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周转的墙柱钢筋绑扎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164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4
本技术公开一种便于周转的墙柱钢筋绑扎操作平台,包括支撑架、操作平台、防护组件及锚固件,所述支撑架分别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两侧,且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操作平台卡接,所述防护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防护组件与所述操作平台垂直,所述锚固件的一端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防护组件的一侧,其另一端固定在结构墙体的钢筋上。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绑扎操作平台搭设及拆卸步骤繁琐不便于转运,以及本层楼板混凝土浇筑与上层墙柱钢筋绑扎不能同步进行导致施工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周转的墙柱钢筋绑扎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1、墙柱钢筋绑扎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工序之一,为了操作方便,工人们往往会使用到移动式的脚手架。而对于3米以上的高层或超高层外框的墙柱钢筋绑扎,一般搭设竹夹板或方木,还有的采用一些钢管搭设作为临时操作平台,供施工人员站在上面施工,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对此,授权公告号为cn20722864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可移动式墙柱钢筋绑扎操作平台”,该操作平台通过设置底座、侧护栏和端护栏解决了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然而,该专利技术公开的绑扎操作平台部件较多,且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较为复杂,导致其搭设和拆除过程操作繁琐,周转效率低;另外,现有的墙柱钢筋绑扎操作平台一般是设置于结构面上,这就需要在本层楼板结构面浇筑施工完成后才能进行上层墙柱钢筋的绑扎,存在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周转的墙柱钢筋绑扎操作平台,用以解决现有绑扎操作平台周转效率低以及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周转的墙柱钢筋绑扎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操作平台、防护组件及锚固件,所述支撑架分别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两侧,且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操作平台卡接,所述防护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防护组件与所述操作平台垂直,所述锚固件的一端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防护组件的一侧,其另一端固定在结构墙体的钢筋上,以将所述墙柱钢筋绑扎操作平台固定在楼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周转的墙柱钢筋绑扎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横杆、三角形支架和第一立杆,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一立杆分别设置于所述三角形支架的底部和顶部,所述操作平台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周转的墙柱钢筋绑扎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操作平台、防护组件及锚固件,所述支撑架分别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两侧,且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操作平台卡接,所述防护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防护组件与所述操作平台垂直,所述锚固件的一端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防护组件的一侧,其另一端固定在结构墙体的钢筋上,以将所述墙柱钢筋绑扎操作平台固定在楼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周转的墙柱钢筋绑扎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横杆、三角形支架和第一立杆,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一立杆分别设置于所述三角形支架的底部和顶部,所述操作平台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三角形支架卡接,所述防护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立杆连接,所述锚固件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锚固件分布在所述第一横杆上以及所述三角形支架远离所述第一立杆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周转的墙柱钢筋绑扎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支架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二横杆、第二立杆和斜杆,所述第二立杆和斜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操作平台卡接,所述第一立杆固定在所述第二横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周转的墙柱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慧罗映雕周红卫李胜鹏邹宏增冯磊林新军宋佩永杨煜明王玺任王纪峰戚永峰袁利军王涛罗树桥成思齐廖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