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安装结构的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2688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0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安装结构的变频器,属于变频器领域,一种带安装结构的变频器,包括包括安装框,安装框内部插设有变频器本体,变频器本体两侧中部均设置有限位槽,安装框两侧中部均设置有两个限位插孔,两侧限位插孔前后直线分布,后端限位插孔内部活动插设有导块,它可以实现通过设置安装框将变频器限位,同时,在安装框内侧两侧均安装导块、摆动组件、限位块和卡接组件,工作人员可直接将变频器卡入安装框内,并通过变频器推动导块向外移动,同时,通过摆动组件驱动限位块和卡接组件向内移动插设至变频器两侧的限位槽内,完成变频器和安装框的连接以及变频器的安装限位,该结构可便于变频器安装,提高变频器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频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安装结构的变频器


技术介绍

1、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滤波、逆变、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

2、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9204331u,提供了一种带有安装结构的变频器,此专利通过设计的安装结构和安装背板,能够先将安装背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配电箱的内部,然后再将机体安装在安装背板的前表面,在进行螺栓连接时,既不会有视线上的不足,配电箱内部的空间也较为充足,手部容易操作,使得安装过程十分方便。

3、上述变频器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固定,且变频器的安装结构中螺栓的数量较多,导致变频器的安装费时费力,降低变频器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安装结构的变频器,它可以实现通过设置安装框将变频器限位,同时,在安装框内侧两侧均安装导块、摆动组件、限位块和卡接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安装结构的变频器,包括安装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内部插设有变频器本体(2),所述变频器本体(2)两侧中部均设置有限位槽(21),所述安装框(1)两侧中部均设置有两个限位插孔(11),两侧所述限位插孔(11)前后直线分布,后端所述限位插孔(11)内部活动插设有导块(3),所述导块(3)内侧采用斜面设置,所述导块(3)前窄后宽设置,前端所述限位插孔(11)内部活动插设有限位块(4),所述安装框(1)两侧、前后端限位插孔(11)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摆动组件(5),所述摆动组件(5)与导块(3)和限位块(4)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4)内侧均设置有凹槽(43),所述凹槽(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安装结构的变频器,包括安装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内部插设有变频器本体(2),所述变频器本体(2)两侧中部均设置有限位槽(21),所述安装框(1)两侧中部均设置有两个限位插孔(11),两侧所述限位插孔(11)前后直线分布,后端所述限位插孔(11)内部活动插设有导块(3),所述导块(3)内侧采用斜面设置,所述导块(3)前窄后宽设置,前端所述限位插孔(11)内部活动插设有限位块(4),所述安装框(1)两侧、前后端限位插孔(11)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摆动组件(5),所述摆动组件(5)与导块(3)和限位块(4)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4)内侧均设置有凹槽(43),所述凹槽(43)内部活动插设有卡接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安装结构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插孔(11)前后端均设置有与限位插孔(11)贯通的卡槽(12),所述导块(3)后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条(31),所述限位块(4)前后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条(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安装结构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条(31)和第二限位条(41)均卡设于卡槽(12)内,且第一限位条(31)和第二限位条(41)的形状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向冯永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菱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