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旧池体改造的制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319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旧池体改造的制水系统,包括澄清池池体和无阀滤池池体;澄清池池体内设有周向布置的隔墙,隔墙与澄清池池体围合成泥水分离区;澄清池池体内设有中心筒,中心筒底部与澄清池池体底壁相连,澄清池池体底部设有排污口;中心筒内设有横向隔板,该隔板将中心筒由下至上分为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第一反应室内设有搅拌叶轮;第二反应室设置在隔墙内,第二反应室的侧壁与隔墙之间的间隙为导流室;第二反应室底部外侧设有配水三角堰,该配水三角堰与第一反应室相连通;无阀滤池池体内设置超滤膜组件。本技术的利用旧池体改造的制水系统,可以应用于无法新增用地的老水厂提质扩容改造,可提高出水浊度,使水质达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来水相关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旧池体改造的制水系统


技术介绍

1、建设于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自来水厂多采用澄清池+无阀滤池的制水工艺,出水水质无法满足gb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自来水厂的辐射范围已扩展到周围村镇。而同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水厂周边已全部被当地居民居住使用,且水厂地理位置受限,进出水厂的道路狭窄,无法进出大型工程车辆,推倒原有构筑物重建新的净水构筑物的方案不可行。在厂区内已无可用的空地,亦无法向周边扩容新增用地的情况下,就只能在已有构筑物上做改造,利用已有池体改进制水工艺,实现扩容提质的目标。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工业园供水站,随着我国工业企业园区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用水需求增速加快,用水水质要求也日益提高,部分用水大户经常面临供水压力过低、水量不足的缺陷。

2、原来自来水厂的澄清池一般为水力循环澄清池,无阀滤池为重力式无阀滤池。澄清池包括澄清池池体,澄清池池体内设有周向布置的隔墙,该隔墙通过四根支柱与澄清池池体底部相连。澄清池池体一侧设有溢流堰,该溢流堰内设有出水管,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旧池体改造的制水系统,包括澄清池池体(1)和无阀滤池池体(2),所述澄清池池体(1)的出水管(16)与无阀滤池池体(2)的进水管(17)相连通;所述澄清池池体(1)内设有周向布置的隔墙(8),隔墙(8)与澄清池池体(1)围合成泥水分离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旧池体改造的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区(10)上部设有多组斜板(12),多组所述斜板(12)沿泥水分离区(10)横截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旧池体改造的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室(6)的侧壁上部周向设有多个出水堰(13),所述第二反应室(6)通过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旧池体改造的制水系统,包括澄清池池体(1)和无阀滤池池体(2),所述澄清池池体(1)的出水管(16)与无阀滤池池体(2)的进水管(17)相连通;所述澄清池池体(1)内设有周向布置的隔墙(8),隔墙(8)与澄清池池体(1)围合成泥水分离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旧池体改造的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区(10)上部设有多组斜板(12),多组所述斜板(12)沿泥水分离区(10)横截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旧池体改造的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室(6)的侧壁上部周向设有多个出水堰(13),所述第二反应室(6)通过出水堰(13)与导流室(9)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旧池体改造的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室(6)侧壁上设有多块扰流板(14),多块所述扰流板(14)沿第二反应室(6)周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旧池体改造的制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三角堰(11)设置导流室(9)底部,所述第一进水管(15)从导流室(9)顶部向下延伸至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媚李绪忠高伟王杰赵玺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