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密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253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04
本技术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精密温控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旁通支路、第二旁通支路、第一阀和第二阀。第一旁通支路的换热介质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接口的换热介质混合成第一混温换热介质,第二旁通支路的换热介质与第一混温换热介质混合成第二混温换热介质,第一阀设置于第一旁通支路,第二阀设置于第二旁通支路。应用本技术提供的高精密温控系统,能够使第二混温换热介质的温度与预设目标换热介质的温度的温度差范围为(‑0.1~0.1)℃,提升了温度补偿精度,从而实现温控系统的高精密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温度控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精密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高精密温控冷却领域,如高精密温控空调冷却系统,请参阅图1,第一换热器01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换热器02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二换热器02的第二接口依次经加热器03和热缓冲器04与第一换热器01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01为末端换热器,其与外部环境或设备热量交换后,其内的换热介质温度升高,高温的换热介质回流至第二换热器02,在第二换热器02内被重新冷却,并经过加热器03及热缓冲器04的作用,重新流入第一换热器01对外部环境或设备进行冷却。

2、该冷却系统的温度补偿由加热器实现,加热器通常为电加热丝。即当温度接近临界的需求温度时,通过加热器对换热介质进行电加热,实现温度的达标和较小的波动。然而,通过一级电加热进行温度补偿,能耗较高,且精度较低。

3、综上所述,如何无需使用加热器,有效地改善冷却系统精度较低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密温控系统,该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密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高精密散热需求的设备,所述高精密温控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第一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密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旁通支路的换热介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第二接口的换热介质混合成的第一混温换热介质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旁通支路的换热介质与所述第一混温换热介质混合成的第二混温换热介质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密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换热器(2)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密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高精密散热需求的设备,所述高精密温控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1)和第二换热器(2),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第一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密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旁通支路的换热介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的第二接口的换热介质混合成的第一混温换热介质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旁通支路的换热介质与所述第一混温换热介质混合成的第二混温换热介质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密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换热器(2)第二接口的换热介质温度的第三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密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旁通支路换热介质流量的第一流量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精密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第一接口的第二流量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精度均为±0.3℃及以内,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精度为±0.1℃及以内,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的精度均为1%及以内,所述第一流量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斌刘翔吴刚杨斌梁健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