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集线装置用防护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1922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集线装置用防护结构,防护壳由外壳体与内壳体相组成,外壳体与内壳体均前后贯通设置,外壳体呈弧状固定于底座上,且内壳体设置于外壳体的内侧,底座上固定有凸台,内壳体的侧板滑动插接于凸台上,外壳体的内侧铰接第一连杆,内壳体的外侧铰接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自由端相铰接,且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处设置扭簧,本技术具备较好的减震缓冲性能,使用寿命高,保证了对集线装置上的线路的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站集线设备防护,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电站集线装置用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1、光伏电站,是指一种利用太阳光能、采用特殊材料诸如晶硅板、等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电站是属于国家鼓励力度最大的开发能源项目。

2、集线装置是光伏电站中常用的辅助线路设备之一。目前,光伏电站内常用的集线装置通常裸露于外界,缺少防护结构,进而对于线路的保护不佳,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光伏电站集线装置用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光伏电站集线装置用防护结构,包括底座与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由外壳体与内壳体相组成,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均前后贯通设置,所述外壳体呈弧状固定于底座上,且内壳体设置于外壳体的内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凸台,所述内壳体的侧板滑动插接于凸台上,所述外壳体的内侧铰接第一连杆,所述内壳体的外侧铰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自由端相铰接,且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处设置扭簧。

5、进一步而言,所述底座与外壳体的连接固定处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吸湿垫。

6、进一步而言,所述外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弧状的引流槽,且引流槽与凹槽接通。

7、进一步而言,所述凸台上设置插槽,所述内壳体的侧板插接于插槽内,所述插槽内的底壁上设置减震垫。

8、(三)有益效果

9、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提到的一种光伏电站集线装置用防护结构,具备较好的减震缓冲性能,使用寿命高,保证了对集线装置上的线路的防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电站集线装置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与防护壳(2),所述防护壳(2)由外壳体(3)与内壳体(4)相组成,所述外壳体(3)与内壳体(4)均前后贯通设置,所述外壳体(3)呈弧状固定于底座(1)上,且内壳体(4)设置于外壳体(3)的内侧,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凸台(5),所述内壳体(4)的侧板滑动插接于凸台(5)上,所述外壳体(3)的内侧铰接第一连杆(31),所述内壳体(4)的外侧铰接第二连杆(41),所述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41)的自由端相铰接,且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41)的铰接处设置扭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集线装置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外壳体(3)的连接固定处设置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设置吸湿垫(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电站集线装置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3)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弧状的引流槽(32),且引流槽(32)与凹槽(11)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集线装置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5)上设置插槽(51),所述内壳体(4)的侧板插接于插槽(51)内,所述插槽(51)内的底壁上设置减震垫(5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站集线装置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与防护壳(2),所述防护壳(2)由外壳体(3)与内壳体(4)相组成,所述外壳体(3)与内壳体(4)均前后贯通设置,所述外壳体(3)呈弧状固定于底座(1)上,且内壳体(4)设置于外壳体(3)的内侧,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凸台(5),所述内壳体(4)的侧板滑动插接于凸台(5)上,所述外壳体(3)的内侧铰接第一连杆(31),所述内壳体(4)的外侧铰接第二连杆(41),所述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41)的自由端相铰接,且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41)的铰接处设置扭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利吕胜陈益强伍春生罗泽锋冯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仪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