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水马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2497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水马移动装置,包括拼装底座,所述拼装底座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移动升降架,所述移动升降架底端与所述拼装底座相连部位安装有倒L型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正对所述拼装底座上的销孔处插装有限位销。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移动升降架、拼装底座以及连接板的配合设计,使得注水后的水马在向使用场所内的相应位置移动时可以通过抬升以及推动的方式来实现注水后水马的便捷移动,由于在上述转运方式下可以有效避免注水后水马在转运过程中人工的持续抬挪操作,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方便水马的高效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马移动用具,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水马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1、水马是一种用于分割路面或形成阻挡的塑制壳体障碍物,通常是上小下大的结构,上方有孔以注水增重,部分水马还有横向的通孔以便通过杆件连接以形成更长的阻挡链或阻挡墙。一般用于道路交通设施,在高速路、城市道路、及天桥街道路口常见。其中在水马使用时需要将水马移动到需要使用的位置。

2、目前在将水马向道路上使用位置移动时主要是先通过运输车将注水后的水马移动到使用场所,然后再通过人工手动持续抬挪的方式来将注水后的水马抬到使用位置,虽然在上述转运方式下可以实现注水后的水马向使用位置的移动,但是采用人工手动持续抬挪的方式进行转运不仅会极大的增加水马在转运时人工的劳动强度,而且转运效率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在拼装后以推动的方式来实现注水后水马向使用位置处的便捷转运,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方便对注水后水马进行高效转运的便于拆装的水马移动装置。

3、(二)技术方案

4、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水马移动装置,包括拼装底座,所述拼装底座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移动升降架,所述移动升降架底端与所述拼装底座相连部位安装有倒l型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正对所述拼装底座上的销孔处插装有限位销。

5、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升降架包括连接架、对称焊接在所述连接架两侧的套杆、安装在所述套杆内的伸缩杆、固定在所述伸缩杆底端的万向轮、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套杆中部的螺纹杆、安装在所述螺纹杆顶端的斜齿轮二、与所述斜齿轮二竖直配合的斜齿轮一以及贯穿所述斜齿轮一的调节转杆。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移动升降架作用下可以实现所述拼装底座的抬升,抬升后可以通过推动的方式来实现所述拼装底座上放置的注水后水马的便捷移动。

7、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套杆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为阶梯状的圆柱结构,所述套杆内部中空且底端为开口式结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计可以确保所述伸缩杆相对于所述套杆的便捷滑动。

9、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固定板,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与所述伸缩杆螺纹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固定板作用下可以确保所述螺纹杆在调节过程中的便捷转动。

11、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转杆贯穿所述套杆,且所述调节转杆与所述斜齿轮一焊接,所述斜齿轮一与所述斜齿轮二啮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所述调节转杆可以实现所述斜齿轮一转动,所述斜齿轮一转动后可以通过所述斜齿轮二来实现所述螺纹杆的转动,所述螺纹杆转动后可以在螺纹传动作用下实现所述伸缩杆由所述套杆内的伸出,从而实现拼装底座随所述套杆一起进行抬升,抬升后便可对注水后的水马进行便捷移动。

13、进一步的,所述拼装底座包括两个对称拼装的u型板以及开设在每个所述u型板上端中部用于对放置后的水马进行限位的限位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拼装底座可以实现注水后水马的便捷放置。

1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成型于所述u型板上,且所述限位槽为u型结构。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在实现注水后水马稳定放置的同时对注水后的水马进行限位。

17、(三)有益效果

18、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为解决目前在将水马向道路上使用位置移动时主要是先通过运输车将注水后的水马移动到使用场所,然后再通过人工手动持续抬挪的方式来将注水后的水马抬到使用位置,虽然在上述转运方式下可以实现注水后的水马向使用位置的移动,但是采用人工手动持续抬挪的方式进行转运不仅会极大的增加水马在转运时人工的劳动强度,而且转运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本技术通过移动升降架、拼装底座以及连接板的配合设计,使得注水后的水马在向使用场所内的相应位置移动时可以通过抬升以及推动的方式来实现注水后水马的便捷移动,由于在上述转运方式下可以有效避免注水后水马在转运过程中人工的持续抬挪操作,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方便水马的高效转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装的水马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拼装底座(2),所述拼装底座(2)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移动升降架(1),所述移动升降架(1)底端与所述拼装底座(2)相连部位安装有倒L型的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上正对所述拼装底座(2)上的销孔处插装有限位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水马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升降架(1)包括连接架(101)、对称焊接在所述连接架(101)两侧的套杆(103)、安装在所述套杆(103)内的伸缩杆(104)、固定在所述伸缩杆(104)底端的万向轮(105)、通过固定板(107)固定在所述套杆(103)中部的螺纹杆(108)、安装在所述螺纹杆(108)顶端的斜齿轮二(109)、与所述斜齿轮二(109)竖直配合的斜齿轮一(106)以及贯穿所述斜齿轮一(106)的调节转杆(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水马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04)与所述套杆(103)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04)为阶梯状的圆柱结构,所述套杆(103)内部中空且底端为开口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水马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08)贯穿所述固定板(107),且所述螺纹杆(108)与所述固定板(107)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08)与所述伸缩杆(104)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水马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转杆(102)贯穿所述套杆(103),且所述调节转杆(102)与所述斜齿轮一(106)焊接,所述斜齿轮一(106)与所述斜齿轮二(109)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水马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底座(2)包括两个对称拼装的U型板(201)以及开设在每个所述U型板(201)上端中部用于对放置后的水马进行限位的限位槽(2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水马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02)成型于所述U型板(201)上,且所述限位槽(202)为U型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水马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拼装底座(2),所述拼装底座(2)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移动升降架(1),所述移动升降架(1)底端与所述拼装底座(2)相连部位安装有倒l型的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上正对所述拼装底座(2)上的销孔处插装有限位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水马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升降架(1)包括连接架(101)、对称焊接在所述连接架(101)两侧的套杆(103)、安装在所述套杆(103)内的伸缩杆(104)、固定在所述伸缩杆(104)底端的万向轮(105)、通过固定板(107)固定在所述套杆(103)中部的螺纹杆(108)、安装在所述螺纹杆(108)顶端的斜齿轮二(109)、与所述斜齿轮二(109)竖直配合的斜齿轮一(106)以及贯穿所述斜齿轮一(106)的调节转杆(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水马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04)与所述套杆(103)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挺吴和才黄彬邱炎斌陈天昱韦仁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柳州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柳江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