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及顶棚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1605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3
本技术属于顶棚帘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及具有该前框的顶棚帘。包括前框体,所述前框体包括连接板、设于所述连接板前侧的前挡板和设于所述连接板后侧的连接臂,所述连接板的上侧与所述前挡板和连接臂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连接臂上设有沿所述连接臂长度方向延伸且向安装腔内凸起的卡沿。其改变了传统为U型结构的前框,前框通过安装腔可容纳电机组件,而主要通过连接臂的结构进行安装固定,连接臂上的卡沿可以更好的使前框固定,比如扣入至匹配的扣接位上,而单侧的连接臂能够在安装时可以利用自身的形变而与安装部的导向面配合,使得前框整体的安装方式更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顶棚帘的,尤其涉及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及具有该前框的顶棚帘。


技术介绍

1、电动顶棚帘主要是运用在天窗方面的电动窗帘遮阳系统,尤其在阳光房等带有顶棚且需要遮阳以及切换开启的场景使用。

2、现有技术中的电动顶棚帘一般通过预制的窗框整体嵌入安装至顶棚的安装位内,而窗框的结构都是前框、左右导轨框及后框组成,在安装时,都是通过各个框架的端部对接,以形成方型的顶棚框架,这样的安装方式需要预先装配好每个框架上的零部件,再统一组装,同理,这种方式也不便于后期拆卸维护,特别是前框,一般通过前框安装固定电机组件后,在连接两侧的传动箱,后与左导轨和右导轨对接,这种安装连接结构尤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简单的前框结构能够更加方便顶棚的整体安装。

2、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包括前框体,所述前框体包括连接板、设于所述连接板前侧的前挡板和设于所述连接板后侧且向上延伸的连接臂,所述连接板的上侧与所述前挡板和连接臂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连接臂上设有沿所述连接臂长度方向延伸且向安装腔内凸起的卡沿。

3、如上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所述卡沿位于所述连接臂的上端且从所述连接臂上端向安装腔内折弯形成。

4、如上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所述卡沿垂直于所述连接臂。

5、如上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所述连接板的下侧与所述前挡板和连接臂之间形成帘体腔。

6、如上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所述前框体位于连接板上侧的第一长度小于所述连接臂位于连接板上侧的第二长度。

7、如上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所述连接板上还设有从下侧面贯穿至安装腔内的通孔。

8、如上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所述前挡板和所述连接臂相对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所述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位于安装腔内,所述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相对设置且均沿连接板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位于同一平行于连接板的平面上且与所述连接板间隔设置。

9、如上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所述前挡板和所述连接臂位于帘体腔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挡帘凸沿,两侧的挡帘凸沿与所述连接板的下侧面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夹帘层,两侧的挡帘凸沿之间为供帘体穿过的开口。

1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顶棚帘,包括顶棚帘框架以及设于所述顶棚帘框架内的帘体,所述顶棚帘框架包括如上所述的前框体、左导轨框、右导轨框和后框,所述左导轨框和右导轨框分别连接在所述前框体和后框的两侧。

11、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其改变了传统为u型结构的前框,前框通过安装腔可容纳电机组件,而主要通过连接臂的结构进行安装固定,连接臂上的卡沿可以更好的使前框固定,比如扣入至匹配的扣接位上,而单侧的连接臂能够在安装时可以利用自身的形变而与安装部的导向面配合,使得前框整体的安装方式更为简单。

13、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顶棚帘,其由于具有上述的前框,故同样具有对应的有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框体(11),所述前框体(11)包括连接板(111)、设于所述连接板(111)前侧的前挡板(112)和设于所述连接板(111)后侧且向上延伸的连接臂(113),所述连接板(111)的上侧与所述前挡板(112)和连接臂(113)之间形成安装腔(101),所述连接臂(113)上设有沿所述连接臂(113)长度方向延伸且向安装腔(101)内凸起的卡沿(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沿(114)位于所述连接臂(113)的上端且从所述连接臂(113)上端向安装腔(101)内折弯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沿(114)垂直于所述连接臂(1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1)的下侧与所述前挡板(112)和连接臂(113)之间形成帘体腔(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体(11)位于连接板(111)上侧的第一长度(d1)小于所述连接臂(113)位于连接板(111)上侧的第二长度(D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1)上还设有从下侧面贯穿至安装腔(101)内的通孔(11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112)和所述连接臂(113)相对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凸沿(1121)和第二凸沿(1131),所述第一凸沿(1121)和第二凸沿(1131)位于安装腔(101)内,所述第一凸沿(1121)和第二凸沿(1131)相对设置且均沿连接板(111)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沿(1121)和第二凸沿(1131)位于同一平行于连接板(111)的平面上且与所述连接板(111)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112)和所述连接臂(113)位于帘体腔(102)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挡帘凸沿,两侧的挡帘凸沿与所述连接板(111)的下侧面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夹帘层(1021),两侧的挡帘凸沿之间为供帘体穿过的开口。

9.一种顶棚帘,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棚帘框架(1)以及设于所述顶棚帘框架(1)内的帘体(19),所述顶棚帘框架(1)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框体(11)、左导轨框(13)、右导轨框(14)和后框(12),所述左导轨框(13)和右导轨框(14)分别连接在所述前框体(11)和后框(12)的两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框体(11),所述前框体(11)包括连接板(111)、设于所述连接板(111)前侧的前挡板(112)和设于所述连接板(111)后侧且向上延伸的连接臂(113),所述连接板(111)的上侧与所述前挡板(112)和连接臂(113)之间形成安装腔(101),所述连接臂(113)上设有沿所述连接臂(113)长度方向延伸且向安装腔(101)内凸起的卡沿(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沿(114)位于所述连接臂(113)的上端且从所述连接臂(113)上端向安装腔(101)内折弯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沿(114)垂直于所述连接臂(1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1)的下侧与所述前挡板(112)和连接臂(113)之间形成帘体腔(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体(11)位于连接板(111)上侧的第一长度(d1)小于所述连接臂(113)位于连接板(111)上侧的第二长度(d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棚帘上的前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欢庆
申请(专利权)人:乐屋广东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