定位孔(3)形成轴向定位的止口,定位销(4)位于定位孔(3)时所对应的第一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