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照明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1786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5
本技术公开一种智能照明手电筒,其属于照明手电筒技术领域,包括电筒主体,电筒主体上设有电控板、以及与电控板电连接的照明灯和电源;电控板上设有传感器、且通过传感器捕取电筒主体的动作变化信号,并根据动作变化信号控制照明灯的工作状态。本结构利用传感器在水平、垂直、俯仰、轴向和角速度等方位中的检测,以准确地捕取电筒主体的动作变化信号,使电控板能够准确地识别电筒主体的当前动作情况,进而控制照明灯的工作状态,以使照明灯能够自动打开及关闭、亮度调节、和/或改变闪烁频率,进而省去用户对照明灯开闭、亮度调节、和/或改变闪烁频率的操作,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及体验,同时产品集成度高,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手电筒,具体是一种智能照明手电筒


技术介绍

1、中国专利号为cn201520032819.6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手电筒,它包括手电筒本体、电源模块、太阳能电池板、照明灯、旋转开关、强制按钮、光敏传感器;手电筒前端安装有照明灯,手电筒本体后端安装有光敏传感器,手电筒本体与照明灯的连接处安装有旋转开关,手电筒本体上安装有强制按钮,手电筒本体内部安装有电源模块,手电筒本体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旋转按钮、照明灯、旋转开关、光敏传感器、电源模块串联连接,强制按钮与光敏传感器并联连接,电源模块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接。

2、上述多功能手电筒分别通过旋转开关实现手动调节照明灯亮度,通过光敏传感器实现自动调节照明灯亮度的功能,但是用户在使用时需要开关才能实现照明灯的开闭,照明灯的亮度调节还需要强制按钮、旋转开关、光敏传感器等多个零件的配合才能完成,不但集成度低,而且还会造成用户使用不便,同时光敏传感器的工作稳定性低,时常会出现照明灯亮度忽高忽低的情况,严格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3、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智能照明手电筒,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2、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智能照明手电筒,包括电筒主体,所述电筒主体上设置有电控板、以及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的照明灯和电源;所述电控板上设置有传感器、且通过所述传感器捕取所述电筒主体的动作变化信号,并根据动作变化信号控制所述照明灯的工作状态。

3、所述动作变化信号至少包括抖动、倾角、速度、和/或姿态变化的信号;工作状态至少包括打开及关闭、亮度调节、和/或改变闪烁频率。

4、所述传感器捕取所述电筒主体的抖动、倾角、速度、和/或姿态变化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反馈至所述电控板,所述电控板根据抖动、倾角、速度、和/或姿态变化的信号控制所述照明灯的打开及关闭、亮度调节、和/或改变闪烁频率。

5、所述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陀螺仪、加速计、地磁传感器、震动传感器、或倾角传感器。

6、所述电控板上设置有电源控制电路和照明控制电路。

7、所述电源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连接。

8、所述陀螺仪、所述加速计、所述地磁传感器、所述震动传感器、或所述倾角传感器与所述照明控制电路连接。

9、所述照明灯连接在所述电源控制电路与所述照明控制电路之间。

10、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电源管理芯片in端连接3.6v、c4电容、c5电容和所述电源,所述电源管理芯片out端连接3.3v、c2电容、c3电容、r5电阻和所述照明灯。

11、所述照明控制电路上设置有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ledout端连接r13电阻,并通过所述r13电阻连接r8电阻、三极管,所述三极管与所述照明灯连接,所述主控芯片信号收集端与所述陀螺仪、所述加速计、所述地磁传感器、所述震动传感器、或所述倾角传感器连接。

12、所述陀螺仪与所述加速计,二者单独或组合使用,并向所述电控板反馈所述电筒主体相关的抖动、倾角、速度、和/或姿态变化信号。

13、所述地磁传感器,其内部设置有三轴地磁测量元件,并向所述电控板反馈所述电筒主体相关的抖动、倾角、和/或姿态变化信号。

14、所述震动传感器与所述倾角传感器用于判断所述电筒主体的抖动信号或倾角信号,二者单独或组合使用,所述震动传感器与所述倾角传感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并向所述电控板反馈所述电筒主体相关的抖动信号或倾角信号。

15、所述电筒主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一端分别设置有装配凹部,所述装配凹部内装配有反光罩,所述装配凹部外侧还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盖设在所述反光罩上;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另一端分别延伸设置、且形成供用户作用照所述电筒主体的作用部。

16、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还设置有过孔;所述反光罩呈锥形设置、且朝所述电筒主体的端部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过孔相互对应;所述照明灯依次通过所述过孔、所述穿孔后位于所述反光罩内,并朝所述保护罩的外侧进行照明。

17、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电源腔,所述电源腔上设置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电源腔内、且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

18、所述电源为可充电式电池或不可充电式电池、且可拆装设置或不可拆装设置。

19、所述电源腔对应可充电式电池设置有充电口。

20、所述电源腔对应可拆装的所述电源设置有拆装口,所述拆装口上设置有盖板。

21、所述作用部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电控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保护罩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反光罩之间设置有透光件;所述照明灯一端位于所述反光罩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所述照明灯发出的灯光经所述反光罩反射后朝所述透光孔、所述透光件的方向进行照明。

22、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包括上述智能照明手电筒,所述智能控制方法如下:

23、一、用户作用所述电筒主体,此时用户手上的动作或抖动会传递到所述电筒主体,并引起所述电筒主体的抖动、倾角、速度、和/或姿态变化;

24、二、由于抖动、倾角、速度、和/或姿态变化的信号与所述电筒主体在静置状态下的信号不同,因此所述陀螺仪、所述加速计、所述地磁传感器、所述震动传感器、或所述倾角传感器会捕取所述电筒主体的抖动、倾角、速度、和/或姿态变化的信号,并将抖动、倾角、速度、和/或姿态变化的信号反馈至所述电控板;

25、三、所述电控板接收、且分析抖动、倾角、速度、和/或姿态变化的信号,并判断所述电筒主体是被用户作用、还是处于静置状态,从而控制所述照明灯的打开及关闭;

26、四、所述照明灯打开时,所述电控板接收、且分析抖动、倾角、速度、和/或姿态变化的信号的连续变化特征,从而判断用户是否做出了特定的手势,根据不同的手势从而控制所述照明灯的亮度调节、和/或改变闪烁频率;

27、五、所述电筒主体静置时,所述电控板接收、且分析倾角、和/或姿态信号的特征,从而判断用户是否将所述电筒主体按照特定姿态放置,所述电控板可根据这一特定放置姿态将所述照明灯保持在打开状态。

28、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利用电源提供电量给照明灯、电控板,并利用传感器在水平、垂直、俯仰、轴向和角速度等方位中的检测,以准确地捕取电筒主体的动作变化信号,使电控板能够根据这些动作变化信号准确地识别电筒主体的当前动作情况,进而控制照明灯的工作状态,以使照明灯能够自动打开及关闭、亮度调节、和/或改变闪烁频率,让照明灯在电筒主体静置的非使用状态时能够自动关闭,避免电量快速损耗,减少浪费资源,照明灯在电筒主体被用户作用时即自动打开,并在打开时再判断电筒主体的当前动作变化自动完成亮度调节、和/或改变闪烁频率,进而省去用户对照明灯开闭、亮度调节、和/或改变闪烁频率的操作,提高用户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照明手电筒,包括电筒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筒主体上设置有电控板(1)、以及与所述电控板(1)电连接的照明灯(2)和电源(3);所述电控板(1)上设置有传感器、且通过所述传感器捕取所述电筒主体的动作变化信号,并根据动作变化信号控制所述照明灯(2)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照明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变化信号至少包括抖动、倾角、速度、和/或姿态变化的信号;工作状态至少包括打开及关闭、亮度调节、和/或改变闪烁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照明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加速计、地磁传感器、震动传感器、或倾角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照明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板(1)上设置有电源控制电路(17)和照明控制电路(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智能照明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17)包括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电源管理芯片in端连接3.6V、C4电容、C5电容和所述电源(3),所述电源管理芯片out端连接3.3V、C2电容、C3电容、R5电阻和所述照明灯(2);

<p>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照明手电筒,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智能照明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筒主体包括上壳体(4)和下壳体(5);所述上壳体(4)和所述下壳体(5)一端分别设置有装配凹部(6),所述装配凹部(6)内装配有反光罩(7),所述装配凹部(6)外侧还设置有保护罩(8),所述保护罩(8)盖设在所述反光罩(7)上;所述上壳体(4)和所述下壳体(5)另一端分别延伸设置、且形成供用户作用照所述电筒主体的作用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智能照明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4)或所述下壳体(5)上设置有电源腔(11),所述电源腔(11)上设置有导电片(12),所述导电片(12)与所述电控板(1)电连接;所述电源(3)设置在所述电源腔(11)内、且与所述导电片(12)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智能照明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3)为可充电式电池或不可充电式电池、且可拆装设置或不可拆装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智能照明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内设置有空腔(14);所述电控板(1)固定设置在所述空腔(14)内;所述保护罩(8)上设置有透光孔(15),所述透光孔(15)与所述反光罩(7)之间设置有透光件(16);所述照明灯(2)一端位于所述反光罩(7)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空腔(14)内、且与所述电控板(1)电连接,所述照明灯(2)发出的灯光经所述反光罩(7)反射后朝所述透光孔(15)、所述透光件(16)的方向进行照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照明手电筒,包括电筒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筒主体上设置有电控板(1)、以及与所述电控板(1)电连接的照明灯(2)和电源(3);所述电控板(1)上设置有传感器、且通过所述传感器捕取所述电筒主体的动作变化信号,并根据动作变化信号控制所述照明灯(2)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照明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变化信号至少包括抖动、倾角、速度、和/或姿态变化的信号;工作状态至少包括打开及关闭、亮度调节、和/或改变闪烁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照明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加速计、地磁传感器、震动传感器、或倾角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照明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板(1)上设置有电源控制电路(17)和照明控制电路(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智能照明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17)包括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电源管理芯片in端连接3.6v、c4电容、c5电容和所述电源(3),所述电源管理芯片out端连接3.3v、c2电容、c3电容、r5电阻和所述照明灯(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照明手电筒,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智能照明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筒主体包括上壳体(4)和下壳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兴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即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